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介绍了高职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使高职院校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文章探索研究了一种课程体系构建法---“逆向递推法”,并详细介绍了依据“逆向递推法”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具体思路和过程,最后总结了用这种方法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特点和优点。
关键词:逆向递推法;应用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所以课程体系中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训练的比例分配,是其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般是要求课程体系理论方面不能过多,能满足专业技能所需即可,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工作中际运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课程体系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有专科或本科专业的痕迹,没有将技能和岗位能力放在首位。高职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以某一技能为主,并且还需要具备相应岗位的操作能力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水平和岗位能力。
其次,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很多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课程被压缩。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无法体现以能力目标和能力训练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以无法体现学生的能力结构和操作技能。
再次,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协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厚理论,薄技能”的学生和“懂理论,能做事” 和社会需要相矛盾;(2)相对落后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和日益更新的专业技能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专业技能滞后和社会新技术操作技能需求的之间的矛盾。
因而在高职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必须要紧跟社会需求,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高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掌握新技术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2 逆向递推法
为使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的实际操作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格兰特提出了逆向递推法的课程构建思想。其基本思路是:
首先,根据行业或领域职业岗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
其次,就是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
最后,除了核心基础课程和技能课,还需对学生的政治觉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样等方面做出要求,并依次设计出基础课和特色课程。
逆向递推法所要求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就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的。对就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查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期望,来确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因而依据逆向法构建的课程体系是以人才需求、社会需求为推动力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机制保障。
3 用逆向法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逆向法构建课程体系有如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这些数据来自于行业调研,岗位调研和专家分析;(2)数据处理,这时要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分析社会需求、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3)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进行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4)依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
(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的培养方案,都是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设计的,是以本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为设计目标。这样的培养方案很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与企事业用人需求相脱节,用人单位或职业岗位希望毕业学生专业技能能更加与他们的需求相吻合,如果采用逆向法沿着学生从就业到入学的反向进行规划设计,以职业为导向,逆序筹划设计各个阶段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实际上,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也是采用逆向法,是从分析市场需求开始的,首先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把这种需要和期望转化为产品的特性;其次在设计过程中综合把握质量特征,使之融入到产品中,从而形成产品的固有特征。作为一种服务性产品的人才培养,实质上上就是一份产品工艺设计,因此,要想人才培养为培养方案为培养目标提供可靠的服务和支撑。设计培养方案时,首先根据企业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找准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本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目标更接近社會的需求,必须根据职业需求构建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目标来设计培养方案,确保三者保持高度的一致,因能力和素质基本要求,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其次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些基本要素,采取逆向倒推的方式设计课程体系。
这样的做法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依托,组成稳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将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一方面从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技能基础课程到基本素质综合教育课程逐层传导,另一方面由工程应用开发训练、工程能力训练、操作技能性实训到认识性实习逐层传递,确保所设计的课程体系能够自下而上对人才培养发挥层层保障作用,使每一门课程都明确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构建课程体系
依据“逆向递推法”的原则,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技能逐步提高的渐进式的高职课程体系。我们将这一课程体系分解成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等多个层次。
首先,是核心职业技能课模块,其内容是职业的基础技术和技能的中心教学内容,这个模块一方面要满足该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一般各个专业设立4门左右的核心技术课程,保证学生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能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该模块要覆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该模块的课程用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用性操作训练的需要。
其次,专业技术模块,主要用于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核心技术课,强化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该模块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构建专业方向,在必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向,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以适应更多的岗位需求。
再次,基础和特色模块层课程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大学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以适中就好,当然还要包括如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课之类辅助性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竞争力。该模块还需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文课程,包括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
4 总结
“逆向递推法”构建课程体系,主要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确立为社会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次,科学合理构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课程体系。所以该课程体系中,始终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展开的各层次和各阶段模块都是紧紧抓住和突出技能这个核心内容,再依据这个核心内容的思想逐层展开,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课程结构。这其设计原则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动手能力标准,以人文和科技素养为基础,其宗旨就是要以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永宏, 张丽萍. 应用型高等教育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43-44.
[2] 肖玮.独立学院应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J].江苏高教,2014(4):112-113.
[3] 李伟娟.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职业论坛,2012(32):46-47.
作者简介
蒋国清(1969-),男,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安全、职业教育等,身份证号:23010319690809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