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兰英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4-0110-02
摘要:本文论述了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对会计实践活动与会计理论研究的意义。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概述了存在与意识的概念以及关系。其次,借鉴哲学的研究,对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意义。
关键词:存在 意识 会计存在 会计意识 意义
克思说过:“人世的智慧即哲学”。《尔雅》解释说:“哲者,智也”。 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于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存在与意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从存在与意识的角度对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开展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存在与意识的概述
存在,哲学上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相对于思维而言,与物质是同义词。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空间、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意识的本质是意识相对于物质而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概括为必要的两个方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二、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
(一)会计存在
1.内涵。所谓会计存在即指影响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研究等的客观环境,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有外部环境又有内部环境,决定了会计实践活动的水平与状况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与发展。(1)外部环境。一是经济环境。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换言之,会计存在都是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客观反映,经济环境直接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 二是政治法律环境。会计存在必然受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不论是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研究还是会计制度的建设都受到上层建筑的影响。四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会计而言,就是要求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研究等应该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相联系,而不能够脱离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比如,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在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进会计的国际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因为还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会计具有社会属性和功利色彩,决定了世界各国的会计均有各自的特色,要做到会计的国家化。四是科技环境。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会计也是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的发展水平更加迅猛,比如,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会计进入了电算化时代、网络会计时代。(2)内部环境。一是会计队伍环境。会计队伍环境既包括会计人员的数量构成与层次结构,也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构成。会计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状况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二是会计组织环境。会计组织环境是指会计专业团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会计实务工作者和理论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更好地推动会计的发展。
2.形式。会计存在的形式是指会计出现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形态和方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思维存在。会计的自然存在是指会计本身所具有的恒久不变的特性,是因果的、规律的、主动的。会计的社会存在是指人们不仅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会计的本质,并且能够用有声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表达出来,是被动的、可变的,具有目的性。会计的社会存在具体体现在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方面。会计的思维存在是指会计人员对于前人和他人的工作成果、研究成果和思想结晶所形成的认识。
3.特点。会计存在的特点包括丰富性、社会历史性、发展性和能动性。丰富性是指既有影响会计存在的环境因素多重性,还有会计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社会历史性是指会计存在都是在过去的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发展性是指会计存在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能动性是指会计存在对于会计的能动作用或反作用。
(二)会计意识
1. 内涵。所谓会计意识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研究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会计意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实践,具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因而,会计意识既有道德、诚信与行为等直接性的认识,还有理论、制度与准则等规范性的认识。从认识的主体角度,可以将会计意识分为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企业意识与国家意识。个体意识是会计实务工作者和会计理论人员对于会计的认识,而群体意识是组织、机构团体整个群体对于会计中的某些现象、行为等所达成的共识。企业意识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所从事的会计业务与发生的会计行为等的认识,而国家意识是国家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对会计的强制性、约束性与固定性的规定。当然,不同的意识之间具有贯通性。
2. 流派。在会计的历史长河之中,会计实践活动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出现,但是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不同的人对于会计意识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都受到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的影响。总的来看,会计意识流派具体可以分为八类:会计方法技术论,会计艺术论,会计信息论,会计阶级统治工具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会计责任论和会计契约论。
3. 特点。会计意识的特点有:主观性,时代性,发展性,多元性,先导性,指导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三)二者的属性及关系
1. 属性。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从主从关系角度,可以分为主属和从属。就此而言,会计存在是主属,会计意识是从属。从形态角度,可以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会计存在包含这三种属性,而会计意识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
2. 相互关系。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会计意识是对会计存在的主观反映。会计意识对会计存在具有依赖性,一切会计意识都是对会计存在的反映,决定着会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会计意识随着会计存在的变化和发展,也要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会计意识促进会计存在的变革。正确的会计意识可以引导会计存在的发展、促进会计存在的变革。会计意识对会计存在的相对独立性。会计意识与会计存在的发展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会计意识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会计意识发展有历史继承性,各种形式的会计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突出的反作用。
三、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意义及启示
(一)必要性
当今世界的经济在快速地发展着、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这些都要求不断完善会计的计量、模式与报告等。因而,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研究有着必要性。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作为会计的基本问题,只有解决二者之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与完善会计的其他问题。
(二)作用
1.对会计实践活动的作用。对于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活动,解决会计实践活动遇到的已经出现和存在的问题。会计实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会计制度与准则中没有明确提及的问题,因而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这既涉及实务性问题(即会计存在问题)又涉及原则性问题(即会计意识问题)。因此,把握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关系是具有重大作用的。
2.对会计理论研究的作用。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指导,对于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研究可以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奠定思想基础,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为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指明方向。同时,分清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使得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把握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会计实践活动与会计理论研究的进步。
(三)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经济取得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得以确立,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同时,21世纪是一个多“变”的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和深入,文化多元化、世界格局多元化局面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而,加强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研究与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推动会计意识的普及化,既有国家意识的普及也有个体意识的普及。市场经济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管理和秩序维护,既要在国家层面提升会计的重要性,还要提高全民的会计意识,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会计意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会计存在的意义,既要从外部环境加强,也要从内部环境加强。纷繁复杂的环境影响着会计的进步与发展,这就迫切地需要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环境,既要针对外部环境方面的变化加强会计存在的建设,还要根据内部环境的状况促进会计存在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提升会计人员素质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3,(11).
[2]胡丹.新时期会计人员素质优化刍议[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2 ,(4).
[3]莫小周,胡冬鸣.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操纵及其治理[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
[4]叶陈刚.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5]阎达五.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