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发展

2016-09-23 10:52魏宏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动力系统思维发展语文教学

魏宏

【摘 要】非构思理论对“思维”的重新界定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它认为思维在本质上说是在缔造一种秩序。构建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思维主体心灵、心理等的背景动力;二是思维作为系统发展的内部演化动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发展 动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52-01

非构思理论在对传统思维概念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考:“思维,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创构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1]它道出了思维的本质(秩序化)和思维的三大功能(反映现实、创构未来、应变现实)。这种新界定补全了传统思维概念认识的局限,为我们开启了思维训练的新思路。

一、语文活动中思维发展的同一性:缔造一种秩序

语文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来实现的,而听、说、读、写四个活动领域又有各自的规律、特点和要求。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什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呢?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听说读写”共同构成了一次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2]在本质上说,它们都是在缔造一种秩序。不论是听别人的话,读别人的文章,还是说自己的想法,写自己的感悟,我们的努力无不是在思维中寻求出一种秩序,只有寻求到了这种秩序才能排除我们内心因无序、混乱所带来的不安和失落,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舒畅,满足生命本能对自由的渴求。

二、构建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的动力系统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思维主体心灵、心理等的背景动力,二是思维作为系统发展的内部演化动力。

(一)构建语文教学中思维主体(学生)的背景动力系统

非构思理论倡导将被动的“要我写”变为主动的“我要写”。构建语文教学中思维主体(学生)心灵、心理等背景动力系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作为思维主体的学生,其高远的人格心灵背景和精神空间的建构,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为思维发展提供强烈的精神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作为认识过程的思维固然具有各种认知因素的特点,但“它在‘人的心理现象的大系统中,又带有浓厚的个性的色彩,受到主体本身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制约”。[3]而这些非认知因素正是思维发展的心理动力。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受到非认知因素的也就更多。充分调动才能激活思维保持最佳的水平,发挥最大的潜力。所以,维果斯基认为,不联系情绪,便不能理解思维,尤其是儿童思维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的内部演化动力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当然思维的发展也不例外。那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动力是什么呢?《思维发展心理学》认为就是儿童青少年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的矛盾。皮亚杰关于同化、顺应、平衡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对此加以解释。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关于这个新需要,作者谈到“新的需要,即客观现实不断地向儿童青少年提出新的要求、任务或问题,从而引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定向,获得思维活动的新课题,这是内部矛盾活跃的一面。”[4]那这个内部矛盾到底是什么呢?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而且,这种竞争和协同还必须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如果把学生思维的发展也看作一个自组织的过程,那这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要探求这个思维的组成要素,因为正是这些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了思维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才是所谓的内部矛盾。

(三)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育

所谓思维品质,就是个体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的个体差

异或个性特征,它“反映了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5]。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在这几种思维品质中,批判性是一种思维意识和动力,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一种个性化的探讨意识,是一种心态。独创性是思维成果的创新性质,它是通过其它思维品质及其思维操作模型的过程获得的。

敏捷性只是以对充分性、深刻性、灵活性的思维操作技术的熟练化运用。思维深刻性的操作模型就是对事物现象的原因、背景和后果(或影响、意义、作用等)进行剥笋式(不只停留在一个层面)的深入思考和追问。思维灵活性的操作模型就是在进行因果分析(原因、背景、后果)时打破常规的方向、角度,进行多角度(不同侧面、距离)、多时机(不同时间、场合、时刻)的分析。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育也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带动其它思维品质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思维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9.

[2] 钱燕瀛﹒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1997,(1):16.

[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9.

[4]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0.

[5]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8.

猜你喜欢
动力系统思维发展语文教学
“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下的科协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广电机房建设与应用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