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计划,从一朵白云开始

2016-09-22 09:00林鹿珊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白云学校老师

本刊记者_林鹿珊



互+计划,从一朵白云开始

本刊记者_林鹿珊

从寒门再难出贵子说起

2015年11月,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的发言中,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新闻热点说起,又话锋一转提及,“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大背景下,可汗学院掀起一场教育革命。”当所有的孩子站在资讯和信息面前,差距在慢慢缩短。这点从互+计划中每一个学校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

沪江网从创立至今,十五年有余。近几年受到热捧,正是应时代所需。当教育公益从捐资捐物的阶段中走出,教师的因素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翔宇中学的邱国华校长认为,“不是技术改变教育,而是用技术的人改变教育,排斥技术的人将被拥抱技术的人取代。”

“可汗学院的市值已愈一万亿,苹果公司的市值是七千亿。可汗学院的课程一直以来是免费的,却拥有了更高的市场价值。”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认为,“免费的,就是最贵的。”这个“贵”,更在于将学生需求与教师资源精准地链接。

互加计划,以一所村小——白云小学为起点。在沪江社团上,通过一些数字,记者快速了解到白云小学的概况:11个孩子,一年级2个,四年级8个,邹长江老师在这里教学8年,只有数学和语文两门基本科目,从来没有音乐课、美术课等课程。沪江网的一节网课后,有一精练的评论,“云虽远,有情怀可至。一根网线就是一个世界,如此,孩子的未来无限可能。”

而后,记者来到白云小学,从一件事的发端,去了解它的现状。

“白云”与“互+”的由来

以内宜高速的宜宾收费站为起点,驱车前往邱场乡白云小学需一个多小时。车子驶上盘山小路,一面是大片的绿色稻田,另一面是布满野草的山壁。白云小学的校门就在一条小道的尽头。下午两点多的乡野在烈日中十分安静,直到来访者的进入。

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已是第5次来到白云小学,距离2015年10月22日的第一次来访正好是222天。五六个孩子在教学楼二楼的阳台上便开始向她打招呼。让他们欢呼的还有第一次来这的王雨萱——在10月22日当天通过沪江CCTalk平台给孩子们上过美术课的“包子老师”。虽然从未真正见过面,孩子们还是一下就能认出她。

两层的教学楼和一个正对着的操场就是这个学校的全部。即便如此,对于11个学生,2名老师来说,这也显得有些空旷。

邱场乡白云小学现隶属于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中心校。不便的交通、家里仅有的留守老人,以及难以承担的开支,都成了白云小学坚持到今天的理由。

每天的上学时间从9点开始,到下午2点20结束。邹长江与曹勇两位老师主要教授他们的语文和数学。因为曹勇住在宜宾市内,每天他都要在下午3点前离开学校,赶上回家的车。

与很多小规模学校一样,这里的课程虽然开足了,但是上不全。一是师资条件有限,老师只能把重心放在两门主课上;二是这样做也已经满足区域考核的科目要求。体育课也形同虚设。

2015年国庆后,这台电脑终于连上了网。这还要回到9月14日,当时吴虹受宜宾凉水井中学龙云君校长之邀,第一次来到宜宾。此前,在南京的一场“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论坛上,吴虹分享了沪江网旗下的直播教学工具CCTalk,以及那时相对成熟的“栖霞网络名师课堂”,这令龙云君颇感兴趣,并在随后多次邀请吴虹来宜宾看看。

谁也没料到大家的一次聊天会长达13小时。期间,宜宾市翠屏中心校的唐章德校长提到中心校分管的小规模学校之——邱场白云小学。这所学校只有10个学生,其中一个班级仅有2个人。面对这样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要谈均衡的优质教育,离纸上谈兵都还有一段距离。这让吴虹十分吃惊,并打定主意去看看。

10月22日,远方来客的到访搅动了白云小学这汪静水。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下载CCTalk软件后,吴虹立刻联系上南京栖霞区的巫新秋老师,请她给白云小学的孩子讲故事。于是,孩子们看到了第一节直播的绘本课《小魔怪要上学》,“看得眼睛都直了”。

紧接着,远在上海的包子老师又给小朋友们上了堂美术课。这让吴虹感慨,这些孩子很容易接受外面的东西。

从宜宾回到上海,吴虹和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说:“这样的学校太多了,如果我们不帮它们就没人去帮。”相比以前多半是捐钱捐物的公益项目,直接用互联网链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它们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是一种新方式。

而此时,这个公益项目的名字也早就摆在那,“互+”即取自沪江网原公司注册名“互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的“互加”二字。

回顾自2015年10月28日启动以来的“互+计划”,吴虹感慨,“互+计划的发展不意味着一个公司,或者我们自己去做多少事,而是和所有搭载这个平台的人联合起来,做一件事或者分享每个人已经做好的事。”

