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宋红妹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仙女山骑士”罗旦华:一寸丹心护一方平安
文/本刊记者 宋红妹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罗旦华,35岁,现任重庆市武隆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因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较高的服务意识,多次被市、县公安机关嘉奖和表彰,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安民警”、“重庆市交巡警最美青工”、重庆交巡警“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示范标兵等称号。其中:2010年度荣获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公安民警,计“个人三等功”;2012年8月在银盘电站处突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武隆县公安局“嘉奖”;2012年度荣获重庆市公安局优秀交巡警,记“个人三等功”;2013年度荣获重庆市公安局优秀交巡警,记“个人三等功”;2014年评选为重庆市公安局爱民模范,记“个人三等功”;2015年8月评选为“重庆市第35届重庆好人”;2015年12月评选为“中国好人”;2016年被评为“重庆市2015年人民好公仆”;2016年被评为“2016年全国劳动模范”。
提到骑士,脑海里立马闪现的是一个在烈烈西风中,手持刀剑,胯下战马的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他为信仰、荣誉和勇气而战,是国家、生命和自由的守护者。而在西南腹地武隆县,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以680斤的摩托车为战马,以武隆县城到仙女山24公里的交通要道为战场,三年如一日的骑行在仙女山景区道路上,保护着一方百姓的出行安全。他就是被游客称为“仙女山骑士”的罗旦华。
六月末的一个中午,我们一行人在武隆县公安局见到了罗旦华:尽管他没有《警察故事》中吴彦祖一样帅气的外表,可当你看到他时,脑海里不自觉地闪现出这样两个词语:“随和与憨厚”,给人足够的安全感与亲切感。在简单的寒暄之后,罗旦华讲起了他的故事。
罗旦华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凛然伟岸、英姿勃勃的警察,用自己的力量,惩恶扬善、保护百姓,守护一方平安。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跟你开个玩笑。一心想从警的罗旦华,大学学习会计专业,毕业后考入武隆县财政局,走上了很多人羡慕的公职人员之路。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满心欢喜地走在财政路上时,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在财政厅辞职,考武隆县公安局。
人生有时候就像是迷宫,最初的岁月,我们拼命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斗转星移,在人生道路上摸爬滚打的我们,不仅仅磨去棱角,还有消磨掉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可有些人却例外,对他们来说梦想已渗入骨髓,比如罗旦华。
2007年,在武隆县财政局工作多年的罗旦华看到县公安局公开招聘启示,他陷入梦想与现实抉择的困境。一面是稳定的财政局工作,一方面是还没有结果的逐梦旅程——考入公安局、实现警察梦。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县财政局的工作,考入武隆县公安局,成为交巡警大队的一名普通警员,实现从警梦。
梦想开花结果的那一瞬间,尽管时隔九年,但当罗旦华回忆时,依然难掩兴奋之情。刚刚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天,在日常巡逻中,他依靠细心与耐心,抓获网上逃犯一名。“当时的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记忆犹新,这次行动不仅仅增强了我从警的信心和决心,”罗旦华说道,“也更加坚定了走向公安一线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刚进公安系统时,罗旦华被安排到交巡警大队管理财务,这个职位相对于交巡警而言是一个轻松活。可对逐梦的他来说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他开始漫长的动员活动:动员领导,将他派向工作一线;动员家人,支持他走向交巡警一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随着来武隆旅游游客数量的攀升,县公安局决定成立摩托车巡逻中队,保障景区道路交通安全。经过多方游说的罗旦华终于成为摩托车巡逻中队第一名队员,成功的调入交巡警一线,真真切切的实现了从警梦。
进入摩托车巡逻中队后,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22点回家成了罗旦华的生活常态。从武隆县到景区的道路弯多、路窄、坡陡,经常出现汽车半路抛锚或交通事故,往往一堵就是一两公里,滞留的汽车高达成百上千辆。为改变景区道路的通行状况,罗旦华不畏艰苦主动请战,以摩托车机动、灵活、快速的特点,带领其他中队成员风雨无阻坚持骑行巡逻,4年累计骑行20多万公里,骑废3辆摩托车。
四年里,他无数次出现在这样的场景:雪地打滑需要防滑链,想办法为游客送去、轮胎爆胎需要更换,亲自上阵帮忙更换、车辆滑入边沟,卯足劲帮忙抬车。空余时间,罗旦华还组织同事到村社帮助困难群众。
