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2016-09-21 06:10俞婷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波普当代艺术美术馆

俞婷婷

(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馆,重庆 401331)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俞婷婷

(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馆,重庆 401331)

编者按:

达·芬奇在完成《蒙娜丽莎》时,不曾料想,这经典之作会被杜尚以艺术之名在神秘微笑的嘴唇上添加翘起的山羊胡须;被尊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在批阅奏折留下朱批“知道了”时,不曾料想,这御批字体会成为后世争相购买的胶带文具…… 当今商业文化的蔓生和价值取向的交织中,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变,置身其中的艺术生态继而产生了与以往含英咀华的经典艺术截然不同的变革。而如何在纷繁芜杂的艺术形态中做到一叶知秋,研究与把握其内在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期专题围绕“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嬗变及规律研究”的话题,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的语境转换与传播变革、精英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大学美术馆的角色与职能定位、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以及艺术衍生品等方面入手,力图以点带面地阐述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嬗变,并延伸出对于文化艺术规律的研究,以重塑自身的时代精神与把握时代文化的方向。

进入21世纪,随着当代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美术馆对于自身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当代艺术旗帜鲜明的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就是艺术的”的口号,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另一方面,丰富多元的当代艺术向展示空间提出了要求。本文试图探讨在新的艺术发展形势以及新的需求下,美术馆建筑空间应该如何设计,从而更好地诠释当代艺术作品,引起大众的共鸣。同时,从当代艺术观念入手,探讨当代美术馆如何在当代艺术观念的作用下,在建筑与空间功能设计上,重塑自身的时代精神与把握时代文化的方向。

当代艺术;美术馆;建筑空间

一、引言

关于当代艺术的界定并不是清晰明朗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时间上与现代艺术的相接近,更重要的是在这艺术长河中,它与传统血脉相连。在当代艺术从以抽象表现艺术为起点,到极少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后来的表现主义、超前卫主义等,各种艺术现象枝蔓相连,散乱繁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递进,当代艺术呈现的特征更加多元。而在当代美术馆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功能空间设计方面,当代艺术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作用。

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与思潮

当代艺术以抽象表现主义为起点,反叛现代艺术的同时也变革现代艺术的观念,使得艺术世界再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人体艺术、行为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新意向主义、超前卫主义等,枝蔓相连的艺术现象散乱庞杂。纵观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反叛,显著表现为对绘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质疑与艺术向生活延伸两个方面。当代艺术取得的成果席卷了世界,使艺术展开了全新的旅程。在众多的流派与主义中,本文选取当代艺术中具有鲜明特征的流派以及思潮来进行阐述。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兴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波普”是由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罗威(Lawrence Alloway)提出的,是对流行文化艺术以及通俗艺术的简称。波普艺术以夸大为特征,除利用商业艺术中的海报、时尚插画、卡通等构筑自己的形式与意象,也利用大众传媒影像来作为其艺术形式的一部分,使得波普艺术成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工业化社会的一种伴生形态。它与商业、消费文化紧密相连,与社会中充满的广告及商业信息形成了一个由财富聚集的奢侈乐园。也许可以这样表述,自波普艺术以来,艺术与生活变得界限模糊。波普艺术使我们远离神圣的艺术殿堂,与人们生活接轨,并反映最世俗的当下的生活现状。

(二)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繁荣于波普艺术之后。极少主义提倡外在形式的极度简化与消减,使形式可以表现其最本质的内容,它拒绝外表的装饰与表现,力求反映艺术的纯粹性与客观性。

极少主义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以抽象化的、简单极致的形体传达一种绝对的理念,达到不参照、不意指历史与自然的目的。这样的理念也使得极少主义作品脱离了绘画的表现性,形成独立的、封闭的、自我的、单纯的冲击力;其次,极少主义以反映客体为根基。艺术家强调再现艺术的客观真实性:木就是木,钢板就是钢板,物体本身没有其他意指;再次,极少主义带有的批判色彩,它反对一切的丰富与表现,是形式近乎枯燥的简单。它给这个热闹非凡的艺术世界带来了平静的、理性的、单纯的新鲜空气,同时,也提出“少即是多”的个性言论。在商业文化狂轰滥炸的喧闹氛围中,在当代艺术个性化夸张的事实中,极少主义展示了一种批判的、冷眼旁观的姿态。

(三)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强调艺术中“观念”是最重要的因素,形式表达如装置、行为、表演、影像、语言等都是在观念基础上的阐述工具。观念艺术家鼓吹“艺术就是观念”的口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艺术家的思想是形成一件艺术品的根本,艺术家的关注点放在艺术品的意义上,这其实是如何去理解艺术品的问题。观念艺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先例:一种无形的思想与理念取代了一直占据艺术统治地位的有形实体,并成为了艺术本身。它改变了艺术世界将形式与风格的变革放在首位的模式,而把决定艺术价值的标准转向了艺术品所阐释的意义上。从而进一步突破了艺术的界限,将外延伸展至艺术与生活之外的世界。

