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兴国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特征及应对策略
陶兴国
科举时代,封建士子,皓首穷经,殚思竭虑,只为那定终身的一篇文章;现代高考,各省命题的时代渐行渐远,全国卷日渐成为复习备考的标杆。全国卷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并重,而从本质上看阅读与写作又是互为表里的,阅读是为了写作,写作是阅读的最直观的体现。研究与探寻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对于高考复习中阅读教学的驱动及写作教学的深入进行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纵向比较
2014年-2016年全国卷高考语文命题都为新材料作文题。2014年全国卷Ⅰ、Ⅱ分别为对 “山羊过桥”和 “给野生动物喂食”的思考,全国大纲卷为 “农民工老王生病”事件;2015年全国卷分别为 “小陈举报父亲开车接电话”“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等材料;2016年全国卷Ⅰ为看图作文材料,全国卷Ⅱ谈语文素养提升的途径,全国卷Ⅲ为小羽与大家共同致富的故事。
从命题材料来看,2014年采用了两则寓言故事来引出命题,在审题的设置上有一个小小的门槛;2015年直接采用了生活中鲜活的人和事作为命题材料,相对来说更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2016年命题材料更多样化,既有看图材料,又有生活中鲜活的人和事;既有对学生成长教育的思考,也有对做人价值的引导,观照生活、生命的角度与方式更丰富多样。
从命题的指向性来看,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向性更为宽泛,无论是 “山羊过桥”还是 “给野生动物喂食”,都是要通过这些寓言故事引导考生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他人等问题进行思辨考量。而2015年全国卷无论Ⅰ还是Ⅱ,其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直接,如卷Ⅰ就是要读者对小陈或老陈作一些理性的评判,卷Ⅱ的 “三名候选人谁更有风采”,也是在选择中作一个明确的道德评判,命题的指向性和文体意识明确而清楚。2016年全国卷,命题的指向性上也很清楚,卷Ⅰ就是在对比中指出考生的价值评判,卷Ⅱ是在选择中谈明自己的感受,卷Ⅲ的指向性也很清楚,用孟子的话说,独乐乐不如同乐乐。故而从命题的指向性来说,全国卷的命题指向性是愈来愈明确的,要结合材料针对命题谈,切不可另起炉灶,扯得太远。
文以载道,古今皆然,高考作文命题传递的是正能量,宣扬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考写作选拔的是那些青春激昂、志趣高洁、明辨是非的优秀学生。2016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该文梳理了高考命题 “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 “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 “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因而从材料的立意来说,三年高考作文命题对社会人生的观照角度虽有一些差异,但无疑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读书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一颗温暖的心。大体来说,2014年的 “山羊过桥”讲的是共赢,“给动物喂食”讲的是人文情怀与规则精神,“老王打工还债”谈的是道义与感恩;2015年老陈小陈的故事讲的是对公民道德及对社会规则的认识,而风采人物的评选是告诉我们职业没有卑微与崇高之分,人人都可以在新时代铸造新风采。2016年全国卷Ⅰ、Ⅱ,从小的方面来说,谈的是个人成长的问题,大纲卷也展示了一种正能量。故而,学生应以一颗温暖的心投入生活,位卑未敢忘忧国,坚持正义,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够砥砺自己成大才写出好文章。
2.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明是非,顾大局,在利益纠葛面前,勇于选择,摆脱 “私”的牵绊,做一个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人。如2014年 “山羊过独木桥”的创新与共赢,“给野生动物喂食”中爱的方式、警告与惩处,“农民工老王”的打工还债,2015年小陈的 “大义灭亲”,风采人物评选中谁更风采,2016年漫画体现出教育的方式、对成功的认可,小羽成为致富带头人等。这些材料无一不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在对比分析中以一种辩证的眼光从正面去评判生活,并表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选择。
3.立德树人,一个方面是在社会生活中砥砺自己,另一个方面是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内化,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所说的 “语文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语文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
近三年的作文命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甚至有些作文材料直接提出了这一要求。如2015年当代风采人物评选、2016年语文素养的提高途径评判,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最直观的考查与评判,而这些精神的蕴积与涵养离不开学生对文化经典的阅读与体悟。“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厚积薄发,阅读不仅能提高我们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高考作文中也可游刃有余。
(二)横向比较
在这里,我们可就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三道作文试题作一点探究性的工作,以期对今后的作文备考有所启发。
201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 (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重庆、陕西、海南、辽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6年全国卷Ⅲ作文题 (适用地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016年高考依然采用的是新材料作文,但形式更为丰富,有看图型材料,有选择型材料,有评述型材料,因而高考作文备考要有全面意识,看图型、书信体、寓意型等材料作文的形式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都要有所涉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解读材料的方法。如上述全国卷Ⅰ这样的看图型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首先要搞清楚构图的要素,其次要明晓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要明白漫画是通过变形、夸张等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婉讽。今年的漫画题其实是两组图画、两对人物 (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的对比,浅层次说表明了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态度,深层次是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对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2.以上三道题都涉及对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全国卷Ⅰ两组分数、两组结果都是辩证看待分数、看待成功的载体。全国卷Ⅱ的写作十分明确地要求我们比较语文素养提高的三种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全国卷Ⅲ的命题材料更是针对当今社会生活要学生辩证地看待创新与共赢的问题。因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能不说是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
