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葳
孙建锋老师的一堂“创课”教学实录,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感受——教学是艺术,从事教师职业需要特殊的天赋和才华。就像弹钢琴,只需练上一段时间,谁都可以弹几支曲子,但要成为钢琴师或钢琴家,则必须有天赋,有对音乐的独特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教师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怎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教师自己不会或不愿思考,他又怎能去启发别人思考;一个教师身处黑暗,却意识不到黑暗的存在,那他怎么可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蒙。
英文里有一个词,passion,意思是“激情”,给这个词加一个前缀“com”,变成compassion,意思就变成了把大家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并且互相传递。Compassion并不只是简单的同情或可怜别人,而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能力。教师特别需要这种能力和天赋:我不想别人趾高气扬地对我进行说教,那首先,我自己就要学会平等地跟各种各样的人对话;我想拥有什么样的教师,那我就让自己成为那样的教师;如果我想得到温暖,那我自己的心首先得有温度。在孙老师的课堂上,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孙老师对陌生的学习者,在情绪、兴趣和个性方面推己及人的感受能力。这是营造好的课堂氛围的前提,也是实现真正的学习的前提。
看到孙老师的创课实录,他享受教学,爱学生,有学识,有智慧,有人本意识,有平等观念。这一切具体地体现在他的课上,就是处处有用意,处处有设计。而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又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这说明了孙老师平时的积累和深厚的素养。他的课既有理性思维,也有灵感迸发,有冷静分析,也有情怀担当。
孙老师推崇和实践“对话”教学,课堂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这让我联想到审辩式思维的思想起源就是“苏格拉底对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课改就是使教育回到它最原本的样子。“苏格拉底对话”的方式是启迪和思辨——通过大量的问答反复地进行诘难和归纳,以澄清概念和观点,解决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被发掘出来的,而不是被给予的,辩论即是在启迪和发掘智慧,是得到智慧的最有效的途径。
无论是辩论,还是对话,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美国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展现了麻省理工学院里的一个著名的无尽长廊(Infinite Corridor)。这个长廊上装了一排黑板,总有人在上面写下一些难解之题,甚至是凭空而造的方程。人们对此的解释是,这里的孩子们实在太聪明,他们可以随时放下手上的事,专注难题。这也是让一般的学生认为麻省理工学院可望而不可即的原因。其实不只麻省理工学院,“解决问题”就是美国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是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在孙老师的课上,这个教学目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逃避,不听之任之,随时可以放下自己的事,为这个社会解决难题。这样的人是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学校要培养的人才。
我们曾呼吁语文课应该取消统一的一本教材,代之以为各个年级准备一个书库,供学生选读。如果都像孙老师这样上语文课,那教材的问题就不用再争辩了,很明显,一本教材怎么可能满足学生的活跃的思维?
最后,我要向孙老师这样的兢兢业业,潜心从事新课改的教师们表示敬意。对你们的勇气、才华、勤奋和责任心表示敬意。对于国家的未来,没有人从事的事业比你们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