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萍 刘晓光 陈志 郭秀云
特约栏目主持:张丽华
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现任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站长。30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先后承担部省下达的农业机械化项目10多项,主持各类农业机械现场演示、推广、培训会200余场,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为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被授予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工作者、武汉市十佳农业女杰、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导读:设计了一种蔬菜种苗定植器,具有轻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减轻人工作业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定植苗质量、抗逆性、成活率,克服以往同类型产品易伤苗、故障多、盖不严等缺点,呈现出优质的定植效果,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生产规模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的第二大种植业。2011年中国蔬菜产量6.77 亿t,收获面积及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2.9%和48.8% [1]。在蔬菜产业中,设施蔬菜发展更为迅速。因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化水平较高等优势,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目前蔬菜种植主要以农户为单位经营,蔬菜的生产环节(播种、育苗、定植、除草、采收)主要依靠人工,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蔬菜规模种植。以努力提高蔬菜机械化生产程度、实现蔬菜种植机械化为目的,通过多年的研究创新,设计发明了一种蔬菜种苗定植工具,于2015年9月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日光温室番茄(唐山市农科院自育的番茄新品种唐杂108)中应用,试验地黏性壤土,含有机质1.89%、速效钾104 mg/kg、有效磷0.97 mg/kg,pH值6.74,结果发现,该定植器解决了番茄生产中易伤苗、故障多、盖不严等问题。
1 育苗
1.1 播种
将已经浸泡过的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消毒15~30 min防病毒病,捞出用清水清洗,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25~28℃的室内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防止种皮发黏。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穴盘点播,每穴1粒。
1.2 穴盘基质的配制
穴盘基质的成分主要是草炭、蛭石、园土,配比为3∶2∶1。播种前将穴盘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点播、覆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于覆土上,盖上薄膜保湿。
1.3 苗期管理[2]
一般白天25℃以上,夜间15~18℃,出齐苗后适当降低温度,防止幼茎徒长,白天22~25℃,夜间
15℃。
2 定植
2.1 施足底肥
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左右、磷酸二铵
30 kg、草木灰50 kg、复合肥100 kg后,翻地耙平,起垄作南北高畦,宽50 cm、高10~20 cm。
2.2 定植
当番茄具4~5片叶时采用蔬菜种苗定植器定植,定植后再浇水。
3 蔬菜种苗定植器应用
3.1 定植器组成
包括3个部分:①圆锥形管,由2片半圆锥形管环状封闭组成,2片半圆锥形管底部各自连接
1根联动轴和1根连接杆,联动轴的一端固定在圆锥形管底部上,另一端固定在圆筒管部位,连接杆固定在半锥形管的底部,连接杆和联动轴均与圆筒部位相连,2片半圆锥形管底部直径为10~12 cm,高度为12~15 cm;②圆筒管,直径为10~12 cm,高度为80 cm;③手柄,由两部分组成,第1个手柄固定在圆筒上部10 cm处,第2个手柄由拉杆、弹簧组成。
3.2 定植器工作原理
通过拉动第2个手柄,牵引2片半圆锥形管底部各自连接的连接杆张开,插入定植位置,此刻迅速将番茄苗放入圆锥形管中,松开手柄,提起圆筒,手柄复位,该定植器开穴、埋穴一气呵成。
3.3 定植器特点
与传统定植管理比较相比,该定植器具有以下特点。
①头部采用尖顶模式,通过松开手柄插入畦面、握住手柄、提起圆筒等动作即定植好1株种苗,大大加快了种植速度,同时因自动埋根,避免种苗伤根,缩短了缓苗期。
②在定植过程中,不需弯腰就可以完成操作,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经过试验测试,该产品在河北等日光温室定植种苗时,用工1个顶3个,节约了大量劳动力。
③该定植器适于穴盘苗的定植,有利于提高定植苗的抗逆性和成活率;也适宜穴播大粒种子,以及精准化定量穴施肥料。
④该定植器适于先定植后浇水的种植模式,定植前要将土地深耕细翻,大块坷垃压碎,不能含有大土块等杂物。
蔬菜种苗定植器改进了以往同类型产品易伤苗、故障多、盖不严等缺点,呈现出优质的定植效果,并且可提高定植苗的质量、抗逆性和成活率,为蔬菜提早上市提供了技术保障,增加了蔬菜种植户的收入,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冉奥博,王朔,肖海洋,等.蔬菜种植大户规模扩大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调研[J].中国农学通报,2014(26):99-105.
[2] 蒋先明.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