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030800)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韩芳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030800)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优化及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一课程内容成为学生进入高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而言,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门正式确认的本科独立院校教育机制。而对于独立院校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意性以及操作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与院校本部的学生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会显现出差异性,例如,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弱、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因此,在现阶段计算机课程内容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因素,建立科学性的教育理念,从而逐渐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建立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的过程中,由于院校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所处的环境也存在差异性,也就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平衡,如果院校在教学计划建立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这一因素,其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统一课程、统一进度的方法,对于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言,学习的起点相对较低,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育,会严重打击到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这种现象出现时,教师不仅无法顾全班级中的两类学生,还会在统计教学的情况下,缺少专业性的教学,为计算机专业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单一性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计算机基础》教材中的内容所针对的学生是应用型的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硬件基础、Windows操作基础、Word软件的文字处理,Excel软件的表格制作以及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性的计算机课程。但是,在这一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充分满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而在教学中教师很少会涉及到课程之外的内容,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就不用说掌握更为系统性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很多院校是采用笔试的考核形式,对于这种考核模式而言,只能对学生的笔试能力进行检测,而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并不能及逆行系统性的分析,而且,在这中考核模式之下,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1]。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机制的单一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综合性计算机技能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育事业优化的过程,应该树立正确性的教学优化方向,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应该得到系统性的开发。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其教育理念应该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学内容页应该系统地反映出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现状及发展方向,摒弃过时、落后的教学机制,系统分析学习的学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化的依据[2]。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应该有效避免以教师为中心、课程教育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自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要建立“精讲”体系,找到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强掉技术性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不用面面俱到的讲解课程内容,通过对基础内容的分析,结合以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优化原有的教育手段,强化教育的教学效果,从而逐渐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现阶段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以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逐渐实现高校教育目标建立的最终目的[3]。
通过对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基本现状的分析,很多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意见,其中“分层次”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一种。但是,一些院校中在于分层次教学模式建立的过程中,主要是指对于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不用参加到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之中,同时也不用参加期末考试而直接给予学生成绩,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要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考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会使免修的学生失去考试压力而产生懒惰的心理,逐渐失去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使参与计算机课程考试的学生由于心理不平衡造成考试压力过大,也就是分层教学模式失去了其建立的初衷,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实施。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教育群体的复杂性,其内容教育的标准并不符合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所以,院校根据这一现象制定了免修不免考的分层级教学方法。首先,对于刚进入院校的新生,要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并根据最终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组,其中一组是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而另一组就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摸底考试中成绩前10%的学生[4]。对于这两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采用1+1的教学体系,也就是将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一门计算机必选课程相融合,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少的学生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建立课程教学内容,而在统一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融入计算机应用部分的教育模式,通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充分融合,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其次,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加强的学生而言,在第一学期可以免修,但是要参加期末统一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之中,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供有效的依据。而在开设计算机必选课程的过程中,院校可以采用《办公自动化》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由于在学生职业选择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的过程中,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以及先进性的通信技术,逐渐改变了复杂化、低效性的办公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系统的掌握专业性的办公技术,从而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管理以及系统的决策服务机制,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
在现阶段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过程中,教育内容实施之前,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改革,科学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通过对学生学前摸底考试的分析,合理选择所用计算机教材内容,对于教材中专业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都应该进行充分性的考虑,通过对比分析选择适合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而且也应该配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验教材,在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结合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实现“去掉繁杂,留下精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更清楚地掌握计算机中的重点内容,为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教育方法以及教材内容的分析,要想更全面的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综合性,就应该逐渐优化计算机考核理念。应该取消传统计算机考核中单一性笔试内容,建立无纸化的上机考试模式。考试的过程中所有的试题都应该在计算机的题库中随机出现,每个学生考试的题目不同,而且考试的人数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试抄袭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计算机考试的过程中我校加入了传统的笔试无效的“Office操作题”,通过这一考核内容的建立,可以更系统地分析学生在实验的中的专业操作能力。在阅卷的过程中,全部的题目都是由系统自动阅卷,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5]。
总而言之,通过对计算机教育的问题分析,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对山西农业大学信息院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其核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掌握能力。结果发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优化办法。
由于信息时代大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及生活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建立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机制,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认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建立科学性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分层次教学理念的建立,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逐渐提升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机制,从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6]。
[1]刘海松.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7:53+87.
[2]付苏嘉.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18:18-19.
[3]马东梅.关于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67.
[4]徐卫,崔义玲,林晓敏.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2,06:36-37.
[5]陶校锋.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3,18:72.
[6]杨永强,赖锴.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河南科技,2012,24:12.
University;Computer Basis;Education Status;Reformation Measures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Computer Basi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N F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angxi 030800)
韩芳(1988-),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2015-11-10
2015-12-20
为了实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掌握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对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标准对计算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简单的阐述。发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办法。结发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计算机教育中十分必要的内容。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and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College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formation of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very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