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洁
教育,是助人自助的事业。志愿服务,是益于他人、益于自身,体现社会和谐、人性美好的公共活动。当教育遇见志愿服务,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重庆市渝中区曾家岩小学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志愿服务队,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小小志愿者解说队”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品牌,展现出志愿服务助力精神成长的美好场景。
一、对接历史与现实,催生志愿服务理念
曾家岩小学前身是1905年天主教会创办的“明诚学堂”,其“真善美圣”的办学思想影响至今。学校 “求真、至善、尚美”的校训,“乐学乐行、自然自在”的学风等文化理念传承了这一思想。学校根据毗邻重庆周公馆的区域特点,提出创建红岩小小志愿解说队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将周公馆作为学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迈出志愿服务的第一步。
小小志愿解说队以“志愿奉献利他,助人为乐悦己”为服务理念,要求孩子们做到“三能”:能奉献友爱,能团结合作,能持之以恒。2013年6月,一场特殊的爱心拍卖会上,曾家岩小学少先队员组成的“红岩小小解说队”的讲解服务与其他几所学校的心理辅导、礼仪服务成了爱心拍品,拍得的费用捐给需要救助的家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孩子们:志愿服务是真善美的行动,是有力量的。
二、规范运作流程,让每一位孩子受益
1.用专业师资提升志愿服务品质。志愿活动,不是只有一腔热血就可以做好的,需要设身处地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解决培训师资的问题,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加强社会资源整合,邀请红岩联线、三峡博物馆的专业解说员,校外辅导员等定期到校给孩子们做技能培训,配合专业教材教学,提升孩子们的志愿服务水平。有一次小志愿者们刚到周公馆,就来了一位上海游客。孩子主动上前向游客讲解。那位游客听完后非常吃惊,不仅和孩子们合影,回上海后还给学校寄来了表扬信。
2.建设两级队伍扩大志愿活动参与面。解说队志愿者通过招募组成,实行两级管理模式:以校级队带动班级队,每一位志愿者都有先班级再校级的两次选择机会。学校3~6年级各班都已建立了志愿解说队,志愿解说服务范围包括校园文化墙、周公馆志愿解说等,各班解说队由中队辅导员组建、训练和开展志愿服务。每学年初,校级志愿解说队又会从各个班级梯队中招募优秀队员来补充,优化队伍人员。加入校队的学生志愿者,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又回到班级带动班级志愿队。
3.以特色校本课程保障志愿服务落实。志愿解说服务活动想要成为学校的德育品牌,必须依托德育课程来实施。通过课程引领,落实育人目标。因此,学校以特色校本课程为切入点,按照传统与创新并举,课内与课外衔接的原则落实。设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更多考虑在课程时间内进行。班级队在班队活动课活动,校级队以社团为单位,利用每周二、三中午社会课时间进行集中训练,间周五开展一次实地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将小小志愿解说队的内容纳入校本教材《曾家岩好少年》,让孩子们了解学校的德育品牌,感受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成长和快乐。
创新成就品质,坚持铸就品牌。二十多年来,一批批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习得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被人们称为“红土地上的小雷锋”“革命传播的小使者”。学校将继续挖掘德育资源,打造好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让孩子们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