张霞
音乐是艺术的产物,是一种艺术表现行为和激发感情共鸣的过程,音乐欣赏中,聆听者不仅是对音乐的欣赏,而且是对音乐深层意境的感悟过程,是把音乐表现出的感情融入欣赏者内心想法的行为。如何激发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对音乐的这种思想?不能光靠教师的说、教、唱等基本技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欣赏角度充分引导、对学生的欣赏热情充分调动、对学生的音乐激素充分激发,让学生的耳、眼、手等各种感官带动全身的感官系统融入音乐,引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如何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觉音乐、感受音乐、感知音乐,最后深入音乐作品内涵。
首先,教师不单单是教者的角色,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不断引导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音乐欣赏的各种相关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鼓励学生在上课前先介绍对所欣赏音乐的认知,让每个学生先动手、动脑、动耳,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描述对所欣赏的音乐的最低认识,不但提升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的感知,而且在教学中体验音乐,体验音乐的同时收获快乐,不断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进一步提高音乐自我欣赏的能力,最后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养成自我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
其次,课内活跃课堂气氛,音乐本身是欣赏和陶冶情操,给学生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对所欣赏的音乐,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不局限,给学生一个自己的平台,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对音乐的认知;试想学生用舞蹈形体动作表达展现音乐;用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教师只需对学生的感受、感知、感觉做出引导性的启迪,在引导讲评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感触加深,对音乐的审美角度在欣赏中不断转换,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再次,回味音乐,先放一遍音乐,一遍让学生聆听,在播放过程中,有稍停顿的间歇,对欣赏的音乐讲解,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角度,讲解完后再次回放音乐,一边用语言简介音乐作品背景创作年代,用剥丝抽茧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揭开神秘音乐后面的面纱,从创作年代、作者表达,以及音乐作品后面所隐藏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都是有故事的,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典故,都有作者所寄托的一种情思、情怀。初一“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欣赏课中,讲述了中国民歌千百年来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了解,充分认识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的历史。从古至今,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歌一直伴随着劳动者的生活,表达着他们的苦乐年华,记录着人民的日常生活。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更应该掌握、熟知我国灿烂的音乐艺术文化,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熏陶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歌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元素。教师对学生欣赏的音乐作品的热情进一步加强,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得以实现。
第四,总结音乐;笔者采用启发—引导—总结的模式,深入课程教学中,发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最后得出自己的感悟,提高学生音乐水平。
如在欣赏、分析中国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先启发学生确定每一种民歌类型的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和《赶牲灵》时,音乐欣赏不限题材,放映两种风格的微电影,学生一边看影视,一边欣赏影视中的音乐,同时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情节。看完影视,教师可以一边对学生提问:“你们能从影视中听出这是我国哪一种类型的民歌吗?”学生回答:“山歌。”结果学生疑问重重:“为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让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一步深入探研,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引发学生讨论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给了笔者一种引导方向:“这两首山歌产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指导他们注意观察曲谱和再次聆听。学生经过观察研究分析,发表观点看法,最后教师把学生的观点综合,对同属于山歌的《放马山歌》与《赶牲灵》进行点评式分析,但由于地区不同,寻找在旋律、曲调上又有各自特点的原因。《赶牲灵》是一首陕北人民喜爱的山歌(信天游),旋律由上下对应的乐句构成。上句句幅宽长,跳进上行与级进下行的音调交替,加上带上滑音的自由延长音,听上去就像通往远方的道路那样悠远。最后得出有关中国民歌的类型之一山歌的特点结论是山歌是勤劳的劳动人民在劳动间歇野外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它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约束。各地山歌的风格、色彩和特点各有千秋。高原地区的山歌比较高亢、嘹亮、狂野有力,平原地区尤其是江南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草原上的牧歌则辽阔、舒展而热情奔放。山歌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带有即兴性……在整堂欣赏课对音乐作品具体分析过程中,教师如果始终贯穿着启发—引导—总结的教学方式,这堂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就达到了,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成形且不断提高。
最后,音乐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出发点,在学生配合的情况下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优质的音乐欣赏课,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提高理解音乐和感知的欣赏探研能力;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深刻的感情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审美细胞,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