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川,魏日富,刘 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福建 宁德 352000)
鼻部肿物影像学特征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
卜川,魏日富,刘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福建 宁德 352000)
目的 探究鼻部肿物影像学特征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4年收治的97例鼻部肿物患者,采用CT扫描进行影像学检查,分析肿块的生长方向、范围、方式、位置、形态、骨质改变、边缘、基底、肿块中心等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CT检查后,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块形态、边缘、生长范围、骨质破坏、生长方式、生长方向、基底面、囊变/坏死等因素均与病变良恶性相关(P<0.05);而肿块发病部位、CT密度表现等因素则与病变良恶性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肿块形态、边缘、生长范围、骨质破坏、生长方式、生长方向、基底面、囊变/坏死等影像学特征均可以作为判断肿块良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鼻部肿物;影像学特征;良恶性病变;CT扫描
鼻腔由鼻前庭、固有鼻腔、血管、神经、黏膜及淋巴组成,是人体解剖结构较复杂的一种器官。鼻部肿块的起源各异、种类繁多,影像学表现丰富,常常出现“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形,且易并发继发性炎症[1]。MRI、CT检查都是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肿物的大小、形态、部位、生长方式、密度、周围结构等,因此成为临床诊断鼻部肿物常用的方法[2]。本研究利用CT检查鼻部肿物的影像学特征,并探究与肿块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2014年收治的97例鼻部肿物患者,其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10~81岁,平均43.5岁;75例良性肿块,包括7例血管瘤、13例鼻腔囊肿、6例神经鞘瘤、5例骨瘤、13例炎性息肉、16例慢性炎症、3例霉菌性炎症、乳头状瘤12例;22例恶性肿块,包括6例腺癌、2例浆细胞瘤、5例黑色素瘤、1例纤维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5例鳞状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经病理学确诊,且影像学检查前未接受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涕血、鼻塞、头痛、头晕、鼻衄、脓涕、鼻部隆起等。
1.2方法CT扫描采用飞利浦64排 MSCT,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由2名专门的影像学医师单独阅片,观察内容包括肿块的生长方向、范围、方式、位置、形态、骨质改变、密度、周围结构、边缘、基底、肿块中心等。对于意见不合之处,请教第三位经验丰富的医师,以达成一致诊断[3]。
1.3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97例患者中有良性肿块75例,恶性肿块22例,经过CT检查后,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块形态、边缘、生长范围、骨质破坏、生长方式、生长方向、基底面、囊变/坏死等因素均与病变良恶性相关(P<0.05);而肿块发病部位、CT密度表现等因素则与病变良恶性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肿块影像学特征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97例患者经过CT检查后,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块形态、边缘、生长范围、骨质破坏、生长方式、生长方向、基底面、囊变/坏死等因素均与病变良恶性相关(P<0.05);而肿块发病部位、CT密度表现等因素则与病变良恶性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虽然大多数恶性肿块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边缘模糊,但是在良性肿块中,也有76.0%表现为不规则形态、57.3%表现为边界模糊,这可能与鼻部肿块常常并发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有关,炎性渗液和黏膜肿胀会降低肿块边界的分辨率,从而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4]。大多数良性肿块无骨质破坏,部分表现为骨质硬化或骨质吸收改建,其中骨质硬化是由于长期、慢性的压迫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性骨质增生,骨质吸收改建也是有慢性刺激或长期压迫病史者常有的影像学表现[5]。良性病变主要以腔内生长为主,只有在病变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超腔生长[6]。良性肿块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和混合性生长两种,不会出现单纯的浸润性生长,而大多数恶性肿块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大部分恶性肿块表现为基底不清,少数为宽基底,不表现为窄基底,而良性肿块则以窄基底为主。
综上所述,骨质破坏和浸润性的生长方式为恶性肿块的两个重要征象,大部分恶性肿块还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边缘模糊、超腔生长、离心性或铸型性生长、基底不清、囊变/坏死。因此,鼻部肿块形态、边缘、生长范围、骨质破坏、生长方式、生长方向、基底面、囊变/坏死等影像学特征均可以作为判断肿块良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1]周珍,王卫,孟敏华,等.鼻根部肿块6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8):379
[2]陈翼,彭艳梅,王光琳,等.PET/CT在早期鼻咽癌与鼻咽炎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100
[3]唐勇,林薇,曹林德,等.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2):1777
[4]詹文婷,丘惠娟,黄圆圆,等.鼻咽癌中医分型与影像学特征及疗效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95
[5]陈午才,陆锦贵,冯峰,等.鼻腔恶性肿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2):115
[6]田文栋,李湘平,李丹凤,等.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经口手术进路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1):983
R814
B
2095-4646(2016)04-0338-02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4.0338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