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平
【摘 要】
中国有着长达上千年的文化历史,宋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研究和赏析宋词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情况,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对宋词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本文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入宋词,引导学生进行宋词赏析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宋词 小学语文 国学素养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适当的给学生灌输一些宋词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宋词的学习,了解宋词作者的创作背景、赏析不同的表达方式,品析宋词作者的高尚人格,从而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
一、创作背景再现,深刻理解作者情怀
在进行小学语文讲解过程中,当教师想要给学生讲授课文中作者的创作背景时,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对应的宋词内容,通过给学讲授相关的宋词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通过结合课文及宋词内容,分析创作背景的不同给课文内容带来的不同,加深对作者人身情怀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黄果树瀑布》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教师:“能否找出你认为描写黄果树瀑布最好的一句话?”学生:“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教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描写风景的文章都是这样的创作目的吗?”学生:“……”教师接下来给大家朗诵的一首:“念奴娇·登多景楼”,并给大家讲授了作者陈亮写这首词的情景:“当时南宋统治者无能,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国家的安慰,陈亮写这首词的时候心中暗含对南宋政府的不满和提出建议之心,因此大家能否读出一些作者的人身情怀?”学生:“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至此学生已经很好的对这篇宋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这种通过创作背景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和宋词的基本内容。
二、经典宋词朗读,品析作者高尚人格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适当的给学生选择一些有名的宋词进行朗诵,通过创设独特的情景,品析作者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词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创设一些情景,并加以简单的评价,同时可以适当的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黄鹤楼送别》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想想我们人生都会送别什么东西,同样是送别,送别的内容不同,其心情及结果是否一样,请大家先来想想课文中的送别是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这篇课文中作者送别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朋友离去之后的孤独之情。”随后教师给学生朗诵宋词《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并引导学生对这篇宋词进行简单的理解,有同学反复朗读后认为这首词中所提到的内容应该是与《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中的情感是一致的,这篇宋词的作者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不舍以及寂寞之情。随后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这篇宋词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宋词的写作目的,理解作者对春的不舍其实还有更加深层的含义,就是对自己祖国的落败的不舍,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品读作者的高尚的爱国风格。
三、对比课文内容,赏析不同表达方式
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家在描述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宋词给学生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该宋词与课文之间在描述事物时候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宋词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
比如,在讲授《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朗诵了宋词《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并这样引导学生:“同样是对爱情的描写,大家谁能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对爱情描写的不同之处?”学生们比较了一段时间后说道:“爱如茉莉中的爱是互相珍惜,互相默契,是一种非常甜蜜和自然的爱,而宋词采莲子中的爱则是一种极为浪漫的爱情,这种爱情远远要与爱如茉莉中的爱激烈,同时也将少女的那种羞涩之情很好的描绘出来。”
总之,宋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将宋词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尽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费劲,但当教师不断给学生灌输宋词内容之后,学生对宋词的理解会不断加深,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国学素养,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自如。
【参考文献】
【1】张平仁.提升小学教师国学素养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07)
【2】黄耀红,方西河,陈玉,周玉林,徐婷,刘颂.小学语文教育与提高全民国学素养之关系【J】.湖南教育,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