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芮
上海海事大学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苏 芮
上海海事大学
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最初的初级商品出口为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地位的格局,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是否会对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1990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借助Eviews软件对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之间进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结合我国出口贸易实际发展情况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措施,从而能够为我国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出口贸易结构;碳排放;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研究背景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贸易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些出口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进而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等污染物,因此,文章主要对1990年—2014年的初级产品出口贸易额、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以及碳排放量之间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出口贸易额和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二)文献综述
国外的很多学者对出口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多的研究,Bin Shui和Robert C Harriss.(2006)[6]对中国和美国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以及碳排放系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美国无偿消费了中国碳排放量的7%—14%。近年来,由于碳排放等污染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马传栋[2]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对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我国现阶段的出口商品结构中,自然资源以及初级产品占总出口的2/3,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的1/3。得出的结论是提高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减少初级产品的比重能够对我国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李国志和王群伟[3]则是基于变参数模型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存在着一种长期并且呈现动态化的稳定关系,初级产品和碳排放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工业制成品和碳排放之间呈现的是负相关关系。魏本勇[1]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和碳排放的变化,从研究的结果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的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的变化不仅仅受到出口贸易的规模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我国的能源利用结构以及使用的生产技术的影响。
(一)碳排放测算方法
由于我国统计局并没有把碳排放量作为一项统计指标,因此,本文使用相应的能源消耗量以及碳排放系数计算各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后把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加总就得到了碳排放总量,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表示的是碳排放总量,Ei表示的是能源 的消耗量,按照标准煤计算,Ci表示的是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如表1)。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的现状
表1 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出口贸易都是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出口贸易结构以及碳排放量选择的时间段则是从1990年到2014年的相关数据,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贸易额从1990年的158.8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26.92亿美元,二十几年的时间内增长了7多倍,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贸易额从1990年的462.0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2296.01亿美元,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却增长了大约48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中初级产品在总体出口贸易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但是随着我国不断的深化改革,我国具有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就在国际比较中就充分的显现出来了,进而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贸易额所占的比例逐渐的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在199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占总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占了74.4%,而到了2014年,则达到了95.2%,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从初级出口产品占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由工业制成品占主导地位的出口贸易格局。然而,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碳排放每年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从1990年的65131.4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258536.8万吨,那么,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和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一)建立模型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时,该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是从初级产品以及自然资源逐渐的转化为工业制成品,而由于工业制成品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因此,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处在不断快速发展的阶段,该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就会逐渐的转变为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服务业,这些产业则具有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特点,进而也就有效的减少国家的碳排放。然而,为了能够准确的分析出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对我国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文章则把出口商品主要分为两种即初级商品、工业制成品,相应的也就可以确定自变量分别是初级产品出口额(用CEX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用GEX表示),碳排放量(用CPF)为因变量。另外,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异方差,因此,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异方差,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文章在对相关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使用它们的对数形式,而新的序列就表示为LnCEX、LnGEX、LnCPF。如图1表示的则是原序列数据取对数之后的趋势,建立的模型如下:
其中,a1表示的是常数项,a2表示的是LnCEX的系数,a3表示的是LnGEX的系数,ε表示的是误差项。
(二)检验方法
1、平稳性检验
通常情况下,结合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为了避免建立的模型出现伪回归的现象,所以,对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都要求一定是平稳的,只有对这些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之后,才能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有效的检验。文章使用的是Eviews6.0软件中的ADF检验方法对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
尽管LnCPF、LnCEX、LnGEX的原序列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在经过一阶差分或者是二阶差分处理之后都呈现出的是平稳性序列,因此,这3个序列就可以进行以下的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研究的则是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关于协整检验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结合空间结构并且在时间序列相邻自回归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建模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变量都呈现出的是线性增长的,而且都属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但是这些变量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呈现出的是具有平稳性特点的,并且具有稳定动态的均衡关系。本文通过Eviews6.0软件中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中的变量组合进行了协整检验。
由于P值是0.0418表示的是在5%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至少存在1个协整向量。与此同时,协整检验结果也进一步的表明了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和碳排放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这些变量在每年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加以论证建立的上述模型不存在伪回归现象。
3、格兰杰检验
在样本容量为25,滞后期为2的情况下,“LOG(C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OG(CPF)”的P值是0.0032,“LOG(CP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OG(CEX)”的P值是0.4315,“LOG(CP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OG(GEX)”的P值是0.0212,“LOG(G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OG(CPF)”的P值是0.1256,当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是25%时,除了“LOG(CP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OG(CEX)”接受原假设之外,其余均是拒绝原假设,即初级出口产品不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制成品则是引起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
根据以上的检验结果分析,能够得出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并不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而工业制成品却和碳排放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结合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实际发展情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缓慢阶段,各种工业生产技术还不够先进,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缺乏交流和学习,因此,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主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型的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进而也就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相对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提高,我国从农业生产大国逐渐向着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生产技术还不够完善,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能源包括煤炭、石油以及化学燃料等都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而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随着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不断加速的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本文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国家要对出口贸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对于那些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生产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的引进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技术,不断的开发新环保能源等,我国政府还应该对出口贸易产品的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充分的体现出减少碳排放的特征;其次,一些高排放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使用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率的同时多使用清洁能源,树立低碳环保的生产理念,积极配合国家的各项环保政策,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我国的碳排放量,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的减排压力。
[1]魏本勇,方修琦,王媛,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13-419.
[2]马传栋.论建立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生态经济原则[J].国际贸易问题,1985(5):23-27.
[3]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的动态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1(1):82-89.
[4]曲如晓,马建平.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的相容性评估—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4):5-10.
[5] Wyckoff A W,Roop J M.The embodiment of carbon in imports of manufactured products: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Energy Policy,1994.
[6] Bin Shui,Robert C Harriss.The role of: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 Energy Policy,2006.
[7]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01):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