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昱冰
湖湘古筝曲目的文化体现
○龙昱冰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形成以湖南为中心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特色文化形态,是涵盖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湖湘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早在战国时代,楚国屈原所作《离骚》《楚辞》等不朽诗篇,所蕴含爱国思想、忧患意识,深深植根于湖湘文化的底蕴;湖湘文化发展于宋代,以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一批传播思想的书院为基础,湖湘学士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形成理学为代表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湖湘文化历经明清的发展,兴盛于清末,既有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一批扶危济世的封建士大夫,又有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蒋翊武等一大批血性革命人士敢为人先推翻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更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唐浩明等认为湖湘文化精神有忧患意识、死硬作风、定力坚固和崇尚血性四个突出点。湖湘文化精神四个突出点的结合形成了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特质。①
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精彩纷呈的文化选择了民族音乐这一载体,记录湖湘子弟的呻吟和欢乐,也寄托了湖湘文化的情感与理想,更贯穿着湖湘精神的传承。其具有代表性的器乐——古筝,是世界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第一国乐,称为“万乐之祖,众乐之尊”,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伴奏,其音色高洁、典雅、委婉动听、富有神韵,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涛啸。②古筝左手的吟、揉、按、滑、点等技法,充分体现出筝韵的特点。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许多经典改编曲目广为流传,拥有较高文化影响度。
自20世纪以来,开放的时代拥有包罗万象的文化选择,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民族的凝聚力,汇合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③如何在与世界文化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湖湘文化的思想优势与湖湘古筝音乐的艺术魅力当有机结合,展现湖湘精神魅力,演奏湖湘艺术最强音。
湖湘文化植根于湖湘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和社会阶层。作为观念形态的湖湘文化,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反映。而湖湘文化的精髓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它激励湖湘子弟继往开来,奋斗向前,也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湖湘精神与血性。“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豪情多才的湖湘学子、艺术家,把他们的救国忧民的赤子之情融会成古朴、婉转的筝曲,清新不失庄严,成为抒发情怀、表达精神的最佳载体,留下了非常多不朽的乐章。④
1.“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湖湘学者留心治国安民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胡宏总结千百年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为邦本”的主张。在旧民主义革命中,涌现了黄兴、蔡锷等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更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伟大的革命领袖。他们都是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湖湘伟人。
古筝曲目关于此精神特质的描叙很多,《离骚》为此类代表:李焕之先生在古曲《离骚》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其内涵,把乐曲加以扩充发展,展示了古筝宽广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筝的华彩段,着重发挥原古曲的古朴、抒情而又饱含激越悲愤的情绪,刻画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
2.“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湖湘子弟的革命性、前瞻性和勇敢战斗的精神是闻名于世的。
在民族器乐曲中,古筝曲《浏阳河》最能体现湖湘子弟兼济天下、敢为人先的品质:这首创作于1951年的歌曲经改编为古筝曲,展现了奔腾激越的浏阳河,赞美了直爽奋进的湖湘人,热情讴歌了毛泽东领导人民干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它既是湖湘精神的完美体现,也是湖南民歌与民族器乐的完美结合。⑤
3.“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百折不挠”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湖湘子弟的集中体现。最为突出的有——曾国藩“屡败屡战”“打落牙齿和血吞”,打出“无湘不成军”;左宗棠抬棺进疆,不让沙俄寸土,为国争光;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变法洒热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身处逆境,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等等,这都集中体现了湖湘英雄群体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的坎坷历史,孕育了它百折不挠的品质。古筝曲《潇湘水云》是创作于南宋年间的湖湘名曲,它讲述了山河破碎的扼腕之痛,抒发了百折不回的激昂斗志。这首穿越千年的古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民族精神不死,民族不会灭亡。
