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地图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9-29 06:47杨泉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摘 要:文章研究了在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中运用概念地图方法的教学模式。文中介绍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案、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教学效果表明,概念地图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迅速提高听力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 听力教学 概念地图

一、引言

听力教学一向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每次听力考试的成绩都与读写课和会话课的成绩相差悬殊,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教课的汉语老师丧失信心,影响到教学时的情绪。

根据多年的听力课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听力考试成绩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本课程而言,主要是因为生词多而难,课文长且繁。

在生词记忆方面,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生词,但是因为不够熟练,所以考试时常常忘记生词。因此影响了对听力题目的理解与判断。

在课文理解方面。由于词汇、语法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同学即使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明白了课文的意思,课下和课后仍然可能不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即使听清楚了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发音,也不能明白其意思。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在词汇记忆、课文理解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是听力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理念

“概念地图”教学法是一种理解型学习方法,我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每课的生词和课文。教育理念是希望学生通过概念地图这种理解型学习方法,通过内省方式,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去理解生词并挖掘课文的含义。

初级汉语听力课是在留学生已经掌握基本汉语词汇的基础上,通过教授单句、会话和短文的语音、语调及语气来提高留学生辨别理解能力、汉语感受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一门汉语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当我们给留学生输入一段新的句群或语篇时,学生听不懂的一般是新出现的生词,这些生词通常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学生遇到生词时常常能够听清楚发音,但不明白什么意思,那是因为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把这些生词的发音和概念关联起来。因此我们认为听力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关键词也就是“听力词汇”的掌握。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式,一般以线性方式呈现这些关键词,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记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关键词间缺乏关联性,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并掌握全部词汇。另外,复习环节中的课文复述内容,对学生来说缺乏趣味性,难以顺利完成。

“概念地图”教学法强调通过核心内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图进行理解式的教学。听力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经过精心挑选,通过关键词汇来体现教学内容,因此在听力教学中以关键词为节点,以它们的关系为边,建立教学内容的“概念地图”,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总体内容和关键词的内在联系,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了解和熟悉,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概念地图”,通过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提高留学生汉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

通过“概念地图”教学法,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建立关键词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快速记忆新词语;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对课文的认识,达到快速牢记课文内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目标。这一学习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课程学习,对于提高留学生学知学能有很大的帮助。“概念地图”教学法在汉语听力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加以实践和应用。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相关课程,如:精读、会话、泛读等也可以借鉴此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我们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汉语纵横(听力课本1)》(周奕编著),课程基本教学步骤是:

导入→学习生词→学习课文及语言点→复习课文及语言点→练习重点、难点

我们根据以上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概念地图”教学法的教学方案,主要将其应用在复习课文这个环节。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概念预植入

让学生在上课以前预习每课的生词和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完成概念预植入环节。

(二)概念预植入效果检查

在不讲新课的前提下,通过导入环节提问课文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听课文并提问或安排课后练习,检查学生概念预植入的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概念植入

概念植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概念(结点)的植入,另一部分是联结概念间的关系(边)的植入。

1.在生词讲解环节将概念地图中的概念植入学生大脑。

2.在课文及语言点讲解环节将概念间的关系植入学生大脑,为学生构建概念地图打好基础。

(四)构建概念地图

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植入完成后,我们开始着手每一篇课文的概念地图的构建工作,应用“概念地图”教学方法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在复习学过的课文及语言点这一环节,由教师本人构建好该课的概念地图并用专业软件画出,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概念地图中的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复述课文。

2.过渡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构建所学课文中某一段的概念地图,然后根据自己构建的概念地图复述该段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制作的概念地图与教师制作的概念地图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构建全部课文的概念地图做好准备。

3.后续阶段,在复习学过的课文及语言点这一环节,让学生课后分小组制作每一课的概念地图,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概念地图,教师在上课前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构建的概念地图中的错误。在确保概念地图准确无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根据概念地图复述课文。在这一阶段如果学生计算机水平比较高,可以让学生使用专业软件Cmap①构建每一课的概念地图。

(五)概念植入效果检查

利用概念地图复习完每一课的课文及语言点后,安排相关的练习,内容形式一般是判断题和选择题。做完相关练习后,通过统计分析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四、教学效果

目前,“概念地图”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少有人使用。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期中考试以后开始使用。“概念地图”教学法的最大特色在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理解性学习,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会使其记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如。事实证明,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了听力水平,而且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听力课程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方法相同,4道大题全部为选择和判断类的客观性试题,具体题型分别为:听句子选择正确答案;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听句子判断对错;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共50道小题,每题2分,题目内容都是本学期学过的生词和语法点。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比一下学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首先来看两次考试中不同分数段的人数和比例,详见表1和表2。

表1和表2是对学生期中和期末成绩按不同分数段统计人数和比例所得结果。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

第一,期末考试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数和人数比期中考试都有所提高。期末考试最高分为100分,而期中考试最高分为90分。最高分提高了10分。期中考试最低分52,期末考试最低分60,最低分提高了8分。期末考试有2人得100分,占10%,而期中考试得100分人数为0。期末考试60分以下人数为0,期中考试有2人,比例为10%。

第二,与期中考试相比,期末成绩中高分数段人数有所增加,而低分数段人数有所降低。期末考试中得90~99分的人数为5人,比期中考试多了4人,比例上提高19%。期末考试中得80~89分的人数为7人,比期中考试多2人,比例上提高9%。而得70~79分的人数末考比中考少了3人,得60-69分的人数也减少了3人,比例均降低了14%。

第三,在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中位数提高较大。期末考试中位数为88分,期中考试为74分,提高了14分。

