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传统媒体微博娱乐化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官方微博为例

2016-09-21 06:10王晓园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娱乐公众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中美传统媒体微博娱乐化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官方微博为例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官方微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传统媒体微博都呈现一定的娱乐化倾向,只是在层次和程度上存在高低差异。而媒介自身的专业属性、社会环境及体制都是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媒体微博;娱乐化;比较研究

一、研究概述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微博等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主动融入新媒体,标志着“公共领域由制度层面历史性地转入了新的传播空间中”(Castells,2007),社会高度媒介化。不少学者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主流媒体微博的开辟会大大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Benney,2011;Li,2010),然而由于网民倾向于围观消费性和个体化的内容,微博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因此,研究主要分析拥有新旧媒体双重特征的传统媒体微博在此冲击下的娱乐化程度,并从其娱乐对象的选择上探析媒体微博的娱乐层次。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和《纽约时报》的Twitter账户@nytimes进行研究,选取2016年1月1日至3日元旦期间的微博内容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中重复发送的微博视为相互独立的单条微博。因为并无对硬新闻与软新闻界定和测量的具体标准,所以研究从话题、角度、风格这三个维度(Reineman,2010)对单条微博进行编码,对“@人民日报”和“@nytimes”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微博娱乐化程度的差异。同时,研究对样本中的娱乐对象进行分类,通过类别中的差异探析微博娱乐层次的不同及其原因。

二、媒体微博娱乐化程度的差异

微博的话题维度主要界定的是微博内容与政治的相关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有接近80%的微博没有提及与政治相关的元素。而作为美国严肃报纸代表的《纽约时报》,在微博娱乐化的冲击下,其发布的微博也有半数以上与政治议题无关;但其有超过30%的微博与政治的关联度较大,是《人民日报》的一倍。

“@nytimes”中包含全部政治元素的微博有9条,微博中展现了决策制定者、决策具体内容、决策涉及对象以及社会成员不同的见解这四个方面的元素。微博“共和党候选人指责奥巴马在宣布国家控枪政策方面滥用职权”,短短一句话涵盖几乎所有的要素,这属于较硬、较全面的严肃政治新闻。但“@人民日报”没有任何一条微博中包含了全部的政治元素,社会成员、非政府组织的不同看法是其最缺少的一项要素,如微博“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习近平授军旗”。而这一元素是公民社会对政治议题关注程度的重要体现,它的缺失表明了“@人民日报”对公民社会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不主动将社会成员纳入政治议题中,而是一味地发布娱乐化信息。

从微博内容的角度维度(表2)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中采用主题框架和社会角度进行内容组织的微博仅占12.8%,远低于“@nytimes”的33.5%。“@人民日报”主要关注的是具体事件对个人的意义和影响(63.7%),单单突出某一事件中可以被消费的要点,将议题窄化、软化,而忽视了特定事件的代表性意义。“用生命在吃饭!悬空30米成都空中餐厅雾霾中开放”这一微博就抓住最能引发受众关注的“悬空30米”的空中餐厅大做文章,向受众详细说明餐厅的方位以及丰富的配菜,强调戏剧性、娱乐性内容,却忽视了对空中餐厅风靡现象社会心理层面的探究。

虽然“@nytimes”也大多选用片段框架和个人角度进行新闻报道(44.4%),但其并不占绝对多数。“@nytimes”同时也倾向于将议题放入更广阔的语境中探求事件的普遍意义,并对现实社会作出相应的关照。它的微博内容更注重对社会的整体分析和批判,而非对个人行为的评价,娱乐化程度较低。

就微博的报道风格而言,“@nytimes”超过半数的微博都是客观且无情感外露的,并且仅有8.4%的微博有明显的个人化和情绪化色彩。这实际上体现了《纽约时报》在使用twitter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表3)

而“@人民日报”有接近70%的微博采用较软的报道风格,从“重磅”“超实用”“惊呆”“暖心”等情绪化的微博词汇中也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微博内容生产存在业余化、娱乐化倾向,一味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频繁利用情感强烈的关键词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忽视了新闻机构所应具备的客观公正的专业形象。

