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雪地里的新教育火种
——记内蒙古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教育之变

2016-09-22 07:41周春伦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长实验学校

本刊记者_周春伦

塞北:雪地里的新教育火种
——记内蒙古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教育之变

本刊记者_周春伦

绘本剧《小熊拔牙》展演

>>>2015年9月24日,在全国新教育实验项目培训群里,李秀云老师代表天义第三实验小学做了主题为《我们,经由这样的成长》的线上分享。

一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群里进行转播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经由一个人的引领、一群人的努力,改变了一所学校、一群教师、一方父母的行走方式,改变了孩子们的成长方式……如果我们都能追随着这样一种美好,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都会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走上一条朝向完美的道路。”

2015年9月28日,在内蒙古赤峰市首届校园读书节上,天义第三实验小学受邀代表宁城县分享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的故事以及推广阅读的成果。结束后,朱永新老师在微博上说:我一眼就看出宁城县的展示不同凡响。

在一个非新教育实验区,没有区域的支持,仅凭一个人的觉醒,带动更多人觉醒,一个团队的努力,影响一片区域。恰巧印证了童喜喜老师那句“心为火种”。被点燃,再点燃别人。这也许就是意义所在。>>>

李秀云老师在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校长培训班上做主题发言。薛晓哲 摄

由北京出发的火车一路向北,越走,窗外的景色越澄澈分明。塞外的冬是色彩丰盈的,绯红的朝阳,白茫茫的雪原与透彻的蓝天。

苦寒之地难见绿意,却不乏生机,甚至生机蓬勃。这是记者走访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整个过程里最为强烈的感受。

第一个擎火把的人

天义第三实验小学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天北小学。

2010年9月,李秀云调任天北小学业务副校长。当时的天北小学还是一所村办学校,规模不大,学生1400余人。与她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现任校长任建明。

应该说,这所学校底子不错。自1955年建校,学校有将近60年历史。原任校长也是一位有热情和理想的教育者,以其个人魄力力抗外界压力,率先盖起了天义镇的第一栋校园里的小楼,让这里的孩子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优秀。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宁城县还没有几所学校开展乒乓球运动,天北小学的乒乓球队伍已经打出省,在全国校园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正是这样一所学校,依然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以课本知识和分数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教学,其弊端逐渐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

当时,李秀云老师已经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从事乡镇总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近十年,并任宁城县兼职教研员数年。还是语文教师时,她就对教育表现出十分的痴迷,点子多、好创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学能手。90年代,她带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受邀和获奖孩子去北京接受颁奖并参加夏令营活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之后,她又得以跳脱出原本的琐碎日常来看教育。

李秀云发现,很多在小学里原本优秀的孩子,初中的后续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天北小学孩子身上。而教师们一门心思扑成绩,在枯燥重复的教育教学中,倦怠情绪日涨。2000年以后,伴随新课标生长起来的,还有民间各类自发的教育改革尝试。对于这些尝试,李秀云在观察,在思考。

与新教育结缘,实际是2008年的事情。当时,通过网络,李秀云关注到新教育的一位核心教师,其博客上动情且详尽的教育叙事,充满创新意味和人文关怀,瞬间打动了这位苦寻路径的人——她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心生强烈期待。

从初识到选择,还有一段路要走。

其间,她陆陆续续接触到不少教育实验项目。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将目光集中在学校发展或学生成长的某一个具体的点上,最终,这个点能否以点带面地改变整个学校的教育发展生态?很难。而新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入手,观照到包括学校文化、学生阅读、课堂教学改革、教研、家校共育在内的方方面面。并且,新教育极具包容性的特点使它不停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而生命力顽强。

张国红老师在班里给孩子们讲《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在读写绘中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进入天北小学之后,李秀云计划着开展新教育尝试。很快,她的想法得到了任建明校长的大力支持。作为一所村小,从2011年开始,在经费条件相当拮据的状况下,学校每年拿出10万元以上用作教师培训,派大量老师外出学习,实属难得。

任建明校长的愿望很朴素:要让老师和孩子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成长。

新教育在塞北的第一枚火种,就这样在天北小学点燃了。

蒲公英,生塞北

张国红老师是第一批被派往江苏海门学习的教师之一。她的主要任务是考察“读写绘”方面的内容。此次为时七八天的学习,她感触颇深。

回学校之后,恰逢一年级的孩子新入学,于是摸索着在班里做读写绘。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也不会写话,她便用讲故事的方式代替。她在班里给孩子们讲《逃家小兔》,讲《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听完了,回家之后讲给父母听,父母根据孩子的讲述,配上文字,再由孩子为文字配图。

