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舫
摘 要: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应从小抓起,坚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克服纯技术化倾向,采取一系列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什么是信息素养,然后着重提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一、信息素养概述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同时受到道德因素的影响。其中,一般情况下,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要重视下列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通常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是否及时采取信息技术解决;二是信息能力。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便采取信息技术解决是信息意识的重要体现,所谓信息能力则是信息意识的进一步升华,主要表现为是否应用相应信息技术解决相对应的问题;三是信息道德。所谓信息道德主要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是否遵循相应道德标准。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导入实际生活问题,合理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为了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信息素养,首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其中,信息技术的魅力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在信息科技领域中集结的智慧,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信息学科的魅力则需要加强信息技能知识教学。其中,通过了解信息素养的概述,我们能清晰地了解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要从实际生活入手。因此,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老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且合理地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况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讲解知识,让学生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同时,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便充分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
(二)培养信息道德意识,规范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所谓信息道德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采取的行为准则。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给社会产生正面价值的同时存在一些负面能量,如计算机信息盗窃、木马攻击和信息垃圾等。然而,由于学生对当前社会认识不全面,辨别能力欠佳,对网络社会应采取何种行为规范认识不到位,因此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有效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案例,从小抓起,让学生形成正确上网的观念和习惯,切忌沉迷于游戏和网聊中,帮助学生逐渐提升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不断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
(三)提升老师的重视程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增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老师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一般情况下,信息意识主要指人们在捕捉信息的过程中对部分信息的判断和认识能力。尤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提高学生信息意识要引起老师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人们认识、捕捉并判断某些信息的过程被称为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则是对信息的选择和吸收能力及对信息的敏感程度。特别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学生的发展取决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能力。然而,当今社会上,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信息意识。虽然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满互联网的世界,可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用在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上。并没有将自身所学与互联网真正联系起来,当然很少挖掘互联网上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培养这种信息意识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都给予关注,并且需要社会、家庭及学校共同努力,教师则需担负起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重责。特别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上网提取、检索及沟通信息的能力,将一些绿色健康并能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网站介绍给学生,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上网查询,根据查询到的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
三、结语
身处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个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现在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及提高想要一步完成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学生具备这样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则以培养这方面素质为方向,开展相应教学活动。这对信息技术教学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坚持秉着一颗敬业的心,用心研究教材及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不断提高学生批判、创新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对学生来讲,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才不会被淘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纪丽芳.浅谈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J].学周刊c版,2013(3):187.
[2]陈凤静.浅谈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融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