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杨建学: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初次见面,杨建学坐在木椅上,点上一支烟,自然随性却目光专注有神。
“我常说自己不是什么法学教授,我就是一个有理念的法学教育工作者。”
他有些谦虚,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对法学的崇敬;
他不拿腔作调、装模作态,眼里满是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期望;
他为人诚恳坦荡、胸襟开阔,谈起法学教育来思路敏捷、谈锋甚健;
他心态阳光,理性、严谨的思维中却带着诗人般的浪漫情怀;
他关爱学生,话语间始终离不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他热爱祖国,内心充满了对民族富强的无限憧憬和厚重的职业责任感;
工作几十载,他仍在中国的法学教育园地上践行着不一般的教育改革理念……
在杨建学走过的人生旅途上,无论是他难于忘怀的支教生活,还是在西南政法大学几十年的人才培养工作,他都大有作为,成就不凡,享有很高的社会威望。
“法律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法学基础理论和较全面的不同部门法知识应该是法科学生当然的知识结构。而我们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会把作为法科学生应该掌握的系统知识人为撕裂,并人为形成貌似深奥的部门法之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国家法学人才培养的天然缺陷。”
杨建学出生在云南一个普通家庭,上世纪80年代,出于年少时对政法工作的崇敬和喜爱,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学院(现为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自此开启了几十年与法学打交道的人生。
“另类”是杨建学给自己的一个标签,这个“另类”让他的法学教育理念有了一个新的实践舞台,也促使他一步一个脚印,用一腔热血书写法学教育工作者的正直人生。
在学界都在各自法学研究领域深耕的时候,他选择了建设一支专司法律职业的教学研究团队,成立了我国唯一的、以特定法律职业人员在法律实务中应用法律的原则、技术、方法、规律等为研究内容的法学二级学科——应用法学学科,对不同法律职业群体应用法律的现象、过程、规律进行体系化、理论化研究。“这是我国法学教学、研究的短板,虽困难重重但必须补齐。”杨建学坚定地说道。
在杨建学的眼里,法治人才必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有胸怀天下,有大局、社情和责任意识,具备清廉正气及健全的人格,应尽量避免人格存在与公平正义相悖的负面基因的人进入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职业队伍,才能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除法学理论工作者外,法治中国建设所需要的是大量的法律实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要娴熟应用法律和应有的职业素养去解决人与人之间自己不能解决的矛盾、问题,他们必须具备比普通人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谈到这些,杨建学十分感性,这或许就是他诠释的法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是他始终坚守和追求的职业信念。
“在法学界种种学术繁荣、人才济济的背后,是对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规律研究的不足,是对如何培养法治中国所需要的法治人才的思考不够。我们所走的法治之路是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之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国际化视野名下的“海归”、“留学背景”在我国法学教师素质构成中到底有多重要。”
相对于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深厚积淀,法学是一个起步较晚的学科。短短30多年,我国的法学教育就完成了专业化、学科化的知识建构和建制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学教育体制。
在谈及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中兴起的“国际化”现象时,杨建学有着自己固执的看法。他并不反对“国际化”,但他认为我国落后的基础学科、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不断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与自然科学求真的宗旨不同,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应该更多地考虑不同国家人们的习惯、风俗、文化等差异,如果一个国家、民族赖以存在的文化、伦理基础都被他国所谓先进文化替代,那带给这个国家、民族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杨建学抖了抖烟灰,靠在木椅的靠垫上,忧心忡忡地说道:“法学院校需要真正从理念上树立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精心、科学地打造一支具备公平正义、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基本品格,秉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谙我国国情、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新颖的‘复合型’法学师资队伍。‘国际化’不能成为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尺,而包括法学教育、研究在内的所有法律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爱国情怀、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等职业品格亟需重点关注。言必‘国际化’的思维真的过了,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导向和社会评价标准是到该做适当调适的时候了。”
在杨建学的内心深处,有着一幅未来法学教育的蓝图,他不想看到法学人才的培养在随波逐流中迷失方向。不管是课堂内外还是毕业寄语,他总会旗帜鲜明地要求他的学生爱国、感恩、阳光、担当;提醒学生时刻铭记他们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是和谐社会的捍卫者,是正能量的传播者,是最有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言行举止最受社会关注的一群人。
