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的新安江水电站产生了大量非自愿移民。根据工程需要,1959年4月,浙江省淳安县东溪乡孙夏家村45户235人被安置到省内开化县马金公社杨和大队麻坞生产队。大量新安江水电站移民的安置,使得麻坞生产队的人均土地只有4分田。人地矛盾紧张,移民生活水平始终无法提高,二次安置的呼声随之不断高涨。浙江、江西二省之间不断协调,1970年1月25日,麻坞生产队的45户234人得以转迁至江西省德兴县海口公社海口大队,并单独组建了第八生产队。
昔日:自力更生,成为榜样
开化10年的困苦生活使得每家每户基本是一穷二白,家底空空。来到德兴海口公社后,八队移民不得不白手起家,重新建设新家园。70年代的海口公社人均土地相对富足,海口大队拨给刚组建的第八生产队队水田306亩,旱地80亩,山林150亩。
虽然有了土地,但306亩水田大多是出锈水的冷浆田,产量很低。时任生产队长的陆德生决定带领全村移民对低产田进行改造。他们先是深挖排水沟,在田两边挖出了深50公分,宽40公分的排水沟使排水通畅。接着在冷浆田里填石块、打木桩、填充土壤。经过一个春天的努力,冷浆田得到初步改造。接着八队移民还对位于田地高处的一个小二型水库进行整修,使得田地用水通畅。
冷浆田得到很好的改造后,陆德生还进一步带领村民进行肥田,增加土壤肥力。主要措施便是积肥。当时每家每户规定一天必须捡拾一畚箕粪肥。据村民孙杭州回忆,“当时八队居住的地方是周围村庄里最干净的地方,看不到路上有猪粪或者狗粪,因为每天天不亮大家就开始出门捡拾”。一早去田里的时候,每个人肩挑的畚箕里不是粪肥就是炉灰。
要想提高产量,田好、田肥还不够,种下去的种子也要好才行。利用地缘关系,陆德生和村里人打探到浙江杭嘉湖平原上种植的粳稻“农垦五八”高产、稳产、米质好。通过熟人关系,陆德生设法弄到了几十斤“农垦五八”稻种,进行精心培育,第一年就获得了增收。
尝到甜头的八队移民开始对农田进行第二轮改造,并称之为原田化。就是把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小块田改造为平整方正的大块田。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每年冬天田里没有种植作物的时候,大家就用畚箕把高处田地里的土挑到低洼处的田里,用锄头把不规整的田埂挖掉。并在田垄中间挖出一条深1.5米宽1.2米的水渠,使得排水更加通畅。每当提到当年的原田化改造,八队老移民先是“诉苦”,讲述当年改田的艰辛与不易,接着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你来到八队站在高处山上往下看,哪里是八队的田一眼便能看出。因为八队的田是最平、最规整的,和周围其他村庄的很不一样”。
八队移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改造低产田外,他们还积极开垦荒山荒坡。刚迁入海口时,附近有两片无人认领的荒山坡。八队移民先是挖掉坡上的柴草,对土地进行平整,进而种上芝麻、红薯、黄豆等作物。荒山坡土质肥沃,种下去的作物收获颇丰。1973年前后,随着水田里作物产物产量的提高,陆德生对这片荒坡作了更好的规划。他带领村民研究决定在这片荒山坡上种上茶树,并在最初的两年里在茶树行里套种其他作物。等栽种的茶树可以采茶的时候,又在村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在农业获得丰收的同时,八队移民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副业收入。
八队移民在种植茶树、加工茶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副业生产。村里相继建起了养猪场和养兔场。1973年当八队移民陆续建起“干打垒”的新房后,随即在位于村庄外围的山坡上修建了一排17间的养猪场。养猪场由一位男劳力专门负责,并每天安排两位女劳力帮助做打猪草等工作。养猪场最多时养了200多头猪,种猪、母猪一应俱全。年底时留下两只杀后村内人一起分肉,其余的则会统一卖给镇上的食品站,所得钱款纳入生产队收入。养猪产生的猪粪则被挑到田里,增加土壤的肥力。
1973年建起的养兔场由政府派一位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每一个月左右到村里负责检查一次,并对养殖及剪毛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养兔的工作由村里的两位年轻的姑娘负责,负责喂养及剪毛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养兔场从最初养殖20只长毛兔发展到最多时的200多只。每只兔子一年剪毛1公斤,按照当时每公斤80元的价格计算,可实现产值8000元左右,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八队移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在靠近田地的山坡边每家每户都建起了新房,这些新房出于节省用地的原则被统一规划为三排,整齐而且美观。经过改造后的田地种上了良种,产量逐年提高,亩产不仅超过纲要,部分亩产甚至达到千斤以上。茶场、养猪场、养兔场也获得了很好的效益,社员分红居海口公社首位。
八队移民的创业经历引起了公社的注意,并组织其他生产队到八队参观学习。1975年时任江西省省委书记的程世清专门来到海口八队视察,肯定了八队的成绩。评价八队为“八字头上一口塘,水沟开在山两旁,中间一条机耕道,社员建房山坡上”。同年,海口八队被评为“江西省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队长陆德生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一时形成了“远学大寨,近学八队”之说。
今朝:内外并举,展露新貌
