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6-09-21 14:49袁峻肖辉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

袁峻+肖辉

摘 要: 文章通过实验法对比翻转课堂与常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效果,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术和耐力素质,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常规教学 实验对比

翻转课堂于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2012年在我国开始研究,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当前最热的教改话题。翻转课堂,是教师利用信息化的条件,布置微课供学生先学,课堂上通过练习、作业等,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它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好处有两点:一是提供正确规范的示范,二是提高教学效率。

1.研究对象、时间、地点

对象是镇江技师学院高一篮球选修班的60名男生。试验时间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共9周18课时,每学时40分钟。实验地点是镇江技师学院体育馆内。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支持的理论。(2)实验法: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效果。(3)数理统计法:对有关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检验分析。

3.实验指标的选择

选择定点投篮、行进间投篮、立定跳远、1000米作为实验的指标,前两项是篮球选修课测试项目,执行标准是“校篮球选修课评分标准”。后两项是所有学生必测项目,执行标准是“国家体育与健康评分标准”。

4.实验的控制

两班由相同教师教学,采用相同的大纲、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进度,两班的人数、课时数及场地器材等实验条件均保持一致;测试混合进行,在实验开始前两天和实验结束后两天内完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

5.实验分组

实验前所有指标进行测试、打分、排序。按60人总分高低顺序,使用“蛇形”方法排列,左侧为实验组右侧分对照组。分组后,对两班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再做适当微调,保证两班所有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组后,两班各指标对比情况分析见表1。

6.实验的实施

6.1支持系统的选择。调查发现,学生都有智能手机,习惯使用微信与人流,且微信可以传播文字和视频,能满足翻转课堂教学的要求,故将微信作为实验班的学习交流平台。

6.2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即学生课前预习、宣布课的任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强化练习、总结与评价、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教学。

6.3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任务主要是: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的目标,依据目标和学习内容制作微课,通过手机发布微课与任务,学生依据任务进行课前学练。课中任务主要是:检查练习情况,解析新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个别指导,以此帮助学生熟练技术。课后任务主要是:将所学技能用于比赛,加强技能的联系运用,通过微信,对进行总结评价、追踪指导和学习反馈。

7.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见表2。

实验后,两班在1000米方面,差异明显(P<0.05),在立定跳远方面,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平均成绩比实验前有所提高。这说明翻转课堂在发展耐力素质方面优势明显,而在发展力量方面两种教学法相处不大。这可能与力量素质明显提高有关,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本次实验时间较短,教学重点不与此有关。耐力素质的提高相对容易,实验班课前利用视频导学,节省课堂上讲解示范的时间,相对于对照班,翻转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时间更长,课堂练习密度更高,学生的负荷更大,故耐力素质提高明显。

实验后,两班在罚球和运球上篮项目,差异明显(P<0.05),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和对照班相比,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长期积累,故学生进步明显。

实验后,在两项技评方面,差异明显(P<0.05),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将教师发布的动作示范储存于手机中,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对照练习,有利于正确技术动作的形成。

8.结语

虽然翻转课堂与常规教学相比,在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力量方面差异不明显,但较之实验前有进步,再加上发展篮球技术和耐力方面的明显优势,可以说在篮球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是有良好效果的,可以推广。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备考史密斯玩转“翻转课堂”
高职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