云课堂,悄然蔓延

2015年10月22日,CCTalk平台第一次让孩子们遇见南京的巫婆老师和上海的包子老师。

10月28日,沪江网正式启动“互+计划”。作为一个中小学公益课程项目,互+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互联网学习方式,并通过网络课程让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由此,白云项目团队诞生了。

10月31日,宜宾邱场白云小学的孩子和青岛铜川路小学的孩子在直播课程中一起做面具,并趁此体验了一把万圣节。

从紧凑的10月下旬进入11月后,就在11月4日,包子老师成功带着白云的孩子们在CC群里,搭建起“白云课堂”。于是,他们成为第一批用CC群授课的学生,在每天的12点30 至13点15参与为他们特设的网络课。

11月19日,山东淄博恒台县荆家中学的王菲老师加入白云课堂,带来音乐课,一曲《虫儿飞》到了孩子们身边。那时,王菲老师在日志中写,“已在沪江网摸爬滚打一年。”她有很多上网课成熟的经验,长于以游戏的方式教音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11月23日,第一节“Annie英语”从上海起飞,抵达白云课堂时孩子们惊喜地收获了英文名。

随后,CC群里的白云课堂有了一张专属课表。周一是上海Annie老师的“Annie英语”,周二是上海包子老师的“包子美术”,周三和周五是郑州时朝利老师的“彩虹故事”,周四是山东王菲老师的“菲儿音乐”。与此同时,白云课堂里的小观众不再只是来自白云小学了。

随即,短短一个多月里汇聚的力量在11月26日这天,通过CCTalk上全国十余所学校之间的感恩节大型网络班会直播课,链接并点亮了更多的小规模学校。来自河南兰考县程庄小学的蝴蝶老师在山间的雪地里写下“爱在沪江”。

眼看加入CCTalk平台的学校越来越多,王菲老师还为大家制作了一张入门导图。新加入的学校可以一面在“沪江社团”中创建属于自己的社团,一面在“CC课堂”里制作专属课程。现在还可以在CC群中随时互动。所有成员不仅可以关注或加入自己学校的社群,也可以自由加入其它学校的社群。

无论是在“沪江社团”还是在“CC课堂”,输入关键字,学生和家长就能马上找到大本营,比如成立一年多的山东荆家中学社团,以及由老师和家长一同参与搭建的青岛铜川路小学社团。

在CCTalk上,对应的课件和直播课会自动生成永久的课堂录音。打开Bingo老师和Annie老师主讲的“白云英语”,人们可以听到,实体课堂的老师们一般会先测试网络,然后以班级为单位上麦,帮助学生与网络课堂的老师语音互动。于是,记者听到河北保定的小女孩Lisa跟各地的小朋友分享“自己最远去过青岛”,听到白云小学的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跟读英语。

2016年4月15日,上海夏加儿美术教育与沪江“互+计划”正式成立了“互+夏加儿网络艺术课堂”。通过CCTalk平台加入“最美乡村小学”这个群,孩子们就可以收看直播或者回顾录好的课程。紧接着在5月6日,鲨鱼公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沪江网签署了“乡村学校科学教育计划”的协议。由此,鲨鱼公园的科学课也走进了“最美乡村小学”。

网络课堂不仅链接起了地处不同区域的乡村微校,也促使区域内的乡村学校更密切地聚团,共同寻找教学的新出口。

2015年12月13日至14日期间,第一届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会在四川广元南鹰小学五楼会议室召开。今年5月19日,广元微型学校发展联盟工作推进会在范家小学召开。当天的会议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没有到场的老师在“美丽乡村小学”CC群里目睹现场。

从离散到汇聚,在社团和CC课堂的链接下,微校联盟用网络教学回应着乡村小学艺术教育师资源匮乏的问题。自3月7日开课以来,除了联盟内开展的100多节网络艺术课之外,夏加儿的美术课和鲨鱼公园的科学课也于每周与孩子们按时按点地相见。

目前,这个初具规模的网课集合关联着联盟内外来自8个省,30多所学校,3000多个孩子。远在河南兰考县程庄小学的蝴蝶老师说,自己经常到“美丽乡村小学”的群里收看广元微校联盟的课程,还带着孩子们上麦互动。

“至于孩子们的变化,”邹长江说,“网络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是无形的。虽然学校的环境还是老样子,孩子们却比从前更加开朗、大方、大胆。”早先有陌生人来访,老师一般都要推搡孩子们上前交流。即便这样,孩子们也会对他说:“老师,我说什么呢?不知道说什么。”现在,孩子们能热情、大方、自然地表达。

