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张敏
阆师附小:联抒情怀 如诗如画 .
本刊记者_张敏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需用心营造、积淀。阆师附小的门墙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传承,它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并引发示范效应而蔚然成风。在学生评价体系上,学校主张“想”比会更重要,倡导多元答案,鼓励孩子大胆说话,放飞孩子的心灵。
走进阆师附小,书画琳琅,门门皆有楹联,或曰:“风举鲲鹏千里路;雨润桃李万树花”,或曰:“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记者很震撼,狭小的方寸之地,附小老师深谙熏陶和涵养儿童的无言之教。
在旧时代,中国人这样讽刺暴发户:“树矮墙新字画少”。阆师附小自有深厚的传统,只因地处繁华闹市,小小的空间,却可以让字画和楹联大做文章。
校园里的楹联皆为师生、也有很多家长协同参与创作,自2014年开始征集,并汇集成书《联抒情怀——阆师附小师生校园楹联集萃》,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于去年8月出版。
“西风东渐”以来,中国的教育者大多已忘记了文化浸润的教育之道。而外国人比我们更心知肚明。1850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带来了西方教育,出任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大学成立时,丁韪良当着所有人的面向孔子像鞠躬,此举被他的同行视为叛徒。后来丁韪良在书中写道:“中国有一种秘密的力量,我们亲眼目睹这力量强大得足以将满族这么一个勇猛的游牧民族改变为最中国化的民族,这包含了上千种因素的力量统称为教育。”
上千种因素的力量里,有一种力量叫“熏陶”。汤勇局长对此有精到论述:“校园文化要像一个泡菜坛子,让孩子在文化里浸润,陶冶。”
汤局长的这坛泡菜水,基本的一味料是门墙文化。首创任务交给了阆师附小,校长席筠梅说话条分缕析,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她提出“传承创新、教育针对、师生参与、美观艺术、主题融合”五原则,带着各科老师及孩子们苦心经营。到2013年春季,师生共建319幅门文化。
在这之前的2011年,席筠梅看到学校的阅览室门庭冷落,意识到借阅不方便,遂将书请出封闭的空间,在教室外墙、树下、墙根兴建起书壁和书橱,让孩子们随时随地可看书。2012年底,以阆师附小为起点的一门一世界的门墙文化在全市推广,书壁、书橱、书亭、书廊、书屋成为每个学校的标配。
可贵的是,中国传统诸如书法、国画、围棋、古筝成为“坛子”里的主料,不少学校已有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中国传统有如一颗大树,礼、乐、诗词、歌赋、楹联、书法等等,都是这棵大树上开出的花朵,皆是修身立德的教育之道,如此熏陶,善莫大焉!
阆师附小“书画林”
席筠梅和朱永新教授、汤勇局长在一起
学术厅,六年级的文利老师正在上课,现在是课前“三分钟口才秀”。今天轮到郑圣同学,听得出他的口齿有些瑕疵,但自信、大胆,不惧记者、校长和其他人在场,侃侃而谈。
“口才秀”是学校惯例,加上阅读课,每个孩子平均每周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这样高频率的机会,直接让孩子们习惯了曝光而不怯场。而这个惯例,源自“‘想’比会更重要”的学生评价观。
席筠梅是这一评价观的创始者,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二年级时老师问:“谁会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小手林立。
三四年级时老师问:“谁会呀?”只有部分人有兴趣。
五六年级时老师问:“谁来回答?”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这个普遍现象引起了席筠梅的思考,她认为是老师的不当评价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比如以标准答案衡量孩子的回答,长此以往孩子当然越来越不敢说。
席筠梅果断革新,提出“‘想’比会更重要”的学生评价观,坚持小学生只有失误没有错误,小学阶段的孩子养成想思考,想说话,想做事的习惯比追求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的结果更为重要。由此衍生的学生评价体系很快在校内实施,记者在“阆师附小‘理想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看到,“学生形成浓厚的竟学氛围,参与意识强,举手率达60%以上,发言率不低于三分之一”已成为评价标准。
相映成趣的是,文老师的课正进行到名句接龙环节,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比赛,有孩子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着急地高举着手,希望可以被老师点名接龙。
文利老师四岁时父亲去世,现在母亲患癌。在课堂上,她深情地朗诵了一首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汪的诗在文学品级上虽不算高,但对现在的她,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贴切: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