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6-10-08 03:57李秀湾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李秀湾

[摘 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及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为了改善现在的状况,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总结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人体会,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以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以客观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略显滞后,出现理论脱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抽象、满堂灌等诸多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待课改的态度总体是良好的,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部分教师当中还存在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和薄弱环节,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可靠、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观点正确的教师队伍,从而适应课改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观不认同,存在不安全感

首先,职业角色认同感低。在高校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枯燥难懂,无论怎么改革学生也难以喜欢,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难以提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职业角色认同感非常低。

其次,懒于改变惯性。人们都习惯自己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惯性而产生惰性,从而阻碍变革。教师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经验等,甚至不用备课也能对上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驾轻就熟,这使其觉得轻松和愉快,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在人的惰性的支配下,教师就会抵制课程改革,而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舒适地带”。

最后,信心缺乏导致无安全感。人们面对新生事物时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不安全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改的不安全感来自于人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不清楚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课程体系中能得到什么,而会更加担心失去即得利益,因此也会参与课改但由于心态问题而表现出表面积极而实际消极的状态。

2.客观上能力不足

开展课程改革,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储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是政治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专业素养要求其实比一般教师要高。但是,有不少思政课教师是从学校党政机关和相近专业抽调出来的富余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难以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3.高校政策支持不够,缺乏资金

学校为了响应上级政策,开展课程改革,只是要求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却没有在政策上真正给予支持。教师要进行改革,打破常规,就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如课程研究的确要花费金钱:如材料、顾问、合作、印刷、装备、参加会议、调研等都需要资金。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进行课程改革。

4.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改革,首先教师要进行学习,自我提高。但是,很多高校认为这门课,不能马上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即使参与培训进修,时间也较短。从整体上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高,还是投入不足、激励不足、力度也不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对策及建议

1.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学习是提高技能和境界的过程。思政课是内容磅礴的一门课,在研究上除了讲“专”和“深”之外,讲课的内容还要力求丰富,讲“博”和“广”。除了要研究经典的著作之外,还要涉猎各类学科和知识,随时关注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保障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透彻性。同时,还要注意围绕课程内容精心搜集资料,结合理论精心运用资料,运用资料来恰当地解释理论,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与比较确定哪些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增强竞争能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教学比赛活动,符合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大胆的参与。通过参加比赛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也能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职称和知识结构,使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能够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想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思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学历进修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脱产、半脱产、在职等形式进修完成学业,提升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二是开展社会实践,并逐渐形成制度,要创造条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三是开展校内培训,各院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如定期组织备课会和研讨会,促使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还可以聘请重点大学的思政课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工作。四是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对于一些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大胆起用、重点培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改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才“断层”的局面。

3.加大支持与投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力军,应该具备极强的综合素养,但现实状况却不近人意,目前高校的教师本身缺乏坚定的信仰,科研能力上也不去,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建议首先,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通过自我学习,比较中西文化,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对自己模棱两可的理论内容要加以强化,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社会实际中的案例引入课堂,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解决,教师如果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便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最后,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教师除具备专业清晰的知识结构外,还需了解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学科知识,在能力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这样便更快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师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倾向,高校要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时代特色,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让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王木森.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何孟飞.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刘娟.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及核心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