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6-09-20 09:35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贵安新区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贵安新区建设,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贵安新区建设,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44亿元,与成立前相比增长了20倍。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系统的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依据。我们坚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坚持低冲击开发模式,坚持产城景文融合互动,坚持低密度、高品质,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不“摊大饼”,只“蒸小笼”,划定城市“三区四线”,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推进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按照“先进、长远、超前、留白”的要求,联合中规院等单位率先建立“漏斗型”的规划云平台管控机制,实现总规、土规、环保规划与已编制完成60余项各类规划“多规融合”,到2020年构建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以专项规划为支撑、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管控、城市设计为引导的规划编制体系。推进城市设计全覆盖,全面实施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城市色彩、海绵城市、绿地系统、交通设计六大导则,率先建立城市风貌、建筑风貌、道路风貌、生态风貌、文化风貌“五位一体”的风貌体系,突出塑造“绿水青山、红瓦白墙、披檐收颈、竖窗通廊”的城市建筑风貌,打造“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

第二,坚持产业立城,打造首选大数据试验田。产业是立城之本,既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城市的鲜明特色。我们坚持“先产业、后城建”,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达到85%以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作为寻找新区发展“蓝海”的战略选择,作为主导产业和核心竞争力来培育,获批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绿色数据中心,积极探索大数据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引进了高通、富士康、微软、IBM等一批大数据引领项目,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领先优势,到2020年建成200万台服务器的绿色数据中心,实现第一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服务器芯片制造。

在中央领导和国家发改委的关心、支持和推动下,我们成功引进美国高通公司在贵安新区设立中国总部并转让核心技术,双方合资成立华芯通公司合作开发先进服务器芯片,并依托该项目规划建设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努力实现中国“强芯梦”。

第三,坚持一流配套,全面建设智慧城市。建一流新区离不开一流配套。我们按照“现代、低碳、智慧、高效”的要求,已投资900多亿元建设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速商气、人气聚集。已建成内畅外联的600公里城市路网,均高标准建设了绿化景观带和绿道慢行系统。启动轨道交通项目6个,高铁枢纽站明年建成投运。下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优质资源。率先建设全覆盖的直饮水城市,已建成可供90万人的直饮水厂1个。超过70公里的三舱综合管廊试验段建成,在国内率先将燃气管道、雨污水管道、220Kv以下电力线等纳入管廊系统。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互联网出口宽带能力达3000G,实现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全面推进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等公用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建设政务云、交通云、社区云、教育云、城管云等云工程,以及30个产业升级、政务应用、公共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智慧城市。

第四,坚持生态优先,构建万水千山城市生态系统。绿色是城市的底色。贵安新区“贵”在生态环境。我们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率先编制强制性“低冲击开发模式”规划建设标准,制定实施最严格的“1+9”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山、水、林、田、湖“五景融合”,探索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全域公园化建设,大力实施“五区八廊百园”“十河百湖千塘”等重大环境工程,按照“一山一品”“一山一景”“一山一特”标准全面开展山头绿化美化,5年内建成各类公园100个以上,新增绿化面积22万亩以上,绿地率达到60%以上。

获批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是唯一的非建成区试点。围绕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我们重点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大系统工程”,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的目标,在19.1平方公里的试点范围内,三年投资46.7亿元实施8大类67项工程,并将海绵城市技术指标作为全域建设项目的刚性要求,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成立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研究院。首创“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按国内最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与英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共建的生态文明创新园开园运行。

第五,坚持城乡统筹,做到建设先安民发展先富民。全面小康是一幅壮美画卷,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我们坚持建设先安民、发展先富民,高起点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直管区12万农业人口明年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全面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将直管区366个自然村寨按整体搬迁、保留提升、分散整合三类规划建设,对整体搬迁型探索“三变三化”(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市民,均等化、社区化、资产化)征收安置新模式,年内建成13个生态智慧社区,可入住6万人;对78个保留提升型和109个分散整合型村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并探索乡村资源资本化运作、村庄品牌化经营新路。

注重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加快建设17所基础教育学校、10所优质学校和3所国际学校,率先普及15年免费教育和学前教育奖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并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探索“网格管理+片区整合+组团服务+云端服务”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新区三年来共征地10余万亩,拆迁近300万平方米,未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和赴京越级上访事件。

第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坚持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获批开展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率先探索“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的改革新路。率先实施取消办证、改为备案、自主办证、承诺办证、证照合发、严格准入等“六个一批”“证照分离”改革新模式。探索开展“投资项目审批40天全流程试点”,7月底前制度化实施。最大限度简政放权,率先通过取消、备案、合并等方式将行政许可精简为92项(含省级下放和市、县三级行政许可事项)。创新投融资模式,坚持以投定融、投融平衡,累计融资到位超过800亿元。大学城、职教城建设初具规模,已分别入驻师生15万人和10万人,并出台支持创业创新系列政策措施,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 地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对外开放是贵安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贵安综保区在实现当年获批、当年建设、当年验收,已入驻企业17家,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获国务院批准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将围绕“八项试点任务”打造5个服务贸易产业集聚区和20个服务贸易特色基地。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组建专门招商公司进行市场化招商,已落地知名企业100余家(世界500强9家)。

贵安新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离国家、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国家级新区发展相比差距巨大。“十三五”时期,是贵安新区开发建设的“攻坚突破期”。我们将以此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作为新起点,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新创业创出新路”的贵安精神,精心谋划实施新区“十三五”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景观、民生事业“4个1千亿投资”,努力探索一条以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0%,初步建成五大发展新理念先行示范区。

猜你喜欢
贵安新区建设
寒露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贵安国际数字经济论坛举行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贵安新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