2014年11月22日中午,因暴雨路滑,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与旅行社大巴车在武仙路弯道发生剧烈撞击,致大巴车严重变型,13名台湾同胞被困车内。正在巡逻的罗旦华发现情况后,立即将情况上报指挥中心并通知120救护车。时间就是生命,罗旦华从附近土特产商店找来梯子,毫不犹豫地登上梯子从破碎的大巴车车窗翻进去,将受重伤的台湾籍领队和被困台胞救出。在抢救中,罗旦华双手被大巴车玻璃和铁皮划破流血,衣服被雨水完全湿透,为了恢复交通,罗旦华忍着寒冷和伤疼,坚持在雨中指挥过往车辆,感动了在场的台湾同胞和所有群众。
在武仙路,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2015年8月9日下午16时,火炉镇愉康医院“120”救护车驶入武仙路杨叉岭附近,因暑期旅游高峰车流量过大,救护车通行缓慢。罗旦华巡查中发现救护车里接送的小学生病情十分危急,立即骑上警用摩托车为救护车引道的感谢信找到了罗旦华,握着罗旦华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感谢人民好警察。”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与旅客,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中他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六分段”工作法。将24公里的仙女山景区沿线分为“事故易发段、观景缓堵段、商业密集段、连续弯道段、临水临崖段、直道快速段”,做到分段包干,并定人、定岗、定责,以重要交通路口为据点,多发事故路段为必巡点,仙女山景区公路和高速路口为套环区强化沿线巡逻,实现仙女路任何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交巡警都能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不仅仅有效解决了景区道路的滞留和堵塞问题,有效降低了游客的财产损失,还促使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4成,为游客生命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随着武隆县旅游业的发展,自驾游逐渐增多,“仙女山路上的车辆大多是来武隆旅游的游客,虽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得到快速处置,但他们还得返回县城进行协商处理或领取相关法律文书等。”罗旦华发现,这既耽误了游客的时间,又影响了他们旅游的心情。为此,罗旦华创新工作方法,将中队办公室从交巡警大队搬到仙女山路的中间点位置。几根板凳、一顶遮阳棚,这个简易的“办公室”成了罗旦华每天必去的地方。在这个简易“办公室”里,配备有扳手、千斤顶等修车工具和酒精、棉签等医用物品,为了帮助游客处理日常突发情况,罗旦华还自学了修车、包扎等相关知识。他笑着说:“碰见轻微受伤的游客,当时当地就可处理,既不耽误游客的行程,也不耽误游客的伤势,一举两得”。
正是由于罗旦华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行为,游客和当地百姓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称他是“仙女山骑士”。
执法在风景优美的仙女路上,听上去很美,但“仙女山骑士”背后工作的艰辛常人或许很难了解。肤色黝黑、手上老茧遍布的罗旦华告诉我们,常年工作在户外,夏天要忍受酷暑的炙烤,冬天要经受雨雪的考验。尤其是在夏天40℃的天气下,顶着烈日巡逻几趟后,警服能拧出汗水来,脱下放在路边晒干后衣服都能立起来,“坐在近60℃的摩托车座椅上,臀部和大腿有时会被大面积烫伤,我每年从4月份开始手臂上的皮肤要脱皮3次以上。游客常说我像印度人,现在确实有点黑,不过以前也挺白的。”他开玩笑着说:“出去巡逻避免不了风吹日晒,时间长了就晒成这样了。尽管如此,我们巡逻中队依旧在路上,因为守护百姓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责任与使命的背后不仅仅是坚守,还有愧疚与牺牲。
2015年春运高峰期,在一次警务安保勤务中,罗旦华驾驶警用摩托车不慎摔倒,造成身体左侧三根肋骨骨裂,为了不影响春运工作,罗旦华主动放弃了在家修养,每天只用简单的热敷和拔火罐方式来缓解疼痛,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一忍就是三个多月。期间,他从没有迟到早退,坚守岗位,确保了辖区的旅游高峰和春运安全,取得了春运期间辖区未发生一起骨折以上的伤人事故的佳绩。
“父母在,不远游”,尽管罗旦华没有远游,可是用来陪家人的时间却屈指可数。“我母亲的生日在大年三十,可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从来没有陪她过过一次的生日,”眼睛里闪现着泪光的罗旦华说道:“父亲年过七旬,母亲患有糖尿病,照顾双亲的责任落在妻子的肩上,这么多年我愧对父母,也愧对她。”
从武隆县城到仙女山的24公里道路上,总是能看到罗旦华执勤的身影。不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骑着摩托车巡逻在武仙路道路之间。在从警生涯里,红绿灯下的风风雨雨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一名警察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当问到有没有想过退居二线的时候,他说:“没有想过,我热爱这个职业。如果百姓需要、游客需要、组织需要,我就一直骑行在巡逻前线,守护这条道路,守好武隆5A景区的生命线,守住百姓生命安全的底线。”看着他眼神中露出的坚定,莫名的相信,也莫名的安心。
本刊记者宋红妹随罗旦华到其负责的仙女山路段了解日常车流量状况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罗旦华接到通知,从武隆往仙女山方向,有辆小轿车抛锚,造成交通拥堵。罗旦华简单的跟我们交代了一下,骑着摩托车赶往事发点……注视着这位中午都没有休息的巡逻警迅速消失在车海,内心肃然起敬。原来骑士不仅仅有获得荣誉时的光鲜亮丽,还有蓝色制服也掩饰不住的凛然伟岸、英姿勃勃气概,更有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与艰辛,正是他与他的队伍的存在,才护得一方平安,才有我们的快乐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