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樊薇 施青林 王建秀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家庭化产科病房初产妇的应用评价
王玲樊薇施青林王建秀
目的:为有效提高产妇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探索适合在家庭化产科病房中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80例实施LDR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及个体化健康教育;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普通病房的8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产妇对母婴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知识,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LDR家庭化产科病房,可以明显提高母婴护理质量;LDR家庭化产科病房更有利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
个体化;健康教育;床旁护理;家庭化产科病房
产科护理对象为孕产妇,由于其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民族信仰、生活环境不同,对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对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得到了孕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同,正逐步推广开来,而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尤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床旁护理为重[2]。为满足初产妇健康教育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需求,探索更优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探寻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家庭化产科病房的应用成效,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至10月入住甘肃省妇幼保健院LDR并顺利分娩的初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产后由专科护士针对产妇情况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实施床旁护理模式(严格意义讲床旁护理属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为便于对比,本研究将床旁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分开讨论)。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入住产科普通病房的初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新生儿抚触、沐浴等封闭集中进行),出院时对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知识掌握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所入选产妇均为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并获得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样本的基本特征
1.2方法
1.2.1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问卷。初拟知识问卷: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本知识问卷,包括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三部分,进行专家审议,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修改及调整,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共30个项目,产妇自我保健8个项目,新生儿护理10个项目,母乳喂养知识12个项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3],1~4分别代表完全不知道,知道一些,知道大部分和完全知道。分数越高代表知识水平越高。25~50分为知识水平较低;51~75分为中等知识水平;76~100分为知识水平较高。各部分间比较采用各部分总得分除以项目数。
1.2.2观察组个体化健康教育。首先用知识问卷对初产妇进行全面的个体化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结合书面材料讲解,现场演示等,每人每天约30分钟。入院时与初产妇充分沟通,使其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争取其信任及配合;发放《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问卷》及健康教育知识资料。根据评估情况,了解其现有的知识水平,找到其知识,信念的薄弱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产后根据每名产妇的不同情况,将其缺乏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解,选择适合的形式,如单独交流,集中讲解,现场示范,家人共同参与等。第二日进行巩固,以问答的形式循序渐进,加深记忆。产后采取床旁护理模式,新生儿洗澡,抚触,脐带护理等技能由专科护士边操作边讲解,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集中讲解新生儿常见生理特点,母乳喂养优点及技能,产后饮食活动等。每日沟通中分析经历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每个人知识水平和信心程度的变化,动态调整讲解内容。出院当天再次问卷填写并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实践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全程注重沟通交流,动态调整健康教育计划。
1.2.3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即每日由护士将新生儿抱至专设的婴儿沐浴间及治疗室内进行集中沐浴、脐带消毒、新生儿抚触、预防接种等,产妇通过病房集中讲解方式学习新生儿护理技能,其余宣教内容则由床位护士对同一病房的产妇进行集中讲解。
1.3观察指标在产妇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满意度调查表及新生儿护理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
1.4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初产妇知识问卷情况分析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的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知识问卷得分均小于50分。得分最高的是母乳喂养知识,其次为产妇自我保健,最后为新生儿护理知识。
表2 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s)
表2 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 n 35 35产妇自我保健14.70±1.10 14.02±1.01 0.21新生儿护理12.75±1.53 12.18±1.70 0.09母乳喂养19.60±1.98 19.78±2.31 0.33总分47.05±2.25 45.98±2.89 0.11
2.2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干预后两组知识问卷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且观察组各维度(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干预后两组初产妇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组间(分,±s)
表3 干预后两组初产妇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组间(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 n 35 35产妇自我保健27.58±1.51 20.05±1.84 0.00新生儿护理30.01±2.01 23.21±1.97 0.00母乳喂养33.46±2.12 25.07±2.52 0.00总分91.05±3.52 68.33±2.97 0.00
2.3两组新生儿护理掌握情况出院当天再次问卷填写并考核产妇及其家属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护理掌握情况统计(例)
在住院期间,由于产妇住院时间短,身体虚弱、心理波动大,且普遍对医护人员有依赖心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和指导,而普通产科护理人员实施传统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按步骤统一进行宣教,因此导致不少产妇很难完全掌握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技能[3],出院前的问卷调查,技能考核和产后随访调查均证实此点,而LDR护理人员实施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床旁护理却能有效地提高产妇掌握护理知识及技能。
3.1个体化健康教育显著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能力,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在本次观察中,LDR护理人员可充分发挥家庭化产科病房优势,按照初产妇当前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一对一教育、面对面指导,耐心细致地回答产妇及家属的疑惑。此外,LDR护理人员按计划每日评估宣教效果及实施情况,有利于初产妇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5]。在出院考核时家庭化产科病房相对于普通病房,其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能力、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均显著提高。
3.2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初产妇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育儿技能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观察组,因为LDR护理人员在床边边操作边讲解,所以增强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利于产妇及其家属更快掌握知识及护理技能。有资料显示,床旁护理通过实施阶段性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避免一次性向产妇宣传过多的知识,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6]。
与此同时,母婴床旁护理,使护理工作的透明度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增强,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因此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出院满意率、电话回访满意率)在95%以上[7]。
3.3家庭化产科病房有利于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家庭化产科病房集待产-分娩-恢复为一体,单人单间且环境布置温馨像家,便于言传身教,有利于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有资料表明,家属的健康护理学习有助于产妇更快、更有效的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初产妇哺乳遇到困难产生急躁情绪时[8]。
实施包括母婴床旁护理在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凸显了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的优势,同样,以家庭化产科模式为主的产科病房促进了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总之,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因其具备普通产科无法替代的优势而成为产科护理发展的新方向。
[1][美]菲利普斯著.俞康民,冯晓译.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49
[2]张莉,杨海燕.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44.
[3]李晓冰.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的效果评价[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4]张余华,夏珊敏.家庭化产科护理(FCMC)的实施[J].中国医药卫生,2007,8(2):73
[5]张萍.产科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改进与提高[J].吉林医学,2011,32(26): 5010-5011.
[6]郭艳民.导乐陪产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98.
[7]陶小香.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一体化产科病房实施的体会[J].江苏医药,2012,38(24):3053-3054.
[8]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6):2791-2793.
A
1004-2725(2016)09-0716-03
730050甘肃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国际医疗部LDR科
樊薇,E-mail:252506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