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明富
2016年高考给人更多的是平和,尤其是文言文阅读。
从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试题看,其选文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无论是选择哪朝史传,都“注意挖掘传统作品的当代价值。曾公亮的为百姓兴利除弊,陈登云的不畏权贵一身正气,傅珪的守正不阿清廉为官,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为今天的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带来深刻启迪”。
除了契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外,高考选文还注意突出传主的语言引述,以彰显人物坚守的观念精神,也更便于有信度地检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全国课标卷Ⅰ中,曾公亮针对有人在其辖区丢了财物,他说“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经查果不出所料。针对大理寺要把盗挖民田白银者处死,他坚持据理力争,说“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结果盗挖者得以不死。针对边境官吏对契丹滋事的软弱,他说“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由此“边害讫息”。针对辽使者不赴馆宴,他说“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结果使者就席。针对上述四处传主语言,命题涉及8分,翻译5分,断句3分。
再如全国课标卷Ⅱ中,为弹劾郑承宪,他极力陈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结果竟然不了了之。针对“考选科道”,他再次极力进谏,说:“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这两段引语,理解有一定难度。针对上述两处传主语言,命题涉及8分,翻译5分,断句3分。
再如全国课标卷Ⅲ中,傅珪就“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结果“番僧”未能如愿。针对当时灾变,他又一次进谏:“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这样的选材和命题特点,给我们备考2017年高考的启示是:①注重人物语言或对话的理解,如利用《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项脊轩志》等或《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张衡传》等,深入解读人物语言的深刻内涵;②选择文言文训练材料,首先要看其中的人物语言有无或多少,从而选择那些用人物语言含量多的选文命制出来的试题进行阅读训练。
人物语言,顾名思义,是文中语言描写,是人物对话。人物对话,有说有应,理解对话势必要善于假借“说”与“应”的关系。但是不少读者却不知如此假借的便利,于是我们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对话为例,示范一下,便于你能从中获得启迪。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这里的对话有两个回合:先是太子丹为“说”,而荆轲相对为“应”;荆轲的“应”又是“说”,于是太子丹又有了“应”。
先说第一回合,也是此文所说的重点。每次我讲这一课时,总会问“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学生们只会翻译或转述该句,普遍答不出该句的目的意义或潜在之意。于是,我就要求考生转换角色,当一回“荆轲”,“入戏”后看能否听出太子丹的话音,结果有相当部分的同学看出太子丹的话音了,即责怨荆轲行动迟缓,催逼荆轲尽快将刺杀秦王的诺言变成现实。因为荆轲听出了此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回话太子丹,说自己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并且正准备来谒见太子丹,跟他商量如何获取樊将军首级为信物的事宜,如此正在实实在在地为刺杀秦王做积极有效的准备。荆轲的话有自我解释的作用,也有化解太子丹怨气的功能,这作用或功能的理解,自然参照了太子丹的“说”。
理解“说”要参照“应”,理解“应”也要参照“说”,这就是我们理解人物对话的基本思维方式。
再说第二回合,话题是要不要取樊将军的首级。荆轲认为,牺牲樊将军是刺杀大计的客观需要,但是太子丹没有站在荆轲的高度看问题,只是拘于樊将军的忠厚和个人的仁慈,便不支持荆轲的谋略或主张。
两个回合的对话,透示出太子丹与荆轲的分歧。可惜,这种分歧没有真正得到消弭,反而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注定荆轲行动的必然失败,怎不令人感怀!
这里再看《烛之武退秦师》中一个例子。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方为“说”,那郑公方就为“应”,烛之武所说,郑公理解最为权威。要想快速把握烛之武的话音,“入戏”而为郑公则不失为好办法。“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郑公的道歉,显然是针对烛之武的“幽怨”而来的。常听说,人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的事,今信矣。郑公的一句话,就能将烛之武多少年被边缘化的“幽怨”之尘一扫而净。更何况“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呢?所以烛之武答应“出山”便也在情理之中。
假如我们日常如此重视人物语言理解,又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面对高考翻译试题,应该有把握得到理想分数。
(2016年全国课标卷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016年全国课标卷Ⅱ)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观察两句话,其中都不存在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所以只要按照现有语序,逐字逐句落实即可。在落实字句的解释时,尤其要重视动词,如“赴”“虔”“亲临”“处”“安”“胜”“龃龉”“安”等要推敲准确,不得含糊。推敲这些动词,要参照言语背景,如“赴”对应“使者不肯赴”,“亲临”对应“不豫”,“龃龉”对应“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等。以上两句参考译文如下。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其中恐怕不是没有刚强正直的人,而是这些人无法承受排挤,大多不能安身。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