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社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扶贫工作规律,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从发展阶段来看,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到加快脱贫致富的阶段。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工程和扶贫项目,我国有6亿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
从发展时期来看,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通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剩余的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工作的攻坚期。
从发展区域来看,革命老区仍然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江西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14年,全省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影响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既有富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有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大病人员和残疾人占31%。加快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二、精准扶贫理论开创新思路新境界,成为彻底消灭贫困的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推进精准扶贫,前提是思维认知精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找准工作定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分散式、单一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推进精准扶贫,基础是对象识别精准。扶贫不是普惠性社会福利,而是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重大举措,必须做到精准识别、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 “真扶贫、扶真贫”,把握贫困动态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只有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真正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定点“滴灌”打下基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必须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因素等情况,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对象集中,使“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扶持和帮助。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是帮扶措施精准。推进精准扶贫,要瞄准目标人群,找准致贫症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根据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发展的资源和条件,科学制定扶贫开发方案,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注重整体联动,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着重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又要突出扶贫重点,加强对特困户的点对点帮扶,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获得感、得到真实惠。
四、可行性分析
区域要想联手协同发展,需满足的条件:①具有稳定的共生环境,此条件直接影响着共生单元之间的稳定性。②合作区域内单元之间应该有某种内在的共同性质或是空间上的联系。③在给定的区域内,必须存在一定的共生界面。④区域内部资源相似性以及之间的关系,此条件决定了共生单位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7]。关于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条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文化相承,精神支撑
大别山区是一个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地方,共同的精神文化是大别山人建设家园的思想武器,是大别山人不断前进的一面旗帜,指导着大别山人脚踏实地干工作,扎扎实实谋发展,在困境中不退宿,在成功中不骄不躁。从大别山地区走出来的人,在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归一性,心灵上具有相通性[8],为大别山的发展共同努力奋斗着。
2.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大别山区的交通运输已形成铁路、公路和水路相配合的区域网,合九铁路和京九铁路分别由大别山区的东西方向穿入,宁西铁路从东到西贯穿大别山区。三大铁路构建了两纵一横的铁路运输骨架,南北方向的105、106、206国道,东西向的312国道,形成了三纵一横的公路干线,麻城市、六安市、潢川市、信阳市成为大别山区四个区域交通点,基本实现了新县、红安、金寨、麻城等较完善的公路局域网,主要乡镇的村级公路的普及率已达95%,大别山区各县市紧密相连,交通网络的布局基本形成,将大别山各县市紧紧的串联在一起。
3.政策支持,环境良好
中原崛起战略旨在促进中部经济区的一项中央政策,大别山区却一直是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随着共生意识的增强,三省均有意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来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2007年大别山区三省共36县联手共同发表了有关大别山区发展的《联合宣言》,意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积极构筑大别山区无障碍协调发展。2012年,三省政协在湖北武汉召开了第一次三省政协主席联合会议,意味着三省之间共生协调机制的正式成立。2014年10月豫皖三省政协主席联席会召开了专题会议,目的是联手提高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的生态环境。
4.资源丰富,优势互补
大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野生药材、奇石、珍稀植物等资源。河南信阳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3年,河南信阳茶园的种植面积210万余亩,产量达到5.7万吨。湖北罗田县的板栗全国闻名,又是著名的“甜柿”、“茯苓”、“蚕茧”之乡。大别山区域内的安徽界内雨水充沛,蓄水量大,水电产业的发展迅速,金寨的野生药材、野生天麻等都是极为稀缺的珍贵植物。
综上所述,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各行政区文化相容、地域相连、使命相同、人缘相亲,区域共生的竞合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
五、基于共生理论的发展模式与机制
(一)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竞合发展的模式是以互利共生为基础的,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随着共生度的提高逐渐形成成熟的共生模型。
共生思想是共生体系构成的指南和核心,而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各政府、企业等是区域共生的重要支撑力量,共生理念的贯彻可以让各主体做思想上的先行者。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各竞合单位之间的共生模式是通过横向的相互协作,纵向的相互竞争来实现。横向的协作主要是指大别山区人才、技术、信息的横向的空间流动,创建空间相互交织的生存网络,通过设计统一的品牌形象和联合推广的营销模式打造统一的大别山区品牌形象。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之间的纵向竞争主要是大别山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配合,依据区位优势,提供独具风格的产品或服务以期达到纵向的无缝衔接。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竞合发展机制
1.构造“产品”共生机制
大别山地区的“产品”主要是指该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产品”的一体化是以“产品”为中心,面向市场,形成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各共生单元有效分工协作的格局。“产品”的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区位空间的一体化,主体产品的一体化和营销形象的一体化来实现。①空间一体化。跨区域的开发首先应该是对空间位置的有效整合,实行点——轴——面的的联动发展。具体的点是指大别山地区的核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区。轴是指各县市之间的直线式的合作形成带状结构。开展大别山区的共生面,就是以三省之间的合作共生为基础,集合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整合周边交通大动脉,勾织大别山区次边界区域交通路线网[9]。②主体产品的一体化。针对各个产品之间的断点,各地区应连同临边区域的资源打包介绍给旅客。例如服务行业的住宿业可提供住宿一条龙的服务,以此来彰显大别山区资源的整体优势,各共生单元应将各地的红色资源与周边的农业民俗等资源联动打造,形成优势组合,沿着以市场为导向,产品创新和精品带动相结合为主线,打造产业经济区。③联合打造营销新形象。三省之间应加强合作力度,围绕大别山各核心的经济区构建营销联盟,对经济产品以及其形象构建促销活动。通过公路广告牌、政府相关的网站、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地方的宣传广告等形式来实现大别山区各产业的整体宣传及整体营销,扩大大别山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促进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2.打造政府合作共生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为有效引导竞合机制的实施,不仅仅是出席相关的活动和会议,更为重要的是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的共生还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来调解各合作单元的关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由各专家指导小组和区域内部各政府部门组成区域合作委员会,区域委员会的协调机构可细分为以下小组:区域协调小组,融资预算小组,投资决策小组以及内部监督小组。
3.共建信息网络平台
信息网络的一体化发展是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协同发展的中间媒介,但前提是要各政府机构之间的了解信任为基础,打破共生单元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构建新型的区域关系,从大别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大别山各单元共生的信息化互动平台,同时有力的推进各共生单元重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协同机制的构建。
4.促进人才共享机制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别山省际边界区人才流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破各地政府之间心理上的隔阂和障碍。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权威性的人才共享协调机构,打破户籍制度壁垒,根据大别山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才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政府的人事部门的交流机制,人才配置机制,人才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市场供求机制。
六、结论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伴随着大都市增长极的出现,各区域子系统必须树立协同共生理念,依据本文提出的共生竞合模式和发展机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各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利益共享,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柯宇晨,曾镜霏,陈玉娇.共生理论发展研究与方法论评述[J].市场论坛,2014,(5).
[2]黄小勇.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界定与解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
[3]柯宇晨,曾镜霏,陈玉娇.共生理论发展研究与方法论评述[J].市场论坛,2014,(5).
[4]刘荣增.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双城一体化构建—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财经科学,2014,(4).
[5]熊小刚.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1).
[6]陈忠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7]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
[8]吴世儒.坚守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3,(1).
[9]叶一军,顾新,李晖,陈一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下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6).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