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明+高凡兰
【摘 要】通过人本主义视角,探讨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适,从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淡漠研究的现状、人本主义视角对社交淡漠儿童心理调适的启示三个层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人本主义视角对社交淡漠儿童心理调适的四个启示,即:尊重与平等;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无条件积极关注,创设安全氛围;注重情感沟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有意义的社会技能训练,体验被需要和价值感。
【关键词】人本主义 社交淡漠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74-02
社交淡漠行为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全面的影响。通过人本主义视角,可以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积极地心理调试,包括建立安全型依恋、创设安全氛围、注重情感沟通和有意义社会技能训练,为现实中的社交淡漠儿童的教育及行为矫正提供借鉴。
一、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思潮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此后,人本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等领域,成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罗杰斯、弗洛姆、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提出了诸如人性论、自我实现论、“患者中心”论等极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理论,对心理学发展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强调人有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在动机和需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水平,使得个体能够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
(二)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将学习看做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机械联结。所谓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自主的、自觉的学习。无论是情感层面还是认知层面,个体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自己体会“发现-获得-掌握”的感觉,自己评价学习的结果。罗杰斯的意义关系观把学习看做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由内而外,自发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的情感甚至整个心灵都随着学习而不断发生改变。
(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主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触及了一个传统教学忽视的课题。传统教学实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认知因素,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一反传统的理智主义,极力突出情感的作用,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四)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罗杰斯把在心理咨询治疗中积累的人际关系经验应用于教育和心理实践中,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疗的成功并非仅依赖于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治疗者真诚的态度、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对来访者高度的理解和共情才是促使来访者改变的关键。只有创造出良好的治疗气氛和治疗关系,来访者才可以安全而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情感经验与问题。
二、社交淡漠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退缩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中外研究者的关注。尤其在推崇集体主义的中国社会中,伴随独生子女交往问题的凸显,社会退缩在儿童早期更被作为缺少同伴交往行为的问题被普遍研究。社会退缩泛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独处行为,并且这种独处的行为表现不是因为被同伴孤立这一外部因素所导致,而是有其内在的动机。相对于高社交趋近动机和高社交回避动机结合的害羞退缩,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着重研究很少涉及的另一种亚类型——社交淡漠。
社交淡漠是指儿童不主动回避同伴互动,仅仅是对发起社会交往没有兴趣,喜欢一个人独处的行为。表现为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结合。研究表明,社交淡漠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同伴偏好。并且还会对后期的社会适应(如同伴拒绝、同伴欺负)、心理适应(如孤独感、抑郁感、自尊)以及学校适应(如学业成绩)全面产生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不少研究试图通过社会技能训练来干预和改善社会淡漠儿童的状况。但对于社会淡漠的儿童,如果不能克服社会畏惧和焦虑情绪,真正激发其交往的内在动机,促进其认知的转变,这些干预都是不充分的,因而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叶平枝认为,“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要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上,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潜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他们相信人生而有潜在的能力,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于人的本身。同时人的需要才是人类行为的心理内驱力。这些观点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试都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视角对社交淡漠儿童心理调适的启示
(一)尊重与平等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若不能给予儿童一种安全、信任、关心、尊重的氛围,他们可能会在生活中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应体验到更多的尊重和平等,但是现实中此类儿童的状况恰恰相反。社会淡漠儿童周围的家长、教师和同伴往往不能理解这类儿童的真实内心,采取消极和暴力的反应模式,给儿童施以压力,甚至还有不少家常便饭式的批评、指责、辱骂甚至体罚,而这些看似关心的背后有多少自尊心的维护和平等地对待?因此,在与社交淡漠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与平等是最基本的态度。
(二)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
有研究指出儿童表现出的社交淡漠不仅有生理学的基础 ,还与家庭等外部因素有关。Rubin指出,个体最初的气质(生理)差异影响父母对其做出的反应模式,而这一反应模式正是不安全依恋、社会退缩、焦虑产生的原因。同时,社会退缩儿童的母亲又会倾向于使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教儿童学习社会技能,选择高控制策略来应对社会技能低的儿童。可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因此,社交淡漠儿童最需要的是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而不是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交淡漠儿童的家庭成员应该注意角色的转变,分清主次任务,用平等、尊重的姿态与社交淡漠的儿童沟通,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高姿态的控制策略和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都将不利于社交淡漠儿童行为和认知的转变。
(三)无条件积极关注,创设安全氛围
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家长和教师都应相信其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并努力为其创设适合潜能发展的环境。首先这种环境和氛围应该是安全的。当儿童置于这种氛围下,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接纳和鼓励,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被允许尝试、探索周围事物。在儿童表现向外探索的欲望甚至行动时,立即给予温柔的赞美、肯定和鼓励。当儿童表现出退缩行为或犯错时,不要责骂,而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建立自信。这些理念体现虽然抽象,但却在现实中最容易创设和构建,并将会直接贯穿于养育者和教师等与社会淡漠儿童相接触的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中。这种安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是任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所不能替代的,并且也会反过来促进儿童社交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减轻社交淡漠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消极表现。人本主义正是用一颗开放、包容和温暖的心去鼓励儿童,发掘其潜能。
(四)注重情感沟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
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也是情感的存在。社交淡漠儿童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这类儿童对独处和独自游戏有着积极的诉求。无论对于家庭成员、教师、同伴,这类儿童都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周围人反应冷漠。在这种情境下,无论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同伴关系,都会产生严重的负向作用。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情感上的干预,要如涓流一般真诚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儿童分享的喜怒哀乐,并设身处地的站到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还应逐步引导儿童既要学会正确表达个人积极情感,也应学会恰当地认知消极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交流一开始可能会是单向的,但一定要对社交淡漠儿童保持耐心,并相信他们一定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直至其学会自如地向他人表达情感。
(五)有意义的社会技能训练,体验被需要和价值感
社会技能训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退缩干预手段。但是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社交技能训练的干预效果可以长期保持。尽管如此,社会技能训练仍然是社交淡漠儿童必须修炼的一课。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罗杰斯认为学习是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一种精神活动。单纯直接地灌输社交技能的训练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技能训练不应有明显的训练痕迹,要在通过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行为和交往等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以游戏为手段的社会技能训练过程中,要让儿童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被关注、体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采取一定干预让儿童习得的新技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得到强化,并且能迁移至日常情境中。
目前而言,社会淡漠的研究相对较缺乏,加之社交淡漠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特点,其产生原因和干预措施比起害羞退缩更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探讨。人本主义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的视角为社交淡漠儿童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补充,也为促进社交淡漠儿童行为认知的改变树立了信心。社交淡漠儿童周围的重要他人应在人本主义指导下做好早期的预防和干预,促进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颖,刘俊升.青少年早期社交淡漠对同伴关系的预测: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4)
[2]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J].调查与研究, 2005(11)
[3]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4)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