湖湘文化提倡积极进取、果敢担当、创新奋斗,是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它切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扎根地域文化、历史的湖湘特色古筝曲目,是民族精神的写照,它既是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又是湖湘精神的真实体现。与时俱进的湖湘文化、精神是古筝音乐发展的旗帜,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湖湘精神最好的诠释。
湖湘文化的思想优势性,结合特色古筝曲艺术性,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魅力,传播优秀精神品质,为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音乐的传播开辟新路径。
1.蕴含音乐的文化是智慧结晶
由李赛君和王佑贵两位湘籍老师创作的《汨罗江上》,以湖南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作品描写了在风景秀丽的汨罗江上纪念屈原赛龙舟的场景。在这首乐曲中采用双手拍击琴码和琴枕部位,随着拍击位置的变化,强弱起伏对比来营造赛龙舟“锣鼓喧天”“浪花飞溅”的激烈场景,整首作品具有浓厚湖南民歌韵味,展现端午节独特文化韵味。古筝丰富的表现力让端午的场景精彩纷呈,而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文化习俗让《汨罗江上》成为经典。
2.富有文化内涵的音乐是精神源泉
以古筝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发源于湖湘独特文化语境,展现的是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亲身感受,极具艺术感染力;具有形成独有的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生活立体感观,是湖湘精神风貌的真实展现。根据湖南民歌改编的古筝曲《浏阳河》,在演奏时采用了吟、揉、滑、按,以及双手交替,如流水般下行琶音等技巧,尤其在开头段落演奏中,下滑音技巧采用弯曲的下滑音,使其音质震动频率变长,表达了浏阳河畔恬静柔美的水乡文化,这也是典型湖南水乡习俗体系。整首作品反映人民对家乡、对新生活的热爱,对人民领袖的深情爱戴,曲调清新优美,体现了湖湘子弟热情、直爽的精神风貌,果敢、奋进的性格特点。⑥湖湘精神与文化,为传统民族乐曲插上翅膀,让它成为不朽经典,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
3.文化与音乐的协同统一发展
只有树立文化本位意识,将文化认同、尊重传统作为思考音乐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人们才会珍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能从中凝练出文化价值,进而赋予我们足够的文化自信、获得文化认同;只有主动改变艺术表现形式、改革器乐演奏形式,适应主流文化的发展需要,才能焕发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生命,进而展现湖湘文化、精神的优越性与时代性。当我们信心满满地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也就意味着在为民族音乐争取文化话语权,在伸张民族音乐的文化权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目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湖湘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同根”“思想同源”的关键,它发轫于荆楚古朴、刚烈的民风,成长于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凝聚湖湘人民爱国奋斗的精神支柱,具有广阔现实意义和积极鼓舞作用。作为文化继承者,“首先要树立健康、开放的自信感,树立多元自信的文化观,同时要全面、动态、辩证地看待自身(发展)的问题,诠释历史发展中前辈的人文情怀,在反思、自省、自觉之中获得自信,获得发展”⑦。作为文化创新者,我们应当发掘地域文化价值维度,与时俱进展现它无穷的生命力与思想光辉。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一环的音乐,地域化的民族音乐植根于湖湘广大民众,拥有广阔的文化认知度;反映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历史,具有极高的写实性、艺术性和传播性。著名作曲家谭盾说过:“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只有靠民乐。”⑧当代多元文化争鸣前提下,“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⑨。广大音乐工作者任重道远。湖湘文化的思想性、道德性、时代性,为古筝艺术发展与升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和历史空间,极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根植于民族沃土的民族音乐更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我们需要了解本民族的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的自豪感。在当今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探索属于我们的湖湘文化、湖湘精神与艺术、音乐形式的结合与发展,创作属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民族音乐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①邓婷《当代创作筝曲中的湖南韵》[J],《大众文艺》,2012年第11期。
②尹丹《我国古筝艺术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5年第8期。
③周志强《大众理论文化与批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④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⑤刘娜《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J],《艺术研究》,2011年第3期。
⑥金星《筝曲教学的几点思维拓展》[J],《成才之路》,2010年第13期。
⑦宋飞《“月映千江”话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0年12月30日。
⑧邢维凯《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与音乐审美的多元化——对“中国音乐文化自性危机论”的再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⑨尹信《民族音乐:应成为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协同理论指导下民族音乐教育与湖湘文化体系构建研究”(14YB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