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与其他当代艺术流派一起,构筑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想观念与思潮。同时,各种艺术运动又在其中发生着交替更迭,使得当代艺术世界的热潮此起彼伏。

三、西方美术馆建筑空间研究概述

(一)17~18世纪的萌芽

17~18世纪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筑空间,主要追求宏大的气势与圣殿般的庄严,大理石、花饰、穹顶、楼梯、廊道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的主角,而展品则成了建筑的装饰物。这一时期的美术馆没有形成功能空间的区分,收藏、展示、研究是在同一个空间内完成的,而且观众只能按照一个顺序进行参观,不能自由选择。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是乌菲兹美术馆,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美术馆。它在建筑空间上受希腊宗教神庙建筑影响——四周有柱式围绕,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建筑正面有三角山花。当时正处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的成型与萌芽阶段。

(二)19世纪的发展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1836年修建完成的慕尼黑老绘画博物馆。它的突破性是在博物馆建筑空间中,规划了一个廊道空间将各个展厅平行并联起来,并且展厅与展厅之间还可以互相穿插组织交通流线。这一设计表明了当时对于空间功能划分以及展览流线灵活性的考虑。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技术的飞速发展,铸铁技术的发达,这一时期的美术馆建筑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牛津大学博物馆内部的铸铁廊柱。

(三)20世纪的繁荣

随着19世纪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繁荣,20世纪则达到了顶峰,其建筑空间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一方面,由于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20世纪的博物馆、美术馆由之前的圣殿、精英文化消费观念转向大众文化消费以及主张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另一方面,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空间形式具有了更多可能性,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建筑空间的扩展。此时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筑功能空间更加明细,其中更是将展示空间的灵活性放在了首位。在建筑形态上也开始推崇理性、单一、机械化的现代主义与国际风,其标准的玻璃幕墙与钢结构使得公共建筑之间毫无区别。直到60年代中期,为了对抗现代主义与国际风格,出现了种种反对这种单一样式的风格形式,如后现代主义、高技派、粗野主义、解构主义等。同时,极具地域化因素的美术馆建筑也开始发展起来,迈向多元化。

美术馆建筑空间风格经历了古典主义、历史折中主义、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这些风格形式的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21世纪后,美术馆进入了以体验为中心、以观众为权威的新时期。并且,在当代语境下,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理念获得了全新的发展。这一切都将使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受到巨大的影响与推动。

四、当代美术馆定位与职能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主要形式,其对应的是美国博物馆关于艺术博物馆的定义问题,即以教育与美学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然而,这样的定义已经不能适应当下语境的发展。当代美术馆首先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标志,代表了本区域艺术文化发展方向。许多城市我们一提起就会想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例如,巴黎的蓬皮杜、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纽约的MOMA等。其次,每个区域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与社会生活都不尽相同,所以美术馆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对于自身的定位是相当重要的。古根海姆将美术馆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采用“连锁”的形式,扩大国际影响力;MOMA被誉为现代艺术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泰特美术馆提出美术馆的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生活,积极努力维持着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美术馆的主要职能有收藏、展览、研究、教育。这样的职能区分在当下看来是比较内向型的,太过于注重方法而忽略了意图,并将美术馆与展览意义视为固定不变的内容。21世纪的到来,使得美术馆职能不得不跟随新的发展形式,即强调服务的职能。当代的美术馆是以观众为中心的,如何提高参观者数量,满足大众需求,并具有吸引力是当下美术馆最关心的事情。

五、美术馆建筑空间关于当代艺术观念的呈现

(一)波普精神的呈现——“生活就是艺术”与美术馆建筑功能空间

在经历了以收藏为中心,以学者为权威的发展阶段后,波普艺术提出了“生活就是艺术”的口号,改变了当代美术馆内部功能的设置。首先,它要求促使美术馆拓展其娱乐服务内容,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如烹制不同风味食品的餐厅;使参观者能够休息闲聊的咖啡厅;可以选购商品的特色礼品店与书店等成为当代美术馆不可缺少的空间内容。此外,除了这些相对独立且固定不变的功能空间外,许多美术馆会将场馆租用出去,以便举办音乐会、酒会、时装发布会等商业活动。这就要求美术馆在空间布局上,既要考虑日常的展览事务,又要兼顾临时性商业活动,使空间更具多用性。这些功能空间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为美术馆的经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丰富了美术馆的外延,使美术馆的展览与活动能够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甚至成为当地的社交空间。其次,当代美术馆功能需求还包括信息查询设施、停车场、休息座椅、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家庭活动场所、婴幼儿服务等基础性服务功能内容。商业服务娱乐功能以及基础性服务设施,集中体现了当代美术馆各种愉悦体验的需求,它促使当代美术馆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改观,并向生动性、趣味性转变。