总之,从不同分数段的详细数据可知,本次期末考试最高分、最低分比期中考试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高分数段人数增加,低分数段人数减少;中位数分数也大幅提高。学生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

下面从总体上对比一下两次考试的最终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与期中考试相比,有17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分数有所提高,其中提高分数最高的达22分;1位同学分数未变;另外还有3位同学分数有所下降,最多下降6分。进步和退步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个别访谈,绝大多数同学都反映,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辅助他们期末复习汉语听力课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词和语法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听到语音时会更加快速地反应出其含义,因此这种方法是让他们取得进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三名成绩下降的同学表示,他们在平时学习中虽然跟随老师使用了“概念地图”的方法,但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方法。

总体来看,本科一年级三班听力课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题型相同,期末考试的考察范围比期中考试广,因此难度略高于期中考试。在期中考试中,班级平均成绩为72.95,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3.43,期末考试比期中考试平均成绩提高了10.48分,比我们预期效果还要好。虽然成绩进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概念地图”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大作用。

五、学生评价

本次参加《初级汉语听力(上)》课程的学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本科一年级三班,共21人。除1人外,都是孔子学院奖学金获得者,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授课期间几乎无人迟到、请假,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他们对“概念地图”的学习方法也非常认真地贯彻和使用。学生国籍及性别见下表。

学期结束后,我们利用手机APP制作了调查问卷,对全部学生进行了“概念地图”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见,前面四个问题主要是调查概念地图对学习汉语听力课是否有帮助,这四个题目的调查中没有学生选择1-3分,选择4分(比较满意)的学生占比10%或以下,而选择5分(非常满意)的学生达到90%以上。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生词、语法、课文及提高听力水平都有很大帮助。第五个问题的结果与前面四个问题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学生也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从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运用“概念地图”方法学习听力课还是给予极大肯定的。

六、听力课运用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

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中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我们主要是在复习的环节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这个学期期中考试以前的听力课中我们没有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复习生词和课文,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普遍不是很理想,比读写课和会话课成绩平均低20分。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调查和课下访谈,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目前的教材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生词记忆和课文理解两大环节是他们学习听力课的瓶颈。另外,听力考试与其他课程的考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考试时听力录音只放一遍,学生必须在听到录音时马上得出答案,没有反复思考琢磨的时间。总之,学生普遍认为初级汉语听力课是几门课中内容最难学、考试难度最大的课程。

“概念地图”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理解型的学习方法,它启发学生自己去挖掘和探索学习内容。因此,期中考试以后,我们针对学生在学习听力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引入了这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生词和课文。

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我们一共进行了三课的听力课复习,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初级水平、刚来中国的留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将这三课分成了三个阶段,形成三步走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第一课由老师来构建概念地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概念地图形成整体认知。学生在学完这一课的生词、语法和课文后,先看着概念地图听课文,然后再看着概念地图来复述课文。

第二步:第二课我们试着让学生分组去制作某一部分的概念地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制作概念地图。在学完第二课的全部内容后,我们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并制作概念地图,然后跟老师制作的概念地图进行对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看着老师制作的概念地图听课文,然后进行这一段课文的复述。分组的过程中最好安排不同小组制作不同段落的概念地图,最后的结果是全班制作出这一课的概念地图。

第三步:第三课我们让学生分组自己去制作出整一课的概念地图,目的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完成概念地图的制作。学生完成概念地图后要提前发到指定邮箱里,教师在课前就要检查学生制作的概念地图,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在课前修改。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看着自己完成的概念地图听课文,最后再按照自己制作的概念地图去复述课文。关于第三课的内容安排我们制作了教学视频,以后的课程都按第三课的模式进行。

七、结语

运用“概念地图”的教学方法后,我们发现:

第一,在运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调让学生运用课文里的生词去构建概念地图。这样可以督促他们自己学习每个生词的词义。

第二,学生普遍反映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因为为每一课课文画出框架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课文的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他们记忆生词。这种方法让他们觉得听力课也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

第三,学生有能力快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实际上在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进行第二课教学后,发现学生就已经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了其他课型的复习当中。只是他们目前只会运用PPT或Word等软件制作概念地图,对于Cmap还不是很了解。因为这个学期是从期中考试以后才运用“概念地图”的教学方法,所以没来得及介绍这款软件。以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向学生介绍它的用法,学生们一定会很快就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这款软件制作概念地图,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总之,这个学期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辅助留学生本科一年级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不仅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大进步,提高了学习成绩,增加了学习热情,也让教师本人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通过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们发现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这种方法,并在复习的时候恰当运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今后教学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往往选择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去构建每一课的概念地图,常常忽略了宏观的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来看,他们往往比较注意句内的词和词之间的关系,而常常忽略了句群或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让学生利用概念地图在快速掌握句内意思的基础上,快速理解和掌握句群或段落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2.以往概念地图都是运用在一些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如何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运用这种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另外,本学期只是将“概念地图”教学法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听力课教学中,其他水平、课型的课程是否适用以及怎样运用,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3.本学期应用“概念地图”的教学方法是在期中考试以后,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只是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少;课程类型为对外汉语听力课,课型较单一。这几个方面都属客观问题,希望在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得到改善。

本文受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2500-311011111,项目名称:概念地图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同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SKZZB2014003。

注释:

①Cmap全称为Concept Map,是一款专业制作概念地图的电脑软件。

参考文献:

[1]曹荣.论微课内容之“微”与“不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

[2]郭睿.论中级汉语词汇教学的“概念地图”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

[3]梁蕴华.留学生汉语听力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3).

[4]者林,罗晨.构建对外汉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基于元认知理论[J].海外华文教育,2011,(2).

(杨泉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英语影视欣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