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及启示

2016-09-28 05:14蔡德清朱卫东陈雪娇
老区建设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阅读推广启示

蔡德清 朱卫东 陈雪娇

[提 要]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积极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以贴近民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阅读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阅读水平。其中很多积极主动服务于普通民众的思想、做法及宝贵经验,都对现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阅读推广;启示

[作者简介]蔡德清(1978—),男,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朱卫东(1967—),男,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陈雪娇(1984—),女,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江西赣州 341000)

民众图书馆在民国时期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通俗图书馆,兴起于20年代末,到30年代已遍布大江南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广泛实施民众教育,旨在“唤起民众,训练民众”,而作为民众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众图书馆”,亦受到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民国各级政府相继颁发了相应的规程更是促进民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如吉林省于1930年颁布了《吉林省民众图书馆办法大纲》,南京于1932年颁布了《南京市立民众图书馆组织规则》等。

一、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一)开展宣传活动

开展宣传活动是图书馆提升社会认知度的方式之一。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印刷目录、年度报告、张贴壁报及媒体刊物上刊登广告等形式。民众图书馆还利用通俗易懂的广告语向民众生动揭示图书馆作用,以改变和加深普通民众对其印象。如“民众图书馆是理论的实验室,民众图书馆是万事的问津处,要进德修业请到民众图书馆去,要宽裕生计请到民众图书馆去,借阅图书是民众的权利,归还和爱护图书是民众的义务”。[1]

(二)开展读者活动

开展读者活动是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根据民众需求,灵活开展了各种读者活动,主要有读书会、家事改进会、巡回讲演、儿童竞读会,以及注音符号专习班、识字班等各类民众阅读辅导学习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天津第一通俗图书馆曾举办妇女识字班,其宗旨是使一般成年的失学妇女,能够认识文字,并能记录家庭账簿。招生对象是不识字的妇女或是识字不多、不能运用者,年龄是18-40岁,每日授课一个半小时,星期三休息,学制6个月,不收学费,课本由图书馆发给,不索代价,毕业后由图书馆发给证书。[2]

(三)开展延伸服务

近代社会教育学家马宗荣说“现世的图书馆于本馆外,别设分馆,图书流通处,图书代借处,办理巡回文库等,于是距图书馆较远的民众和不能离家的老年人、产妇等,也得沾图书馆的恩惠了”。[3]民国时期的民众图书馆为了解决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开展了各种贴近普通民众的借阅延伸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立图书代办处。图书代办处特点是方便远离图书馆的民众借阅,就是那些远离图书馆的读者,不会因为往返借阅不方便,而制约其阅读。一般是在当地阅览图书人数达到二十人以上的地方,设立一处图书代办处,请当地热心人士代为管理,当地的民众借阅图书,只需直接与代办处联络。设立图书代办处能有效地减少读者借阅的麻烦,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而不会因借阅麻烦减弱民众对阅读的兴趣。

2.设立巡回文库。巡回文库的特点之一就是所耗费用极小,但收效却很大。巡回文库是由各县民众图书馆文库总部“采集人民必需而易晓之各种图书(图如最简单之世界图、本国图及本省、本县等图;书如各种有益小说及新闻杂志、自治法令等项)输送城镇乡各支部,再由支部转送各村落阅览所,限定日期阅毕,由处送回总部收存”。[4]通过这些巡回文库,图书流向社会各阶层民众,尤其是最低层农村的民众,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价值。

3.设立流动书车。流动书车的特点是“为书找人”,具体说就是在各种民众集会,或者民众平时喜欢聚集、休闲、游览的公共地方,按时将流动书车推去,使得民众能够随便翻阅书车上的图书。这种方法既招揽了民众前来阅读图书,又为图书馆的服务做了宣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推广方法。

4.设立通信借书或函借筒。通信借书或函借筒的设立,满足了那些因距离偏远,阅览人数又较少,而不能设立图书代办处地区的民众阅读需求。许多这类地区的读者因往来不便、费时,而通过邮局邮寄借阅图书。民众直接写信给图书馆要求借书,图书馆接到信件后,立即将读者所需图书寄去。如果邮政也不通的地区,图书馆是在交通相对较为方便的地方,设立函借筒,凡是要借书的,只须投函筒内,图书馆按时派人乘脚踏车前往收信一次,然后再回至馆内配书,于次日取信时带去,分发函借者。[5]

二、民众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现代启示

(一)以读者为中心,变被动为主动

民国时期的民众图书馆主动深入到普通民众中去,把各类图书送到菜场集市、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只要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图书馆员们就把图书就送到那里去。面对新的信息环境,现代图书馆也应该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阅读服务。把图书馆(资料室)建到社区、乡村去,把24小时自助借还系统、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读报机等送到基层,同时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把数字图书馆资源向普通民众分享。

(二)开展对读者的阅读指导与培训

图书馆是一个专业藏书的机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中,应该成为一个指导和培训民众阅读的主阵地。首先,图书馆应注重对读者进行阅读方面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其次,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培训服务,指导读者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进行学习。最后,图书馆相关部门要做好读者咨询工作,安排专业人员为读者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增强全民阅读参与度,关注弱势群体阅读

民众图书馆服务策略之一就是注重全民的参与性,尤其重视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民众图书馆正如徐旭先生所言:“是全体人民的图书馆,凡属圆颅方趾,不论其智、愚、贫、富、老、幼、男、女均可进馆享受服务”。[6]现代图书馆做阅读推广工作时,应本着包容、开放和公益的原则,让所有喜欢阅读的读者都平等地享有读书的权利,推广中尤其要关注老人、儿童、残障人士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共享阅读的权利。另外,图书馆应积极宣传鼓励政府部门、有社会担当的企业、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等都参与到阅读推广中来,积极组织图书募捐活动,让全社会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健康、长效发展。

(四)青少年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对象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学习能力提高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所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当前,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群体阅读形势并不乐观。2014年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0-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人均8.45本,其中14-17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8.3%”[7]。被誉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应将青少年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对象,引导其积极阅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担当起推动其阅读的社会责任。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的青少年,图书馆可相应地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各类阅读辅导活动,如针对学龄前儿童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则可以把科普知识嵌入到各种猜谜活动、竞赛活动、绘画表演等阅读辅导活动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年龄层次高些的青少年,则可以通过各类图书馆知识讲座、专题辅导、读书交流会及读书之星评比等方式,培训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民国时期的民众图书馆,以贴近民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阅读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阅读水平。如今“民众图书馆”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但其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很多实践经验,都可为我们现代全民阅读推广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沈固朝.民众图书馆的现代意义——读李小缘先生的《民众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2]魏硕.民国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于厚海.社会阅读视域下的民国初期图书馆社会教育初探[J].图书馆,2015,(1).

[4]马宗荣.现代图书馆[C].上海:中华学艺社,1928.

[5][6]徐旭.民众图书馆学[M].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35.

[7]息慧娇.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EB/OL].(2015-4-20).http://www.chuban.cc/yw/201504/t20150 420_165698.html.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阅读推广启示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