“我们的法律工作者就应该像一位优秀的厨师,如同娴熟的搭配调料一样熟练地运用各种法律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法律事务。不要把法律想得那么高大上,法学应当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关注法律职业道德、思维和方法的培养。”
杨建学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教师,为培养我国法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教学中,杨建学注重把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与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相结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较为枯燥的科目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他亲自创建和打造了“内强法科学生素质、外塑法律职业形象”的《法律职业礼仪》等系列法学特色课程,尤其关注法科学生良好法律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次,毕业生聚会上,毕业生小荣找到杨建学,话未说出口,泪花早已充盈眼眶:“杨老师,我差点误入歧途,是您的一席话启迪了我。正如您说的法律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大的格局,男人要有担当和良知……我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看着眼前这位泪光闪烁的年轻人,杨建学觉得很欣慰。毕业前,因为一些他家庭遭遇的“不公”,小荣找到杨建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见此情况,杨建学并没有立即反驳,耐心地听完他所有的控诉。小荣是一位性格偏激的学生,杨建学深知这对于法律人来说,极为危险,如果三观不正,很容易走向反面。
随后,杨建学极为严肃地对小荣说道:“成功的男人都是以平常心对待所面临的一切——快乐或痛苦、富贵或贫贱。快乐也好幸福也罢,都是各自的感受和理解。在实现自我人生梦想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顺利或不顺、成功或失败两种结果,太顺利的人生也是没有太多回味的。你既是一个男人更是法律人,人的基本良知与阳光生活心态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吃亏和误解都是人生的常态,你的心一定要正,要有正能量,要有担当……”杨建学记不清当时谈了多久,但此刻,他明白,他的话是有意义的。
杨建学的思绪陷在几个月前的谈话里,“我在社会上也看见很多阴暗的东西,您给我的阳光心态很重要。”小荣的话又将他拉回这气氛热烈的场景。“阳光是需要有一个担当的胸怀,在挫折困难面前,在你认为不公的面前,你要客观的看事情,你不要只看到一个点,就想到一个面。”杨建学拍了拍小荣的肩膀,温和地说道。
现实社会中的矛盾、落差甚至不公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杨建学希望他的学生能有宽广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强大的内心,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理解这个世界,以辩证的眼光去发现现实中的真善美。在杨建学眼中,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培育和养成也需要重视。他说:“当下的医生缺德、教师失德等现象,甚至法律职业人员对职业操守的漠视……这是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出现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对学生诲人不倦、充满关爱的杨建学,时常会收到来自学生的感激信息:“杨老师,十分难得遇见您。课堂上满满的正能量让我对我们国家、民族、家庭、职业有了感恩和责任。”“您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在我迷茫和失意的时候,您让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气息!”杨建学拿出这些短信,面露微笑,是自豪也是骄傲。
“仲裁是一项专门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运行规律及知识体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法院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过程中核心作用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并挖掘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没被重视的领域。”
2016年6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正式成立,杨建学担任执行院长,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仲裁学历教育的法学院,将于明年开始首批招生,其成立是我国仲裁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也是我国法学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大事。中国仲裁学院的成立,为杨建学实践其法学教育理念提供了又一个平台。
对于为什么成立中国仲裁学院,杨建学这样解释道:“在目前纠纷很多,法院压力很大,法院乃至政府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公众拷问,作为另一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和重视仲裁在纠纷解决中的地位、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司法解决途径的压力,且有助于维护、提升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而全国缺乏仲裁队伍专门、系统的学历人才培养平台,仲裁知识体系亟待确立和建构。”
中国仲裁学院的成立,弥补了这个缺陷,对此,杨建学透露,中国仲裁学院有意培育专门围绕仲裁进行教学、研究的师资团队,以进一步提升仲裁机构化解纠纷的能力、促进仲裁管理的规范化。
杨建学并没有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讲坛上,或一头扎进法理研究的象牙塔中,而是密切地关注着现实,追逐着时代的步伐。淡泊以明志,踏实以从业成了他最为显著的标签,“另类”只是一种玩笑似的比喻。
一双求真的眼睛,一颗敏锐地感知、拥抱法治的心,让杨建学始终保持谦卑,又怀抱着小小雄心,勇敢地走下去,他的梦想还未完成,他的努力从未停止,这也袒露了他对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的一颗赤子之心。
杨建学对学生进行指导
杨建学与学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