1982年海口八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种养殖业随之不复存在。村民不断开拓新的致富门路,先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稻种培育、养蚕、树苗培育、种植蔬菜等。如今,八队村民努力使当年来之不易的土地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村民在田里建起了蔬菜大棚,并在陆胜冉的带领下进行苗木培育,利用水库进行生态养殖,逐步形成了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距海口八队15公里左右的德兴铜矿上拥有众多居民,这些居民对蔬菜有着巨大的需求。从1990年开始,以夏苏明、陆胜红等为首的一批村民开始陆续种植蔬菜。用夏苏明的话说,“我们八队种出来的菜,品质好、种类全。铜矿菜市场上就数我们八队的菜好卖,每天拉去一车,不到中午就能卖完。”2015年,八队拥有蔬菜大棚75亩,超甜玉米种植面积也达到70多亩。大棚蔬菜每亩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超甜玉米每亩一年两季加起来纯利润也能达到6000元以上。为进一步促进蔬菜的种植与销售,以陆胜红为首的蔬菜种植户还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目前我国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够细化,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争议,相关法律建设和政策倾斜比较少。对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力度,细化法律细则,建立有利于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的大环境,鼓励企业吸纳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对参与企业给予资金、政策、税收上的优惠,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给予税收上优惠和政策上的倾斜。
2.行业全程参与,助推“校企联动”
行业要尽快建立相关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发展,为职业院校教师引进、培训提供支持;其次,行业要担负起为职业行业全程制定和规划学校与企业人才互往、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职业鉴定、技能考核,监督学校与企业培训师资合作过程。再次,行业要为学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技推广提供信息支持,帮助职校教师进企业顶岗学习,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讲学,并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二)规范企业参与主动性,加强自律和他律
1.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自律
当前,许多企业的观念还局限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职教师资是学校和政府的责任,并没有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企业要首先更正自身观念,主动认识到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不仅是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更应该看到参与的长远利益,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只需要投入实训设施、场地、实训教师等,既可以更新企业观念,技术革新,更可以获得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长远来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手段。
2.保障企业权利,促成企业他律
政府和相关媒体要加强宣传,转变企业观念,利用媒介载体,营造校企联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吸纳资金,可采取社会融资等方式,保证校企联动培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可以是行业、也可是集团组织,形成企业和学校参与制度化,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积极参与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对懈怠履行责任的企业给予一定惩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职教师资培训。
(三)职业院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
职业学校除了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注重教师素质外,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也非常重要。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充分运用教师聘任、评价等杠杆和手段,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有效机制,调动和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职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2.提高办学水平,吸引企业参与
在当前职业院校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要另辟蹊径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注重调整结构、重点建设品牌专业,形成自我特色专业和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积极关注企业用人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使培养的学生能迅速为企业所用,吸引企业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林慧英,黄国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10).
[2]万娥.企业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2014.
[3]徐绍云.超越差距——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4]武方红.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