通过读写绘,父母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许多平日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读写绘中却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张国红没有预料到的是,在听读与写绘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地,这些孩子的识字量增长情况令人吃惊,理解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提及张国红老师,李秀云一再感叹:“她班里的读书氛围一天浓似一天,一到课间,孩子们就围着开放式书架不‘挪窝’。”

早在2011年9月,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内容的儿童阶梯阅读课程,就率先在天北小学安家落户。学校按照新教育书目为孩子购置了第一批图书。李静静老师说,学校原先也倡导孩子读书,但具体读什么,怎么读,并没有成体系可借鉴的内容,新教育所推荐的书目,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因而很容易就受到欢迎。带动孩子阅读这件事做得顺理成章,并没有很困难。

正当老师和孩子都沉浸在晨诵的诗意和整本书共读的精彩中时,遭遇了第一个较大的阻力。

学校鼓励每位孩子每天带一本自己喜爱的童书回家,结果,有老师反映,这些带回家的书,很多并没有翻看的痕迹。一问才知道,原来被家长列入了限制名单。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学习成绩。同样的声音也陆续由家长直接传递到任建明校长和李秀云老师的耳中。

经过一番思量。2011年11月,天北小学开放晨诵、午读展示课,邀请家长代表参加。

五年级三班朱宏雁老师的晨诵课这天,恰逢班里小萌同学的生日,于是,朱老师选择了《我是一只小蝴蝶》这首诗作为晨诵内容,当作礼物赠送给这个孩子。朱老师将小萌爸爸邀请到台前,当全班同学用纯真又饱含情谊的声音,共同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但是我有翅膀,有胆量……”时,这位淳朴的父亲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眼眶湿润了。也许,是因为在我们父辈们已有的经验里,这是不曾出现也不可能出现的教育场景。

其后,四年级二班陈立坤老师执教的《一百条裙子》整本书共读推进课,也邀请到家长们参与。当天,在场的父母们亲眼目睹了全班孩子与书中鲜活的人物对话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平日空洞说教无法抵达的。结束后,父母们争相上台言说对此门课程的感受和认识。老师们也借此机会,向父母讲解读书写作的重要性,并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读书的过程中,由此带动起一批文化相对较高的父母率先行动起来。

家长与孩子共读

朱永新老师询问天义第三实验小学新教育发展情况

为了让父母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2012年3月,天北小学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先后建立起以“蒲公英的种子”命名的学校新教育实验主题帖和“静听花开的声音”教师教育随笔帖等数十个记录学校成长的专题帖。学校40个班级也分别以各具特色的名字建起班级主题成长帖,跟踪记录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师生、父母的成长足迹。

四年多以来,学校深度推进了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乘着小伞诗意飞”书香课程,以每月一事为基础的“七彩蒲公英”德育课程,以社团活动为路径的“梦幻蒲公英”艺术课程,以农历节气为依据的“四季蒲公英”农历课程,以及以庆典仪式为主要方式的“缤纷蒲公英”节日课程和促进教师三专行动的“花开有声”教师课程。

2013年9月,天北小学合并邻村沙坨子小学,改名为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由原来的1400人的村办小学,变成拥有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近150人的县级学校,并发展成为正式挂牌的新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的这一系列课程,被统称为“蒲公英卓越课程”。在2013年的新教育萧山年会上,该课程获新教育卓越课程提名奖。天义第三实验小学也是唯一一所非实验区获奖的学校。

蒲公英是塞外最常见的植物之一。每一年,当北国土地还在春寒料峭中沉睡的时候,它们便已经悄无声息地于荒坡、阡陌甚至碎石缝间,倔强地拱出绿芽。

天义第三实验小学这一众师生们,正如蒲公英一样,在周遭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率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变化一点一点发生

这个生长的过程艰辛无比,可喜的是,它在一点点发生。

林京梅老师是2014年来到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她与新教育结缘,确切地说是在更早以前,因为一个孩子——她的女儿在天义第三实验小学(当时的“天北小学”)上学。

由于自己在外任教,孩子更多时间是由奶奶在照看。有一天,林京梅回到家,到吃饭时间了,孩子还在一旁,一个人自顾自地念念有词,听起来像是些小诗,一副陶醉的神情。林京梅既纳闷又吃惊。纳闷的是,奶奶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这些让孩子如此喜爱的内容是什么,又是谁教给她的?吃惊的是,她从未见过女儿对阅读、对诗歌有如此的喜爱。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晨诵的内容。

