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转变,高等教育愈来愈强调实现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不断构建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落实教育质量观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阐述了就业导向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提出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参考要素。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教育优先的发展要求,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不甚明显、就业质量不高等现实情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梳理和凝练高等教育特色已成为助力经济教育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和分析相关著作、文献和资料可以看到,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与内涵的研究较多,通过梳理,笔者认为该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重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目前,高校普遍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置于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各个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在高校转型探索和层次提升过程中不断摸索人才培养模式,牢固树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观。
2.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深入培养和拓展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纳入社会大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3.结合院校实际和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或结合地域特色,或结合学校定位,或结合专业特色,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4.以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日趋明显,职业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直接导向,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而规划、设计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已成为大势所趋。
二、理论述评
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研究和完善是具体改革和实践的基础,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的凝练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概念的厘定。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面对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的新特征,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纳入到就业教育、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大环境中进行动态的考量。随着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扩张和深入,高校的教育和培养主体也随之多元化,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也应更加丰富和充实。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定义为:以高校为主要培养主体,企业或用人单位共同参与,根据教育目的共同确定的培养理念和目标、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培养方式及为保障其实现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实施范式。该定义涵盖了人才培养的主体、对象、内容等基本要素。
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现代型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应涵盖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培养主体的多元性、培养内容的实践性、培养模式的综合性等基本特征。其中,职业导向性是诸多特征之中的基础和主导,要以之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科学、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实践及其保障体系。
(1)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意识及就业创业能力体系,将大学生输送至工作岗位是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及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一般认为在学校发展的任何阶段,职业导向性都是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主体的多元性。人才培养主体由过去单一的学校承担,逐渐发展为以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主体的多元化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要按照社会需求,引进企业行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的修定和完善。因此,行业企业既是高等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确立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时,应强调培养承担主体的多元化,保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内容的实践性。开设和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内容的基础和关键,这也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探索和改进适应社会市场和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研究确定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结构体系,增设实践性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向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与学校建立联合实习实训、定期校园招聘等长期合作关系。
(4)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培养模式的综合性是由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是通过对市场岗位进行系统具体分析,确定培养模式,以此来合理设计、开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在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的同时,不同的专业应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理论框架和素质能力结构的多样化和复合化。
三、实践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落实和实施方案。要设计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研究和考察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具体要素,从而达到优化整合资源要素,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设计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认为包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
知识结构包含综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两个部分。综合文化知识是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哲学等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普遍常识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专业技术知识是学生从事本专业职业所必备的理论及岗位技术技能知识。因此,在知识结构层次,教育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发散型知识体系,突出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整合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中,学生的能力结构主要体现为职业能力。即学生能够通过一定专业的学习获得独立的学习拓展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素质结构中,除上述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职业素质外,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调整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等诸多素质。
总的来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一定的重合和交叉,但又各自独立。知识结构是培养规格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能力结构是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它决定了学生职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素质结构是在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同时,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内隐性的特质和素养。
2.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既应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也应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做到专业设置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现实发展和实际需求相适应,与高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招生计划等实际情况相适应,与理论体系的更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向相适应。
3.课程设置
在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情况应反映课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以及课程的具体安排时间和课时分配。课程的开设先后应遵循一定的学科惯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的内容应根据理论知识的更新而适时调整,尤其是应根据需要增设实践类内容,调整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部分的比重,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专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
4.教学改革与管理
在教育教学中,应摒弃和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上轻课下、重教书轻育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管理形式,以提升技能为目标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增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课堂的吸引力。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客观判断,是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反馈和检验培养质量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参考。教学评价包括: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作为评价客体接受学校和系部的评价。
6.师资队伍
教学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承担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面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新形势和新特征,高校更应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掌握选拔标准和要求,以满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构建是一个动态、系统的工程,而以就业为导向是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及职业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从高校自身入手,积极研究理论,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创建一个良好的内外部机制和科学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2]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6(5).
[3]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研究,2001(6).
作者简介:王喜迎(1982— ),女,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学(民商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