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三中心小学 仝汝华 高春秀
“晓理式”慢教育,唤醒学生生命内力的觉醒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三中心小学 仝汝华 高春秀
我校地处滨海新区城乡接合部,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70.7%。这所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的特点是家长以谋生为主要生活内容,常常为了维持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乃至生活,学生视野相对狭窄,学生在卫生、礼仪等生活习惯上问题比较严重。如何将这些孩子培养成博学、善思、阳光、文明且有创造的学生,学校从学生自身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不余遗力,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求让学生的内力觉醒。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学生内心的觉醒,即对人的唤醒。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可持续发展也可称为“塑造明天的教育”,对此,学校非常赞同。因此,学校的办学遵循“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蓄力,不只关注学生现状,更关注学生成长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挖掘学生的潜力,着眼学生内在觉醒,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自觉意识和习惯。
对学生后续能力的培养,从以学生为本开始,全面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唤起学生健康成长的自我需求意识和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确定了“自己成为好孩子”的校训。校训朗朗上口,人人皆知,就是要唤起每个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成长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内在发展动力,帮助他们在团队生活中学会合作、乐于分享,为每个学生埋藏一颗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理想的种子,让他们自己成长为心目中的好孩子。
基于以上理念,学校反复斟酌,确定香豌豆为学校的LOGO。香豌豆的生长有它特有的规律,就是成熟一个往外蹦跳一个,符合自然生长的特性。一株香豌豆全身披着白色绒毛,象征了学生在教师的培育下茁壮成长。香豌豆作为学校LOGO,寓意学校通过6年的教育,引导学生自然生长,注重孩子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平时教师称学生为小豆豆们。
学校向教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好学生不是已经教了什么,而是学生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境界达到了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教养,一种教养的流露和渗透,足以使学生自觉地觉悟和提升。学校也是围绕这样一个理念帮助学生成为一颗颗香豌豆。
入学伊始,学生头上戴了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头饰,服装颜色不当搭配,色彩极不协调,样式五花八门,这是家长的低层次审美决定了孩子的穿着。学校教给孩子们如何审美,色彩搭配成为了学校第一课,讲解什么样的装饰符合学生身份,什么样的搭配是学生文静的体现,学校欣赏怎样的装饰例举范例等。一年、两年、三年,学校等待着学生在审美能力上的提高,如今,学生的审美能力优于家长,实现了学生自己来装饰自己的“小大人”。
校园内的“三检周一行动”持续三年时间。“三检”即对学生个人卫生实行自检—互检—抽检的流程,每周周一早晨,操场上的学生先查看自己手指甲是否洁净、衣服每一个角落是否洁净、自己鞋子边缘是否洁净。静静查看之后,学生开始互检,两个小伙伴,检查更细致了,查看耳根是否洁净、头发顺滑程度、衣裤是否干净。第三检,是随机的抽检,起名为“寻香”活动,为了让家里无人照顾、卫生条件较差的学生得到教育,让这些学生成立“寻香小队”带领他们到班级寻找香味,让他们知道“香味从哪里来”,通过他们的互动分享,改变自身的不良卫生习惯。
“三检周一行动”是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形成内省的品质,逐渐地让卫生洁净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自检习惯。
如今,学生呈现出服装整洁,气质文静、精神饱满的校园风尚,来校参加现场会的各级领导惊叹:一个有如此多外地生的学校,学生能有如此良好的卫生状态。来校参观的老局长高兴地说:“你们不同于其他学校,让外地孩子享受到了严格的贵族式的教育,我替所有老百姓感谢你们!”三年的卫生检查活动,也许不如传统的检查方式简单,这种自觉地引导需要时间,需要慢慢形成自觉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弥久。
课间时间,楼道是公共场所,教室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打逗。学校没有生硬的要求,而是让学生晓理,楼道内安装分贝仪,讲解公共场合分贝应该达到多少,不惊扰别人是文明的行为。学生在晓理后,懂得文明的数字标准,白天要控制在55分贝以内,学生互相尊重,轻声讲话,相信公共场所讲究文明成为了学生一生的习惯。
每周的升旗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深入学生内心,讲话后小豆豆们的互动已经养成了习惯,认真听别人讲话,听别人的讲话要有思考,也是集会讲文明的体现。
学生的晓理教育,是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文明的学生就会到处可见。变单纯的说教为直观的感受,学校自行录制了行为习惯电教片《香豌豆影子一》《香豌豆影子二》,通过录制学生在校生活短片,来教育学生如何做到课间文明、课堂文明、用餐文明等,通过观看部队战士队列表演来学习如何站军姿、如何走路。
学校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按照规则做事,慢慢地具有分辨力、免疫力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校园形成积极的风尚——向上、向真、向美。
围绕校训:“自己成为好孩子”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征集“好孩子”歌谣。
自己来,自己来,自己事情自己来。
刷牙洗脸自己来,勤洗勤换亮起来。
物品整理自己来,爱护环境一起来。
课间打闹停下来,文明语言用起来。
课前研究做起来,小组讨论活起来。
诵诗阅读比起来,齐把星星摘下来。
艺术熏陶美起来,体育锻炼动起来。
活泼开朗笑开来,全面发展迎未来。
学生在玩耍、嬉戏中吟唱着“好孩子”歌谣,会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隐性的鞭策作用,引导学生逐渐明辨是非,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