此时,吴虹和包子老师的到来更让他们激动不已。拿到节日礼物后,孩子们开始一起吹气球,布置节日的教室。一个名叫陈士元的小男孩,在大家还未反应过来时,就把吹好的长气球扭成了小狗的形状。在老师和同学惊讶之余,他说,“我就是照着包装纸上的说明做的”,并马上机敏地又为小伙伴扭了一只“小狗”。

在孩子们布置教室之余,还有一个叫做肖敏的小姑娘一直看着老师和记者交谈。黑黑的皮肤,眼睛却是十分明亮。小姑娘说,“因为看到新事物感到快乐。相反,也有贪玩的孩子说,多了直播课,那就少了玩耍的时间。”

吹好气球,画完黑板,大家还约定:明早赶集之后就邀请家长一起来教室过儿童节,看网络联欢会。

从儿童节上午11点开始,CCTalk直播了沪江网联合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公益联盟共同发起的“让爱放飞——六一计划特别活动”。其中,来自四川、河南、甘肃等八个省区直辖市的数十所学校一同参与了节目展演。

回顾感恩节、圣诞节等直播活动,吴虹觉得,节日内容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直播活动感受到快乐。

一如白云小学的孩子曾在感恩节的全国直播中唱道:“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互+计划链接起的小规模学校就像星星,点点发光,而联系起的孩子就像刚开始探寻生命的小虫,从十几只一起飞,到一群一群地开始交集。在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内心花园,多了新奇的事物,多了除同班小伙伴之外的同学,多了组织不同课程的老师,多了发现自身潜能的窗口。

随着直播课堂的深入,邹长江对于教师如何运用技术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让部分老师不只如何运用技术工具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网络课程与时间、内容的搭配上仍存有分歧。教师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设备的投入和维护,以及优质内容的跟进。”

互+的多种方式

第二天,早上10点,从集市上回来的11个孩子陆续来到教室。等待他们的是吴虹和包子老师准备的“白云”蛋糕和点心。这时,教室里前来和孩子一起观看六一直播的共有4位家长——2位奶奶、1位爷爷,还有1位妈妈。

根据教务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2075.42万。虽然人们对判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标准仍存争议,但没有人能否认在城镇的边缘,特别是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巨大的特殊群体。

儿童节当天,通过CCTalk直播,部分外出务工的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演,有的学校还安排留守儿童的家长与子女对话。

在成都市大邑县活知识幼儿园——一个为留守儿童打造的乡村幼儿园里,孩子们在学校的视频通话室里和远在各地的爸爸妈妈见了面。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因此,新技术除了运用于课堂教学,还便利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有了老师,有了家长,互+计划还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引来了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支教团队。

上海海事大学的“和光计划”是“互+计划彩云项目”首批支持的互联网支教团队之一。依托CCTalk平台,支教点的数量从最初的1所拓展到目前的6所,志愿者也不再只来自一个省份。

同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在沪江网参与网络支教的人数达到50人左右,定点支教9家,支教内容包括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健康等多个科目。

目前,四川茂县黑虎小学、河南兰考程庄小学、河南商丘王二宝小学等学校都通过CC群观看志愿者的直播课程。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张美成说:“支教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离别的时候。相比原来无法与孩子们保持长期的联系,现在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

通览CCTalk平台,互+计划从一朵白云出发,之前相对成熟的栖霞模式、荆家模式、翔宇模式的优秀教师资源,为白云小学提供了前期的支撑,给之后的凉水井模式、广元模式提供了经验。但每种模式间又相互独立。正如吴虹所讲,“互联网教学,不是课堂上的整齐划一,而是真正的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眼下,各种模式在CCTalk平台上通过“沪江社团”和“CC课堂”搭建着自己的专属社群。其中的亮点不仅在于立足学校或地域整合课程资源,也在于跨地域的合作与分享。

作为一所处在半山腰的农村学校,宜宾翠屏区的凉水井中学也曾面临办学条件差、生源流失的境况,处在被合并的边缘。自2003年开始,学校开始实践“课改先从领导开始,课堂先从学生变革”。在此基础上,他们在CCTalk上建立了凉水井中学的云课堂,定期策划安排学生做老师,直播特色课程,还尝试通过直播召开家长会。

今年2月27日,在这所距离北京两千公里外的中学里,一群带着好奇心的中学生通过CCTalk在线直播,观看了清华大学“解密引力波”的论坛讲座。

当互联网链接上农村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尝试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方法等问题都会遇上新的解答。

是模糊的学校边界?是新型的家校联系?是重构的学习过程?此时此地,免费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优质课程资源,链接一切有需求的学校即为“互+计划”从一朵白云开始的初衷。

猜你喜欢
白云学校老师
白云(外三首)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白云的来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