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舒
谭维维感激公益,“在这些事情里自己的内心不断丰满,把进入浮华圈子的一些初心给找了回来。”
“就像一见钟情一样,它看到我,我看到它,就这么决定在一起了。”成为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推广大使,谭维维如此解说这段缘分。
缘分始于她的那首歌,《给你一点颜色》。
第一次在“中国之声”的舞台上唱《给你一点颜色》,谭维维心里是没底的,毕竟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搭档的华阴老腔五位老艺术家惯有的随性表演,让谭维维和乐队难以踩住他们的节拍。这对现场演出效果的影响是致命的。
“我之前想好了,演出当晚要是乱成一团,我会对观众说‘不好意思的。”
然而当音乐响起,气氛瞬间沸腾。“为什么天空变成灰色?为什么大地没有绿色?……为什么世界没有了颜色?为什么我们知道结果?为什么我们还在挥霍?”热情洋溢的流行摇滚和高亢激昂的黄土摇滚搭配天衣无缝,现场掌声雷动。
曲罢,刘欢和林忆莲上台向华阴老腔致敬、向谭维维道贺,谭维维的推荐人崔健评价这首歌是“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和民谣音乐结合的最佳典范”。此后,网络传播一遍遍发酵,《给你一点颜色》被网友称为“最牛摇滚”。
阿拉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媛的朋友圈在这段时间连续被这首歌刷屏,还有很多阿拉善SEE的会员把相关文章转发给她,“他们说这首歌里面的歌词句句贴合环保主题,有的听得热泪盈眶。”张媛回忆。
阿拉善SEE基金会是中国本土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2014年10月,该基金会启动了“一亿棵梭梭”项目,计划在10年内,在内蒙古阿拉善种植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化植物,恢复200万亩荒漠植被,构建阿拉善的绿色生态屏障。
阿拉善被称为我国“最大沙尘源地之一”,其境内的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扩展。阻断这三大沙漠的交汇握手,是“一亿棵梭梭”的立意所在。
综合考虑了谭维维的音乐实力以及健康形象,阿拉善SEE基金会决定邀请她担任“一亿棵梭梭”推广大使。
还世界一点绿色
接到邀约,谭维维很高兴,“这是一件非常好非常积极的事情。”
作为摇滚乐,《给你一点颜色》过于高亢的曲风并不容易传唱,阿拉善SEE基金会建议谭维维为“一亿棵梭梭”重新创作一首主题曲,以舒缓和温情为基调,把音乐和自然相结合。
谭维维回想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一切生灵都有生命、有灵气,如果我们不珍惜,所有的生灵就会失去它们的生命和美好。”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肆意挥霍,大自然已经开始失去色彩。若是我们继续执迷不悟,以后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呢?”
以此为创作初衷,“一亿棵梭梭”的主题曲《万物有灵》几乎一气呵成。
2016年5月,带着《万物有灵》,谭维维远赴阿拉善苏海图嘎查戈壁,组织参与环保志愿者“给世界一点绿色”种植梭梭活动,同时拍摄主题MV。
苏海图嘎查戈壁是连接着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中间地带,到达那里后,谭维维震惊不已,“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
当地牧民记得,若干年前,“在草地上开一块地架起蒙古包,割下来的草就能装上一车。骆驼趴在地上,动一动脖子,周围的草就够吃上一天了。”而现在,想要在草场上找到一棵绿草已经很困难了。
梭梭是一种长在沙地的植物,能够固定活动沙丘或增加沙化草场的植被。但在沙漠种植梭梭并不容易,因为沙会随风移动。在基地植物专家的指导下,谭维维和志愿者们扎沙障,稳固沙子,打坑,栽苗、浇水……
30名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千里迢迢聚集到这片荒凉之地,于烈日炎炎下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动作,谭维维很感动。她行走在漫漫沙尘中,放眼忘去,心情凝重,但也有期待,“虽然目前这些梭梭对于整个环境看似只有一点小小的帮助,但是如果大家都参与进来,便能对这一片环境形成本质的改变。”
重新认识自己
距离第一次做公益,已近十年,谭维维回忆。
那一次,是上海《新民晚报》组织山区支教,她和一名记者去往湖南娄底一所希望小学。两个星期的时间,谭维维教音乐和体育,记者教英语,课后一起做家访,晚上就挤住在校长的家里,“很纯粹的支教活动,没有任何工作人员跟着,就我们两个人。”
希望小学建在深山,是那一片地区惟一的学校。从吃住行而言,打小在农村长大的谭维维并不觉得条件艰苦,但是感悟却颇多。
城市里,每个人都被忙碌填满,少有时间静下来反观自身,看到那些孩子纯真的眼神和笑容,谭维维体会到了内心久违的安宁,“他们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好像很贫困、很可怜,他们自己的世界很广阔很丰富,从精神层面来说他们比我们更快乐。”
短暂的支教经历让谭维维明白,所谓的帮助其实是相互的,“看似是我们为他们带去关怀和温暖,其实何尝不是他们教会我们珍惜和知足?”