开展人人争当“谦谦小君子·储存好习惯”的好孩子活动。“谦谦小君子·储存好习惯”,从“文明课堂”“文明活动”“文明用餐”“文明入厕”“文明礼仪”“文明课间”及个人卫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开启“好孩子”存折。好孩子存折采用储蓄方式,兑换“谦谦小君子”奖章,其意义是让学生将好习惯储蓄起来,主动成为好孩子,促使学生成为好孩子,并将此项活动长期推广,成为学校的特色活动。
每学期开展以“读书是甜的”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全体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开拓眼界,获得智慧,让他们在好书的伴随下走向广阔的人生。
学校图书馆有330平方米,为什么还在楼道,每个班设立图书角,目的就是让学生满眼书籍,随处可得。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每一本书中有一张读书记录卡,每个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记录阅读时间、姓名。“好书共赏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的读书内容丰富起来,不但读到了自己的书,也读到了别人的书,每个学生拥有一张读书小存折,记录所读书目,每阅读一本读物获得“金币”一枚。资源共享,共同学习。“手牵手”故事推介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利用晨会课时间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把故事送到不同班、不同年级,学生们通过讲故事、美文诵读、读后感言等活动,分享了读书的感受,体验到了分享的乐趣。读书指导课、阅读交流课保证了学生读书时间,教师有针对地给予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浏览书籍、选择性地读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读书的效率。“影视同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影视评论能力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亲子阅读活动帮助父母和孩子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有力地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学生根据自己读过的故事画一幅读后画。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读后画内容,在本班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画的内容,推荐读物。
“行万里路”也是读书。学校带领学生走出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长课堂上没有的见识,体验校园里没有的生活,提高能力、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参观“方便面体验馆”,了解方便面的制作过程;走进极地海洋馆和海洋动物亲密接触;进入热带植物园,了解热带植物的种类、生活环境;到泰丰公园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活动前小调查、小研究,活动后的小报告饱含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学校编撰的《寻美》小册子记载了学生每一次学习的收获、心得,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知。
学校视学生的德育为一门大课程,因为它散落于时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贯穿于学生的校内、校外和社会。因此,学校尝试将德育结合心理教育实施三级课程:微课程、小课程、大课程。
1.微课程——10分钟以内的主题对话。
课程特点是时间短小、取材及时、生动有趣。课程策略有就地采访、登台展示、即兴对话等方法。“香豌豆”广播站主题对话,“香豌豆”广播站,是由一、二年级学生自己主持的广播站,通过生动的主题对话,每周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引导。
每周小发现,校园展台对话,学校饲养了小鱼儿、小白鸽,种植了香豌豆,学生可以随意与小鱼儿、小白鸽、香豌豆说说心里话、悄悄话……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请让我慢慢长大》小册子记录了学生精心培育香豌豆的过程,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快乐,更是一份成功。
每周一升旗讲话设定不同主题,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勤俭教育、爱国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充实,讲话后的互动采访、交流分享,促使学生将内容内化在心里。一张张收获卡片,记录着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流露着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显示着孩子们的童真童趣,由此可见,教育在学生心中悄然生根。
2.小课程——设置30分钟的欣赏课、小小影评课。
课程特点是时间中长、强化艺术性、辨析性。课程策略有影片评说、欣赏评说、读后画、听后画、看后画等方法。学生通过观看《昆虫总动员》能够从直观的画面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我和我的家人”为主题的画画活动,大部分学生能以铅笔画、彩笔画、标注人物名称、人物对话等形式表达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内容丰富,有一起外出游玩、一起围坐吃饭、一起种花浇水、一起跳绳滑滑梯等,反映出学生和家人的生活情景其乐融融,和睦相处。学生通过画画释放了一种能量,传递了一种信息,表达一种情感,使老师们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3.大课程——设置超过40分钟的大型活动课,社会调研课、参观学访课、儿童剧社活动课、心育团辅课、心理剧。
大课程特点是学程时间长、强化调研、体验。课程策略是撰写调研报告、撰写剧本,登台汇报。每年5月学校开展心育节活动。心运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比赛中他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胜利者不骄傲、落后者不气馁。“爱心传递呼啦圈”“同舟共济”让大家懂得团结合作的意义,分享部分学生争先恐后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表达那样真实、那样质朴、那样童真,此时学生们充满阳光、充满自信,也让我们这些教育者欣慰。
心理团体辅导课上学生亲自体验、直观感受,敞开心扉、心灵自由。“我能不看窗外事”让学生明白培养注意力的重要性;“我是一粒种子”让学生懂得小学生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道理;“竖起你的小耳朵”着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自我欣赏、责任教育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团辅课成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重要阵地。
(责任编辑 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