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虫
“华为手机挡子弹、中国高铁标准成世界标准……这几天,长脸的中国制造频频刷屏。除了手机和高铁,还有拥有数不清的‘世界之最的中国桥梁、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核电,从引进技术到输出技术,中国制造,正在打造‘有底气的大国名片。中国制造,很可以!”9月19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了这么一条微博。那么,中国制造应该是什么模样的呢?
今年早些时候,国务院推出《中国制造2025》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客户端梳理出李克强总理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9个重要判断。
对于民族品牌建设来说,关注这9个重要判断,当能打开未来之门。
2016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中国制造2025”,不能只搞装备制造业,而要用消费者的选择,倒逼工业消费品提质和“中国制造”的升级。
2016年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中国制造2025”突破的重点,主要应放在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上,加快推动中国工业的“浴火重生”。
2015年10月29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
中国有完备工业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批次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2015年8月21日国务院专题讲座
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上“补课”,同时还要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
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亿万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动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2015年6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座谈会
传统的“MADE IN CHINA”我们还要做,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
有人认为,在提倡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资本运作的今天,民族品牌已不再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但是,经济从来都是不单纯的——当我们的商品都贴上别国品牌的标签时,或许更深重的危机便会接踵而来。可喜的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虽然我们的一些民族品牌消失了,但一些生存了下来,还走向了世界,它们代表的就是中国品牌的明天。
为什么民族品牌容易夭折?
答
1)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低
2)政府对外资并购的审核政策过于宽松
3)股权意识不强
民族品牌如何应对?
答
1、政府核准外资并购时应该有更严格更明确的政策
2、通过立法或强制手段进行干预
3、设立外资并购和反垄断审查机构
4、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必须高人一筹
5、合资时要保证绝对控股
资料来源:《民族品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