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2016-09-24 01:10马双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马双喜

河南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03



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马双喜

河南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洛阳47100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06—2014-07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观察组,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2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病史,检测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大小并计算斑块检出率,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观察组中糖尿病患者51.3%与对照组32.0%比较显著较高(P<0.05);(2)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90.8%与对照组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斑块>20 mm2者占44.7%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5),斑块位于颈内动脉部者占18.4%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3)观察组中LDL-C>3.3 mmol/L、hs-CRP>6 mg/L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斑块>20 mm2及位于颈内动脉者危险度高,临床应对该类患者做好预防治疗措施,防止、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性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供突然中断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其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血栓或粥样硬化导致官腔狭窄、闭塞,脑部供血不足而急性发病[1]。颈内动脉是脑血液的来源之一,因此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一定的关系[2],笔者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做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06—2014-07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观察组),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3]相关诊断标准,发病48 h内入院,排除肝、肾严重疾病及恶性肿瘤者,排除大面积梗死及感染性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且本研究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标准。观察组男42例,女34例,年龄57~68(62.3±1.8)岁。选择同期非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5~70(63.1±2.0)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并做好记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及分叉处,详细记录下列检查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面积、大小和位置,计算硬化斑块(IMT>1.2 mm)检出率。(3)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3指标正常参考值IMT:<1.0 mm;TC:2.9~6.0 mmol/L;TG:0.57~1.7 mmol/L;LDL-C:2.7~3.3 mmol/L;hs-CRP:0~6 mg/L。

2 结果

2.12组既往病史比较2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及肥胖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史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情况比较观察组斑块检出率及斑块位于颈总动脉部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20 mm2及斑块位于颈内动脉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情况比较 [n(%)]

2.32组TC、TG、LDL-C、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DL-C>3.3 mmol/L、hs-CRP>6 mg/L比例均显著较高(P<0.05)。见表3。

表3 2组TC、TG、LDL-C、hs-CRP水平比较 [n(%)]

3 讨论

脑的血供相当丰富,虽然只占人体质量的2%,但脑部需要全身供血量的20%[4],因此脑组织对血液供应依赖性非常强。颈内动脉是脑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及部分间脑,因此颈内动脉的健康直接影响脑部供血[5]。有研究[6]称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2 a内脑缺血时间发生率高达26%,而60%以上的脑梗死是因颈动脉狭窄造成,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

急性脑梗死起病突然,病死、致残率极高,其病因是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造成的大脑动脉狭窄和堵塞,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本研究主要讨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颈动脉内膜变厚→出现斑块→动脉内狭窄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而颈内动脉狭窄直接导致脑供血不足。本研究资料显示虽然观察组和对照组斑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斑块较大者比例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较大。李召晨[7]等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更大,因此临床应建议脑血管疾病易发人群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斑块者及时接受预防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被普遍认为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糖尿病患者39例,占5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通过检测2组TC、TG、LDL-C、hs-CRP水平,发现LDL-C>3.3 mmol/L及hs-CRP>6 mg/L者观察组显著较多。hs-CRP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研究[8]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CRP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张琴[9]等学者报道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研究中对斑块的个数、软硬、位置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指出斑块主要位于颈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但未对斑块位置危险性进行比较,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斑块位置在颈内动脉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颈内动脉是脑的动脉系统之一,虽然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部分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但该结果提示有颈内动脉硬化斑块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几率更大,危险性更高。

综上,通过对患者既往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大小及LDL-C、hs-CRP等指标统计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斑块大、位于颈内动脉者危险性较高。临床应建议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发现上述危险因素者及时接受预防治疗。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数据统计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完善。

[1]高见,朱江,赵斌,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71-72.

[2]常娜,鲁广秀,张建磊,等.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9-70.

[3]曾进胜.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75.

[4]王小永.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67-68.

[5]马红玲,黄帆,徐雪,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35-337.

[6]肖文,李仓霞,薛海龙,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3):266-268.

[7]李召晨,杜瑞艳,王洪娟,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6):89-93.

[8]任乃勇,赵康仁,张渭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6):404-407.

[9]张琴,黄波.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17-19.

(收稿2015-10-15)

R743.33

B

1673-5110(2016)17-0086-02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