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远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是第十二个“中国航海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很高兴应邀参加以“新航程、新动力”为主题的“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高峰论坛”。
国家提出的三项重大发展战略,其中两项都与上海有着密切关联。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称“新丝路”)的交汇点上,是世界上“港老大”和“船老大”的总部所在地,周边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的“四大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毫无疑问,上海必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新丝路”建设的第一门户。在这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举办这样一个紧扣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新丝路”建设论坛,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提出并形成了新时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构想,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新丝路”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这一构想,同时也唤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起了我们关于新型“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建设的时代畅想。
开放的中国离不开海洋,发展的中国需要海洋的功能。构建“新丝路”既是我们传承古老航海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必然选择,因为倡导建设“新丝路”对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以下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我国构建周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二是有利于搭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走出一条扩大沿线区域间自由贸易的新途径;三是有利于提升我国海洋通道的安全系数,为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加强对外联系提供可靠的保障。
纵观历史上世界海洋强国的崛起,大都是先“兵战”后“商战”,而我国倡导的“新丝路”建设,高举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走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繁荣发展之路,能对我国以及“新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新丝路”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新丝路”沿线海域的相关大国在海洋权益、海洋秩序上的利益冲突会更加激烈。尽管中国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走自己的路,奉行谁也不得罪的和平外交政策,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崛起,没有一个已经是强国的国家会高兴。最难以回避的就是中美两国在海洋经济和海权权益上的矛盾冲突。美国虽然不是“新丝路”沿线国家,但为了维护其全球海洋霸主的地位,企图打断中国腾飞的翅膀。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新丝路”建设制造重重障碍,形成一系列的阻力,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只想自己国家好的国度,一般都不喜欢邻居国家比自己好。“新丝路”涉及到经济上视我们为竞争对手的相关国家,其对“新丝路”的真实意图充满狐疑,在战略、经济权益等方面很难调和,这是“新丝路”建设需要妥善应对的战略挑战。
其次,能否妥善应对与处置南海争端会对“新丝路”第一站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大家知道,我国的边疆、边界和周边国际环境的“三边”问题备受关注,这“三边”问题又带来热点多、矛盾多、摩擦多等现象,其中海疆问题尤为突出。个别大国横行南海,想把南海搞成一锅谁也不想喝、不能喝的“疙瘩汤”。当前,中国与东盟及其各成员国的关系总体良好,双方的贸易总额也在不断增长,双方深化合作蕴藏巨大机遇,但少数国家蓄意持续挑起南海争端,鼓吹和炒作“中国海上威胁论”,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的弦外杂音,这也将成为建设“新丝路”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第三,“新丝路”途经众多地区和广阔海域,面临各种区域性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新兴经济大国要走出去,弱小国家都害怕。“新丝路”沿途地区形势复杂、国家众多、民族林立、文化各异、国情不一,要统筹整合形成一致意愿,需要做大量的复杂工作,有的甚至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新丝路”倡导的互联互通,不是狭义的建路搭桥,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其中以政策、制度、规则、民心、文化等领域的软性联通为最难,这些都对“新丝路”建设构成了非常规、非传统挑战。
第四,放眼国内,我们虽为“海洋大国”,但成为“海洋强国”的能力尚且不足。当今的海洋运输环境,与611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时相比较,有着本质的不同,海上安全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建设“新丝路”,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需要郑和式的对外交流、哥伦布式的企业拼搏,需要综合性较强的配套产业为基础,而我们的海洋工业生产核心技术还相对落后,在海洋开发和应用的高端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同时,国内行业间、地区间的优势分割和“摩擦内耗”还比较严重,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容易陷于被动。
“新丝路”建设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规划和调整后,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由倡议、规划逐渐步入政策实践阶段。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建设“新丝路”、迈开新步伐指明了方向。由此,我认为要推进“新丝路”建设,还需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建设“新丝路”,迈开新步伐,要坚持与沿线相关国家合作共建、共同发展、持久发展的原则。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消除政治风险。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以强大的实力和极大的忍耐力,不断消除大国和中小国家对我国发展存在的戒心;既要与沿线国家寻求政治、经济共识,争取与有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也要争取获得现有地区乃至全球主导性大国的理解和认同,有效地与现有地区的现状或机制相互衔接,继续妥善处理好与个别国家的争端,避免盲目推进。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时代,唯有善意的,注重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的地缘拓展才符合历史潮流。
(2)建设“新丝路”,迈开新步伐,要深化文化认同,合作共赢,开创互联互通新局面。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消除文化风险。我们知道,全世界有16个重要的海峡通道,但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独自确保这些通道和海上航道的安全畅通。我们要积极提倡沿线国家间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充分照顾彼此的关切,促进共同繁荣;同时突出重点,加深务实平等合作,特别是深化海洋经济的开发和合作,加快海洋运输业、仓储业、船舶建造业、货运代理业、能源运输和能源开发行业等的发展,丰富“新丝路”的建设实质。另外,还要以人为本,全面开展和扩大人文、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推进“新丝路”全面建设创造有利基础。
(3)建设“新丝路”,迈开新步伐,要做到海陆统筹、资源整合、多面推进。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消除经济风险。世界发展史证明,海洋强国的兴起少不了陆上力量的支撑,没有强大的内陆经济基础,海洋上的繁荣也很难持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都曾依靠经略海洋成为世界强国,但都因缺乏内陆资源和强大经济支撑,终究成为昙花一现;而美国恰恰相反,它是依靠丰富资源成为强大陆权国家后再走向海洋的,从而称霸世界至今。我国具有海陆复合型地缘特性,具备成为海陆强国的潜在条件,因此“新丝路”的建设还需统筹发展内陆经济,使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渠道、互动发展。
(4)建设“新丝路”,迈开新步伐,要注重海上法律体系研究,尽快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海事司法中心。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消除法律风险。纵观世界的历史和现实,对于海上霸权国家来说,所谓的国际间公约之类的法规,对其有用的是工具,对其不利的只是“玩具”。我国应注重海上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的建设,注重资金运用和综合性人才培养,鼓励我国港航企业走出去,在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宗教和法律的条件下进行标准接轨、合作开发,适时宣传我国的航海文化和企业文化精神,增进沟通,建立互信,走共建共荣的持久发展之路。
建设“新丝路”是一项惠及数十亿人口的伟大事业,是宏伟的世纪工程。今天,建设“新丝路”的目标已经明确,航向已经指明,航船已经启航,航路艰险已经了解,我相信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辛勤和智慧,一定能战飓风,斗恶浪,避浅滩,绕暗礁,走向胜利的彼岸。上海将在“新丝路”建设中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