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摘 要]《机械基础》是加工制造类应用型本科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如何在一年内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机械基础课的复习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口高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对口高考专业理论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教学方法要求各异,有的要求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有的要求记住繁多的材料牌号、性能及热处理方法,有的要求看懂复杂的受力图等等,这些都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下面就我在担任近十八年的对口高考教学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复习方法
1.研读考纲 找准教学目标。复习中紧扣考纲要求,吃透考纲对知识点五个层面的要求---了解、识记、理解、掌握、综合运用。根据考纲要求,解决两类问题:第一,在教学课时的分配上,工程力学和机械传动教学占教学总数的1/3,属于教学重点和难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要用简介的语言进行总结,要熟背知识点;在机械零件教学中以轴的分类和作用、键的分类和作用、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和应用为重点;第二,在教学设计上,要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知识,就必须有所选择。
2.精讲多练,注重系统性、规律性。考纲对带传动、螺旋传动的计算、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蜗杆的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等有较高的要求。平时复习时要详讲、精讲,让学生能理解和熟记公式,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达到融合贯通境界。
要让学生记得牢,必须要“巧记忆”,教师要把有规律性的知识点总结,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时,我为学生补充了这样的顺口溜:曲柄摇杆是基型,机构条件细分请,曲柄主动有急回,曲柄从动死点停。利用这些规律,学生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3.精通拓展,注重综合性、实践性。机电专业的相关学科,如制图、机械基础、工程力学、金属学、公差配合等,要全面理解,注重知识的外延,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渗透。要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机械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书中的知识原理都能在生产生活中找到实例,如用钥匙开门、扳手拧螺母、自行车上的链条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训车间参观,以此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4.做好各阶段复习,全面提升解题能力。第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逐章逐节的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应用特点和应用场合。与讲授新课不同,要避免重复教学,要使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概念,达到新的高度,夯实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将全书分四大部分: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传动。复习过程中既要梳理上阶段复习的基础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主要是综合练习,结合考纲以及历年高考真题、模拟试卷、老师平时收集学生易错题目等形式,反复训练以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模拟效果。
在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重要模块,有利于学生对比学习。
二、《工程力学》模块
1.第一部分是“平衡方程的应用”
(1)补充数学知识:三角函数知识。
(2)正、负方向的判别。
(3)能正确判断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4)牢记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
(5)二力杆的判断,杆子自重不计,两端受力,基本上就是二力杆。
(6)如何正确求出力矩中的“力臂”。
2.静力学中求某某力的大小是有固定步骤的
(1)取XX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上面一定要有“已知力”。
(2)因为XX平衡,又是XXX力系。
(3)根据力系的特点,列出平衡方程。
(4)有的题目所求的力与计算得到的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所以最后一定要加一句: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力。
3.第二部分是“杆件的基本变形”。在复习这章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受力特点—变形特点—截面法求内力(包括内力名称、符号、方向、大小)—应力及计算——强度校核条件--提高变形措施。强度校核条件解决三类问题:校核强度、截面尺寸设计、确定许用载荷。只要掌握这张表,杆件基本变形就基本掌握了。学生要记住这张表(以拉压变形为例)
三、“常用机构”和“轮系”模块
灵活运用部分只有“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及轮系”。
1.常用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判断:如果四杆长度已知就等于是送分题目;如果是涉及到求某一杆长度范围就要进行讨论,最复杂的题型是“双摇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运动特点、典型生产实例。
(3)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4)拓展—曲柄滑块机构,掌握三个层面:能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移动;有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滑块的行程是曲柄长度的两倍。
(5)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运动特点、分类、生产实例
2.轮系
(1)带传动、直齿、斜齿、蜗杆蜗轮机构简图
(2)方向:直齿内啮合:相同;直齿外啮合:相反;锥齿轮:同时指向或同时背离节点;蜗杆蜗轮:右手螺旋法则。
(3)三个典型“轮系末端件”题型。
鼓轮带动重物上升或下降,重物上升或下降速度(位移)
V=πnD
丝杆带动螺母(工作台)做直线移动,工作台移动的速度(距离) L=n×螺距(或导程)
齿轮齿条:齿条移动的速度(距离):L= nπmz
四、其他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1.机器概述、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液压传动(今年分值上升)四章都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将所有知识点做成填空题,以供学生复习总结用。
2.各本科院校考试范围正式出来后要仔细核对,如今年滁州学院就增加了知识点: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及转向判定;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万能角度尺及百分表的使用等;黄山学院增加了知识点:自由度的计算;淮南师范学院涉及到均布载荷知识点。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对口高考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复习方法非常重要,对口高考相对于普高来说是弱势群体,无鱼目混杂的补习班,无漫谈飞舞的复习资料,更无“全家总动员”,中职生靠的就是任课教师的责任心,靠的就是课堂45分钟教学,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把握考纲,找对复习方法,争取使每位同学能考取理想院校。
参考文献:
[1]张艳.对口单招高三机械基础复习课教学的几点策略[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
[2]张国年.浅谈如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
[3]王华.浅谈对口单招《机械基础》复习方法和策略[j].黑河教育2014.
[4]薛小虎.浅谈对口单招《机械基础》复习[J].《成功.教育》,2011.
[5]叶周.基于江苏省对口单招机电专业《机械基础》第三轮复习思考与探索[J].考试与评价,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