由以上的数据和文本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民日报”和“@nytimes”均受到了微博娱乐化冲击,发布的微博内容多数与政治议题无关。但《纽约时报》在进行新媒体实践时始终坚持新闻生产的专业属性,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且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照。所以,“@nytimes”的娱乐化程度相对较低,“@人民日报”则相对较高。

三、媒体微博娱乐层次的差异

样本中媒体微博的消费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公众;二是政府官员。根据这一分类,研究分别选取样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多条微博进行文本分析,探析“@人民日报”和“@nytimes”娱乐对象选择的倾向性及其原因,并以此确定其微博娱乐层次。

(一)对普通公众的消费

“@人民日报”多选取戏剧性较强的事件进行报道,报道中往往带有媒体自身对该事件的看法,引导读者对相关事件和人物的消费。以“女子地铁进食受指责后舌战乘客”这一事件为例,“@人民日报”就此发布“人民微评:比地铁内进食更可怕的,是振振有词”,直指地铁内进食女子无视社会公共秩序、知错不改。这对社会普通公众进行的道德审判,是对公众不道德行为的过度消费。

“@人民日报”还注重通过普通公众凸显社会的人文关怀,但这实际上也是对单个事件和其中人物的过度消费和娱乐。以“聋哑妈妈剖宫产女”为例,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用文字鼓励聋哑妈妈固然值得赞赏,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一味凸显医生的形象是对普通善举的过度解读。

“@人民日报”在报道普通公众时,往往易将其类型化为可供消费的对象进行娱乐化解读。“@nytimes”对普通公众的报道,是对个人就业、婚恋、房产等的关注,其中也有对个体形象的消费,但比例较小;它主要是将公众作为广告对象,向其推送一定数量的广告,如《唐顿庄园》的分集剧情梗概、问卷调查等。

(二)对政府官员的消费

样本中,“@人民日报”将政府官员作为消费对象的微博仅有一条,还是对中纪委发布的反“四风”年报的报道,是对受处理的干部的数据分析,并无对某一官员的具体报道。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甚少选择政府官员作为分析和解读的对象。因为“@人民日报”与其传统媒体相一致,坚持党性原则,是党的喉舌,它往往就国家宏观决策、政府官员活动进行宣传,而缺乏对其除违法违纪外具有争议的个人行为的有效监督。

“@nytimes”则恰恰相反,微博中有很多对参议员甚至总统以及其他国家官员的报道。例如,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言论用作基地组织招募广告、民主党参议员舒默被共和党讨厌的现象、纽约市警察局长与前任局长的争议等,对政府官员的报道和解读正是西方媒体言论自由的体现。

(三)娱乐层次的判定

表1 

表2 

表3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日报”的主要消费对象是普通公众,微博对公众的类型化、娱乐化的解读吸引读者关注,属于较低层次的娱乐;“@nytimes”的主要消费对象是政府官员,而对当权者的舆论监督正是维护阶级平衡的重要手段,属于较高层次的娱乐。

四、结语

研究主要建立在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官方微博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之上。研究发现:由于新闻生产专业属性以及体制条件的差异,媒体微博在娱乐化的冲击下呈现出不同的娱乐化程度和层次。“@人民日报”的娱乐化程度较高,而娱乐层次较低;“@nytimes”的娱乐化程度较低,而层级较高。

就美国媒体微博而言,一定程度的娱乐化有助于促进公民社会对软化的政治议题的关注;而在中国的语境下,由于体制本身的局限,娱乐化议题的关注点往往限于普通公众,无法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

[1]Castells,M .网络社会里的传播、权利和反权利[J].国际传播杂志,2007(1):238-266.

[2]Benney,J .微博与激进主义[J].传播、政治与文化,2011,44(1):5-20.

[3]Li,S .中国的网络公共空间与流行风气[J].媒介文化和社会,2010,32(1):63-83.

[4]Reinemann,C,Stanyer,J,Scherr,S,Legnante,G .硬新闻和软新闻:概念、操作化及主要研究成果综述[J].新闻业,2012,13(2):221-239.

[5]黄炎宁.数字媒体与新闻“信息娱乐化”:以中国三份报纸官方微博的内容分析为例[J].新闻大学,2013(5):54-64.

G206

A

1674-8883(2016)16-0048-02

王晓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娱乐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