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玲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新兴学科,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因此现就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浅谈本人的几个观点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放手求效
在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大包大揽,而是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学记》中倡导“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但不要一味地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学生,而又不可压抑他们的思想;要启发学生思考,开启思路,但绝不是代替他们去弄通一切问题。比如:在平面设计的选修课中,在对PHOTOSHOP的一些绘图工具作基本的介绍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封面,而且方法不限。一开始由于平时习惯了依样画葫芦,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可是经过摸索,很多同学不但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而且 发现了好多老师没讲到的工具使用的小技巧,一下子学习热情高涨。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绩,教学长期由教师统包统揽,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去学、学不会,不敢“放手”反而会害了学生。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前本学科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的特点是: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随着解决问题的进程,学生就会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生”为本,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在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究尚存的疑虑,达到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的目的(由于条件等的限制,学生本学科基础不一,有的相差较大)。
下面以《让幻灯片中的各对象动起来》为例来简析教学中的几个阶段:
1.情景创设阶段: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根据本课的目标,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以课件导入新课,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的内容是以每周的全校升旗仪式为题材,我准备了两张幻灯片,一张是没有任何动态效果的升旗仪式,另一张是展现出整个升旗仪式过程,有各对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动态效果:全校师生集合—升旗手出场—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同学出场(选本班的真实人物照片)—学校领导讲话(也是真实的)—全校师生有序地离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每周都要进行的校园生活一幕,很自然的引出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自己就会提出“如何让幻灯片中的各对象动起来”的问题,也为学习环境的建立做了铺垫。因此,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适合学习主题,而且要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接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提出。
2.问题分析和解决阶段: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然后确定围绕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并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这一教学环节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把教学内容融于其中,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在这一阶段中,我没有直接讲述,而是精心设计了问题:要想让幻灯片中的各对象动起来,在哪个对象话框中可以设置?又怎样才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依序出现?有几种方法可以办到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看书学习,讨论,互助,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操作,尝试操作教科书上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师生一起小结,学生回顾,明确操作步骤,整理知识,理清思路。
3.信息收集阶段:教师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线展开、筛选信息,确定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资源,包括应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平时日积月累,利用课余时间,我搜集并制作了和主题相关的资料、图片,也鼓励学生自己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收集一些适合自己作品的资料,并经过筛选后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以适当的帮助。
4.协作学习、掌握提高、操作阶段: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通过“网上邻居”(或校园网)访问教师资源库,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的信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由科代表组织的小组长负责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巩固提高相关知识及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发挥,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查,这种观点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在新型的、建构性的课堂中,评价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我们还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即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