3.三道题归根到底都涉及学生人文素养的累积程度。不管是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还是直接考察人文素养的提升途径,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合作共赢意识的修炼,都与学生的积极的生命情怀、坦荡与理性的生活态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公德心与担当精神有关,而这些情怀与精神的濡养无一不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息息相关,都离不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发展与渐趋成熟的阶段。因而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传承民族精神,形成理想化的人格取向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高考作文立意的深刻,更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发展,可谓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
总之,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紧扣高考考纲,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还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智慧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从深层次上检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作文能力的提高虽非旦夕可成,但若我们能针对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命题特质作一些有益的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作文中斩将擎旗,而且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及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均不无裨益。
1.加强练字训练,使学生的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整洁,让阅卷者有一见钟情之效。
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加强练字,很多老师不以为意,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小学老师应做的事或者已经做了的事,高中阶段练字浪费时间,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关系不大。笔者并不否认小学阶段练过字,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字会越来越随性而至,甚至把潦草、龙飞凤舞当成了一种美与时尚,但高考中卷面的工整漂亮至少可以把得分提高5到10分,语文是如此,英语亦如此,理综的表述题同样重要,数学也讲究工整与美观。书写潦草,缺乏条理,乱涂乱画,甚至超出答题方框,这都会直接影响得分。有人说高考阅卷时试卷的呈现是随机的,其实不然,作文考卷呈现在阅卷者的面前往往是以某个试场为单元的,有时连续一二十份试卷都很工整美观,想打低分都不忍心,真有一见钟情之感。
2.加强结构训练,使行文清晰明确,起承转合之思路清楚流畅,让人有一气呵成之感。
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同学学习生活中的随笔、日记写得很不错,能让人动容,可考试作文得分并不理想,屡屡报道有些大作家写高考作文得分也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高考作文是 “戴着镣铐跳舞”,而不是兴之所至率意而为,除了紧扣材料、立意显豁、事例丰富之外,更应讲求结构明晰、层次分明,因为形式是思想的载体,结构是语言的支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笔者认为:其一,对结构的掌握无需过多,明了常见的几种如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正反对照式即可,少才易于掌握,简单才易于精熟;其二,对这几种结构模式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做到烂熟于心;其三,应有计划地进行列提纲训练,反复训练,教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分解命题立意的方法。学生若形成了自己的结构模式特点,不仅可快速完成高考作文,而且可以让阅卷者清晰地触摸到其思维的流程,认识到其思想的深度,高分自然不期而至。
3.加强思辨能力的训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让人有彻悟事理之感。
除了一些形式上的因素之外,高考作文平庸之作与优秀作文的分水岭可能就在于思想的层级与深度,考生若能思辨性地看待命题材料,以发展的、整体观照的、一分为二的眼光在材料列举的生活现象、寓言故事等基础上向现实人生作一点理性的抑或理想主义的延申,就能在浅显的认识上向前再走那么一小步,可就是这一点点思想的 “越位”,就会让你得到特别好的分。如2016年广东卷优秀作文 《进步与退步》中的 “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及《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中的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这些思考跳出了材料本身,延伸到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使文章颇有深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醉过方知酒深,爱过才知情重。生活是丰富而纷繁的,若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辨性的观照与考察,我们就能拔开浮云,探求到万象背后的真情与真理。
4.阅读经典,辨明理趣;观照时事,感悟人情。增强人文积淀,活学活用,言简而意丰,语近而情遥。
涵养天地气,笔下长精神;读书盛,国运兴。阅读是人们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养身心的最有效的途径。阅读增长才情,经典涵养性情,尊重、理解、爱、宽容、感恩、文明、文化、真理……无一不来自于阅读。有的老师总会认为学生的读与写是分开来的,当然,读的影响是一个渐染的过程,但要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写读后感、相似话题作文、提供素材作文,这些训练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在模仿中感悟,在思辨中升格,在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中才能让学生的高考作文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编辑:舍予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