(二)极少主义的启发——极少主义在空间中的表达

极少主义的艺术理念确实让我们开始进行反思,反思那些堆砌的装饰符号、膨胀臃肿的建筑体量、复杂的空间形式,并寻找一种纯净的、无阻碍的、单一体积般的魅力。同时,它强调的事物“真实性”的表达以及“少即是多”的批判观念更加丰富了工业时代标准化的建造方式,用建筑的极少主义表达去探寻建筑自在与自为的单一秩序,也能使我们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建筑的空间、建筑光影、建筑的表皮、建筑的意义。

极少主义艺术提倡的极简与精炼影响了当代日本建筑界,并将当代艺术中极少主义艺术观念转化为建筑的“弱化”与“消隐”。具有代表性的应属SANAA建筑事务所的主要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SANAA的设计作品,并在2004年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首先,美术馆坐落在金泽市中心,是当地最大的公共建筑,因此规划开始从圆形的概念出发,构思将大大小小的功能房间以及展厅统筹在这个“圆形”空间内,并使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美术馆圆形空间中包容的大小各异的独立空间与周围的建筑大小几乎相等,这样的设计消解了美术馆的庞大体量,使整个美术馆能够融入环境,不会过于突兀;其次,美术馆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将设备用房、停车场、藏品库房、修复室等功能性辅助用房安排在地下空间中,形成室内空间组织的弱化与消解,达到“少”的效果(图2);再次,美术馆空间形成的核心要素是其结构体系,如何做到“轻”与“薄”。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在设计美术馆的地下部分时,考虑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主要用直径为110mm的钢柱排布在3000mm×3000mm的网格中(图3),弱化了大的支撑结构带来的视线阻碍以及厚重感。

图2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建筑

图3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建筑内部钢柱分布

金泽21世纪美术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诠释,将极少主义艺术观念中简化的观念转化为建筑的弱化,并使其发挥到极致。不仅仅从城市环境的层面,也细致规划了建筑空间执行与结构,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与空间感受,将美术馆建筑空间逐渐消解、弱化,达到与环境、与人的平衡。

(三)观念艺术的作用——观念艺术与观念的美术馆建筑空间

观念艺术把形式主义看成是抹杀了作品的观念与思想的“凶手”,观念艺术家不能再将艺术镶嵌在形式主义的构架上。这使得观念艺术将自己的艺术形式转向表述的事物上,不再探寻形式,而是探寻问题,并注重艺术的思考以及用观念的状态面对世界。观念艺术所影响的建筑空间设计亦是如此。

让·努维尔是法国著名建筑师,他对建筑空间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性有很深刻的理解。在他设计生涯的早期就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追随功能的形式主义以及以造型为中心的建筑学必须得到修正。在他看来,建筑空间设计应该变革保持为形式的理论,不要再过多的研究讨论比例、几何造型、构成等因素,而应该转向当代艺术领域,特别是观念艺术。努维尔将目光投向观念艺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想象力。他设计中标的中国美术馆新馆的设计方案中(图4),整个巨大黑色体块建筑看上去厚重坚实,但建筑空间则自由舒展,并且自由灵活。让·努维尔对中国美术馆建筑空间的诠释体现了中国精神与中国意境。努维尔将中国水墨中“墨”的概念引入设计之中,它即是“墨宝”又是“墨堡”,当艺术作品在美术馆中展示时,就像墨在宣纸上表现出的灵动一样(图5,图6)。

图4 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

图5 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

图6 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

波普精神对美术馆建筑空间功能型的改造使得美术馆更显亲和力与公众性;极少主义带来的极简观念,我们看到净化后的美术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美术馆空间结构的舒展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观念艺术带来的理念的更新,美术馆建筑空间寻找到了自身的真正的载体,丰富了空间形式,实现任何想象的可能。它们使当代的美术馆以一种“先锋”的姿态,去把握更多丰富的手段与思考模式,去实现当代艺术与美术馆建筑空间的完美互动与结合。

六、结语

在今天,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不同于一般建筑空间,不能仅仅依靠建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来实现,需要关注的是美术馆与当下的文化生活,当代艺术观念的发展,以此来构筑美术馆由内而外的丰富体验。

TU242.5

A

1674-8883(2016)16-000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A类项目课题“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嬗变及规律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2011WTA14

猜你喜欢
波普当代艺术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波普系列之红》
去美术馆游荡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潮味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