这一领悟在后来得到了印证。
2015年,谭维维的姐姐、艺人魏雪漫发起了一个关怀单亲妈妈的公益项目“一个母亲”—母亲独自抚养关爱计划,为单亲母亲提供心理支持和能量。
这一年的母亲节,谭维维和魏雪漫一起为这一项目拍了一个宣传短片《我的妈妈》,讲述她们和妈妈的故事。拍片时谭维维几度落泪,拍完之后再看成片,她更是哭到崩溃。
谭维维的父亲在她年幼时因病去世,母亲独自挑起了一个家。虽然母女情深,但谭维维自认在很多方面不能理解母亲,“比如我不允许她再谈恋爱,我觉得那是对我爸爸的不尊重。”在参与“一个母亲”公益项目、接触了很多独自抚养孩子的妈妈之后,谭维维才恍然了解了母亲的心理和压力,“我真是特别惭愧,我对我妈妈太苛刻了。”
回想起来,支教,重新看待自己看待生活;“一个母亲”,重新认识了母亲以及和母亲的关系;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谭维维为此感激公益,“在这些事情里自己的内心不断丰满,把进入浮华圈子的一些初心给找了回来。”
公益和音乐相结合
她开始注重内修。不再抽烟、喝酒,她跑步、健身,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时,她谈论的话题也开始涉及环境保护、人与人的关系、小孩的健康成长—这些以往她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
行为修正后变化来了,她变得平和而细腻,对自身和环境的感受力更强。这些变化令她惊喜,“说起来真的很神奇,有时候你想很久都不会有(灵感),但有时候一个旋律或者一句词突然就在脑海里显现,就是因为你一直在经历和感受这些事情,某个时刻它自然就来了。”就比如有一天下了飞机堵车,看到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她感叹人类把大自然的颜色拿走太多了,“好像大自然终于凶狠地回击,要用严重雾霾给人类一点颜色看看的感觉。”于是便有了《给你一点颜色》这首歌。
把公益和音乐相结合,是谭维维在这些年“良性循环”里逐渐摸索出的适合自己的公益道路。她喜欢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生命里自然流淌的血液,“如果能够从音乐出发,让我把寻找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出去,感染到更多的人,这是莫大的善行。”
她常常想起汶川地震救灾的经历。当时身在成都的她第一时间前往都江堰和北川参加救灾,暴雨、停电、通讯中断、哭声一片,毁灭性的场面让她每每回想依然心有余悸,“在那种情况下你就知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渺小如尘埃,毫无抵抗力。”她意识到,人们总是经历灾难后才能明白这样的道理,这个代价太惨重,“如果能够用音乐让大家懂得敬畏自然和保护自然,那将是最好的方式。”
下一步,谭维维准备做一个特别巡演,回到自然里去唱歌,“比如在水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搭建一个舞台,我在上面唱歌,观众就盘坐在水边,感受音乐和大自然的融合。”
把观众带出来,让他们闭上眼睛,感知自己与自然相依共存的关系,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个方法谭维维自认“很笨”,但是有时候,笨办法是最好的办法。
对话谭维维:公益是一个不断完整自己的过程
《中国慈善家》:这些年来,你做过的公益好像挺多的。
谭维维:是挺多的,比如支教,参与汶川地震救灾、2008年冰雪灾害救灾,作为韩红公益基金的理事到青海、贵州等地发放药品,关注“空巢老人”,参与“一个母亲”—母亲独自抚养关爱计划,我叔叔的一个“关怀知青”的公益项目我也在帮忙,还有这次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等。
《中国慈善家》:你提倡音乐与公益的结合,听说有一些歌迷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很好的回应?
谭维维:是的,歌迷们也希望能够和我一起做点什么。比如这次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组织的“给世界一点绿色”环保志愿者活动,有歌迷朋友作为志愿者跟着我们参与到一线,去苏海图嘎查戈壁种植梭梭。还有很多没能去到一线的歌迷朋友,也通过网络渠道捐了款,很感谢他们。
《中国慈善家》:明星做公益,在传播时有时会受到质疑,认为是作秀,你怎么看公益的传播?
谭维维:公益的传播很重要,但是传播焦点是什么我们要分辨清楚。就像我说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其实帮助都是相互的,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某种意义上自己也被帮助了。所以做公益可以说是一个不断丰满和完整自己的过程,这点我觉得需要通过传播让更多人知道,才会有更多人愿意主动参与进来。
还有一点,公益组织或项目本身需要传播,起到宣传的作用,比如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种植梭梭保护环境、“一个母亲”公益项目需要更多人一起关怀单亲妈妈人群,只有传播做好了,大家才会知道项目并且参与。公益的传播目的是让更多人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和需要出力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明星,关注谭维维又做了什么。
《中国慈善家》:你做了近十年公益,在你看来,公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谭维维:魅力在于,公益是无限蔓延的正能量。就像我做了一件好的事情,我让身边的人一起来做,身边的人又让身边的人一起来做,或者通过你的笔变成文字,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加入进来,这股能量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影响到很多的人,你会觉得这个事情太牛了,太有意义了,然后你就会顺着这条路不断往前走,一直做下去。就是一个小小的善念无限蔓延,直到你无法想象它的能量。
《中国慈善家》:公益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在这近十年间是否发生了变化?
谭维维:有变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没有参加专业的公益组织和活动之前,因为我有信仰,我会规劝我自己每天报以善的念头,这样的提醒会影响你一整天的心情和情绪。而在我接触公益之后,会真正把善念付诸实践,去帮助别人,爱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断地修正自己,感受一种正能量的轮回。
直到现在,我觉得公益就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很平常的事情了,一睁开眼睛面对的就可以是公益,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某种高度,起多大的范儿,比如把纸用完了扔在该扔的地方,比如刷牙的时候多节约一口水,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是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