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亮保
中央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备受世人关注。
所谓现行标准,是指2011年中央决定的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根据购买力平价按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现行标准到2016年为3146元,2020年为4000元。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各地纷纷采取超常规举措,制定贫困退出机制,规划扶贫的路线图,宣布脱贫的时间表,并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但是出现了一种倾向,把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帮助贫困农户收入跃过现行标准线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标准,这显然是不完整的目标要求。
贫困的识别是多维的,有的因病,有的因残,有的因学,有的因灾,因此脱贫的标准也是多维的。2010年联合国曾经提出,要用教育、医疗和食品这三个维度来衡量贫困。我国的扶贫政策也是以消除多维贫困这个理念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从解决温饱到巩固温饱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把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扶贫攻坚新的着点力,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因而考核脱贫,要重点考核“两不愁、三保障”这个多维目标。
判断是不是贫困,收入是个重要指标,是对贫困状况的综合判断,但更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原因就在于这是贫困户跳出“贫困陷阱”的度量衡,也是实现小康的基准线。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看似目标定得不高,要做到却极为不易,其通俗表述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扶贫形势的变化,从过去以解决温饱问题为核心向给予贫困人口更有尊严的生活转变。这个多元目标,表明我国扶贫工作从过去相对狭义的开发性扶贫进入到相对广泛的大扶贫领域。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
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时,要重点以“两不愁、三保障”来尺量,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统筹加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旧房改造扶贫、搬迁移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贫困村村庄整治扶贫等公共服务建设等力度,缩小差距,使经济发展惠及全体贫困群众。
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紧紧扣住“两不愁、三保障”,聚焦这个多维标准,并做到既不随意提高标准,吊高胃口无法实现,也不随意降低标准,基本生活无法保障,思路才会更清晰、措施才会更具体,脱贫效果才会更牢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目标,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