其后,女儿回家怎么做,她也在班里怎么做。孩子回家诵读了什么内容,她便带自己班里的孩子诵读什么内容。女儿俨然当起了自己的小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京梅到天义第三实验小学上公开课,正好碰见李秀云老师。她便把这件事情跟她说了,并询问李老师能否分享晨诵内容,她想带到自己的班里。到那时,新教育对林京梅来说,仍然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她选择,完全是因为它们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因为孩子喜欢,所以去做。

直到2014年,林京梅来到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由此正式跟着整个团队的步伐,系统地开展新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她领着孩子们吟诵诗歌,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两年时间里,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带上一本书,与家长共读。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跃跃欲试,开始自发地写诗、写故事。比如前不久,林京梅刚刚在班里讲完《月亮的味道》,子涵便模仿着写了《太阳的味道》,还配上自己画的插画。一字一句里,满满的都是童真和奇思妙想。

子涵模仿着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写出了《太阳的味道》。一字一句里,满满的都是童真和奇思妙想。

TIPS_

《太阳的味道》

写故事的人_子涵

太阳是什么味儿?

是甜甜的彩虹糖味儿,

还是苦极了的苦瓜味儿?

我要大吃一口太阳,

小鸡比比大声说道。

他爬上森林第一座大山,

比兹山的顶部。

但就算是直立,也够不到太阳。

他找来了全森林鼻子最长的大象洛洛来帮他。

比比踩着洛洛的大鼻子,

两人把身上的劲儿全使出来,

可还是够不到。

洛洛又请来了长颈鹿依依。

洛洛举着依依,依依伸长了脖子,

顶着比比,可还是够不着。

大家又请来了狗熊巴特。

洛洛顶依依,依依顶巴克,

巴克顶比比,可还是够不着。

大家请来了长尾巴猴子利利克,……

大家又请来了小老鼠贝比……

“够到了!”小老鼠贝比说。

贝比给每人一块儿太阳。

真甜!是爱的味道。

太阳没了,被吃了,成了晚上。

月亮知道了,笑了。

第二天,比比起床了,太阳又出来了,真神奇。

太阳月亮一起来了。

作为妈妈,林京梅也坚持和女儿一起共读、共写。女儿曾被绘本故事《最想做的事》深深触动,激动得一口气写下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没有人在乎时间流逝到哪里去/只有生命有限的人在乎/而我/正是其中一个/我在乎时间/在我所有的时间结束之前/我要仔细花用……”

林京梅说,自从爱上阅读以后,这孩子始终有一种写书的冲动,并且一直在写。最近正在写的一本书叫作《皮皮小小成长记》,记录自己和表姐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

姜凤云老师是2011年来到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与林京梅老师不同的是,她是一名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不会过多关注孩子的阅读,这似乎也是容易讲通的道理。但来到第三实验小学之后,她开始领着孩子读书,带动班里的家长一起读书,各类读书活动也做得有声有色。

由阅读出发,由对孩子生命成长的真切关注出发,姜凤云的数学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借着在新教育网师学习的便利,她将一些好玩的数学绘本故事引入课堂,将数学知识穿插在其中,讲给孩子们听,并带大家编演数学小话剧;为了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她将书中的例题都进行改编,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连接;她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全班以小组形式分开,设小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等等,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上学期期末,天义第三实验小学除了安排常规的数学测试,五、六年级还举办了应用题讲解比赛,每个班抽取两名孩子参赛,8个班共16人,姜凤云老师班里的两名孩子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近两年来,由于读得多,写得多,展示的平台多,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一个个自信心十足。这让姜凤云心生喜悦,也更加笃定。

新教育实验项目还带动起学校的方方面面:一系列活动开展起来,读书汇报会、期末庆典、童话剧展演;各类社团也日渐成熟,大家都变得多才多艺。

学校原有的体育特长项目乒乓球得以继承下来,新成立的篮球、足球社团也成绩斐然。许广庆老师是乒乓球社团的负责人,他眼见着很多原本默默无闻的自卑的孩子,因为一个爱好、特长和一个平台,而被全面点燃。而许老师本人是书法社团的学员,也体验了被点燃的感觉。学校鼓励老师们也加入学习队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许老师和学校里很多老师一样,一开始,大家连毛笔都不敢拿,而现在都可以自如地静心写字了。

许广庆老师说过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开始,我们写了字,都和别人比。到现在,都习惯和昨天的自己比。老师们见面,不再说,看谁谁谁的字,转而说,来,看看我的字。”将目光由别人转向自己,这种转变很微妙,颇有意味。一方面是自我欣赏、自察自省,另一方面又相互探讨、其乐融融。一个新教育实验强调的有良好氛围的学习共同体就创建起来了。

无疑,老师和孩子是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任建明校长说,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从最初的一个人到两个、四个、八个……现在,无论是他们所带班级的状态还是自身状态,甚至家庭状态,都有了质的改变。而阅读和活动对孩子生命成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且深远的。李秀云老师用“精气神”来形容:老师和孩子们都有了精气神!

“萤火虫”之光

2013年9月,童喜喜到学校做了一次题为“喜阅”的专题讲座,引起了一场持续震动。

为了对父母进行系统的亲子共读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学校引进了萤火虫共读公益项目。李秀云老师以“新教育萤火之光”为名,组建起父母共读QQ群,并以萤火虫义工的身份持续转播新教育萤火虫总站每天早晚的新父母诵读、每周三的萤火虫公益讲座,家长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因持续的阅读而发生改变。

高素霞是张国红老师班里的一名家长代表,为了让孩子爱阅读,她坚持以自己读带动孩子读,并时常在共读群里给大家做线上分享。长此以往,自己和孩子都获得了迅速成长。高素霞现已成为新教育萤火虫的一名义工。

天义第三实验小学是全国100所“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受捐助学校之一。2014年寒假前夕,“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项目捐赠的10万元童书,从遥远的南昌抵达塞外宁城,老师和父母们加班加点地对书目进行录入上架。有些孩子迫不及待,便悄悄溜进来读。一位主动请缨前来参与的保洁阿姨,一边整理书,一边讲述自己回家和孩子共读的故事,满脸自豪。

2015年1月21日,新教育萤火虫宁城分站正式成立,李秀云老师担任站长,怀揣“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公益情怀,进行着扎实有效的阅读推动。

分站里倡导开展的“萤火虫家庭读书会”,其创意最早来自李静静老师。做班级读书会时,李静静被一个问题困扰很久,由于班里的孩子总数较大,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与每一个孩子有深入的对话,给每一个孩子充足的时间表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孩子所读的内容能否真正被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很困难。

2014年寒假期间,李静静老师偶然从微信里得知,湖南某学校有家庭读书会的形式。这让她眼前一亮,这不正好解决了长久困扰的问题吗。她的想法让李秀云老师也兴奋起来。

2015年新学期开始,她们便筹谋着在班级里做尝试。从最基本也极重要的分组开始,到调动家长、设计读书会流程、找寻场地等等,所有环节都摸索着往前。家长和孩子都有充足的时间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反响越来越好。有家长抱着刚满月的新生婴儿也要陪孩子参加。有位卖菜陪读的妈妈,虽然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分享太多,但看见孩子日益自信,也热情高涨。到2015年最后一个学期结束,李静静老师班里第一组成员的家庭读书会已经组织到第十一期,最少的也已经组织过五六期。大家都已经做得很成熟,很成体系,她便放手交给家长和孩子去组织。

与李静静老师班里分组的形式不同,何晓翠老师班里采取的是全班共读一本书、家长孩子自愿报名参与家庭读书会的方式。无论何晓翠还是李静静老师,二人都提到同一个问题,家长们更多参与、更多交流之后,班主任工作似乎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很多原先难以处理的问题,现在很容易便解决了。

接触了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很多普通老师之后,记者有一个很大的感受,他们都朴实、从容且自信,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龄稍长的老教师,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气场,让人也跟着精神振奋。

现如今,天义第三实验小学被评为赤峰市十佳书香校园。萤火虫宁城分站的线下亲子共读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不少其他学校和区域的家长和老师都慕名而来。家长和孩子们的读书活动足迹遍及快餐厅、公园、广场、社区等所有可以读书的地方。萤火虫义工群体日益壮大,其中,来自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家长就有18人。亲子共读场地问题也得到诸多家长、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就在刚过去的2016年1月16日,寒假亲子共读活动开启仪式启动。

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乃至对社会的影响,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更好的方向。李秀云老师说起来,满眼含笑。

猜你喜欢
家长实验学校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