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人物作品制作的回避原则

2016-09-20 19:11侯雅俊
新闻前哨 2016年8期
关键词:作品误区

侯雅俊

[摘要]纪实人物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真”字。失真,乃是纪实作品之大忌,是从根本上离经叛道。但是,目前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两大误区:采访之初,即对“家属”和“地方官员”投怀送抱。作者认为:“亲属”和“地方”固然重要,但由于“血缘”和“利益”关系,他们的观点未必客观。作者过早“投怀送抱”,思路很容易被“绑架”。为确保纪实作品的客观性,创作之初,应适当引入“近亲回避”和“利益回避”原则,坚持“两不见”:一不见家眷,二不见地方官员,以利独立调查和潜心思考。待思路基本形成,再作相关采访,以期“锦上添花”。

[关键词]纪实人物 作品 误区

纪实性人物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真”字。受众之所以青睐纪实,就是冲着“真”而来。失真,乃是纪实作品之大忌,是从根本上离经叛道。因此,其它作品的创作,或许可以闭门造车,可是纪实性人物作品的产生,采访是必经之路。但是,采访谁,如何展开采访工作,于此有两大误区,必须慎之又慎。

家眷回避原则

搞人物纪实,主人翁的家眷,备受关注。因为,绝大多数受众都有着强烈的探秘欲望。犹如天上的月亮,人们对那光明的一面看腻了,更希望把它翻过来看一看,搞清它背后的隐秘。认为平时看不到的,人所未知的,往往最真实。

同样的道理:通常,英模人物在受众的眼中,往往都是“高大上”的工作形象。出于好奇,大家更希望了解那神秘光环的背后,了解生活中的英雄,一睹他们生活的细节,探究更多过去不知道的事情。

家眷相当于“卧底”。在受众看来,他们是主人翁最亲近的人,与主人翁朝夕相处,耳闻目濡,无所不知。同时,家是轻松的港湾。一个人出门,总要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衣冠,说话、办事拘泥于“职场的礼貌”、“社交的风度”。人在家中,则大可不必,表现最真实,最无拘无束,更接近于其“本尊”。

关注家眷的另一原因,是受众对英雄的崇拜。人们仰望英雄,是正常的。英雄离去了,人们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向他的家人,也是正常的。希望看一看英雄的家人长得什么样,穿的怎么样,怎么说话。甚至希望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一些英雄的影子。

因此,纪实人物作品的作者,几乎无不将对主人翁家眷的采访作为重头戏。殊不知,如此一来,真正的精品就要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就很难制作出真正的精品了。

第一,感性因素。我们必须承认,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情感不同,情绪不同,感觉是不一样的。

人是极富情感的动物。尽管身在其家,朝夕相处,对主人翁的衣食起居知之甚详,仍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对同一件事情的观察,太亲近的人,由于杂揉了太多情感,他们的描述,往往失之片面。

例如,电影《南征北战》中的一幕,一位解放军战士途径家乡,捧起河水畅饮并感慨:“还是家乡的水甜呀!”试问:家乡的水果真比其它地方的水甜吗?——家乡的河,也是从上游流过来,也要流到下游去,难道上游下游的河水皆不甜,只有家乡这一段的河水甜?显然,情感扭曲了认知。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某些家属,睿智的灵光可以凌越情感的羁绊。但是,一般的规律:妈妈看儿子,怎么看怎么漂亮;女儿看父亲,怎么瞧怎么高大。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丑我妈喜欢”,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旁观者清。自己的好,别让自家的人说;外人的评价,群众的评价,更具说服力。家眷说多了,受众反而不信。

法庭上,法官办案实施“近亲回避”原则;许多重要评审活动中,也实施“近亲回避”原则,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利益因素。英雄的眷属,未必都是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利益环境中生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

纪实作品的主人翁,通常都是名人。名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因此,家眷们为实现自己对名人资源的继承,讲述英雄的故事,屡屡“植入”自己的故事。有时为了突出自己,甚至蓄意编造。

尤其当亲属较多,子女不团结的时候,这一问题的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围绕着名人身后的资源,诸如遗物、房产、存款之类,家眷们各执一端,信口雌黄,“口诛笔伐”,对簿公堂者屡见不鲜,有时甚至连遗嘱内容都搞不清楚。所以,家眷尽管是亲历者,所言未必可信。

第三,虚荣因素。人的记忆力,并非十分可靠,谁都有可能记错或记忆模糊。记者采访,一般群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往往能轻松面对。但是,作为名人家眷,却很难达到如此超脱的境界。

面对公众的仰望和作者的期待,他们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必须有问必答,否则就有失“眷属”的身份,就会给人以与主人翁关系不够密切的印象。所以,他们常常竭力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似乎一切都知道。

因此,在我们对于名人家眷的采访中,惊异的发现,他们个个记性非凡,鲜有回答“不知道”、“记不清”或“忘记了”的。而且,他们多数都很强势,一言既出,斩钉截铁,不容更改,有时甚至连一个字都不准动。难道这些名人家眷们真的是记忆力超群,是历史的“录音机”?

倘若眷属因虚荣而做出不实表述,其负面影响远超一般群众。常人所言,受众未必信。亲属所说,受众则很难不信。

第四,水平因素。同一件事,观者因视角和水平的不同,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应当承认:一些名人家眷,虽然与主人翁朝夕相处,由于文化水平所限,他们对人物行为的理解多偏重于感性;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专家、学者在重大问题的理解方面,往往高于一般家眷。正如:一辈子泡在水田的农民朋友对于水稻的理解,在袁隆平面前,不过是“小儿科”。

因此,在采访中,家眷与专家,常常观点相左,发生争执。通情达理者还好说,遇到有些不太有文化的,固执己见,吹毛求疵,甚至亲属之间看法也不一致,分成两派,彼此吵闹、告状,无休无止的纠纷。其动静之大,致使作品胎死腹中。

总之,搞人物纪实,记者见家人,满腔热忱的进去,稀泥烂酱的出来,也屡见不鲜,搞不好还得涉讼吃官司。

地方回避原则

搞人物纪实,地方党政机关,是迈不过去的坎。

一方面,记者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有诸多不便。地方尽“地主之谊”,迎来送往,车马起居,呼风唤雨,不仅可节省大量经费和时间成本,并能给人以良好的感觉。

另一方面,高层一句话,基层无不配合,有时记者足不出户,自会有亲历者、知情人“自投罗网”,省去许多奔波采访的辛苦。

但是,这种来自地方的无微不至的关照,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第一,“投桃报李”。

俗话说,没有白吃的午餐。作者与地方政府,角色不同,主旨亦不尽相同。身为地方官员,以一方民生、自身政绩为念,再正常不过;作者则是冲着英模而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心无旁骛,直奔主题。双方目的虽有交集,但毕竟各有所专。面对传媒,机会难得,地方机关当然希望在宣传英模人物的同时,为地方多来一些“植入性广告”。为此,甚至不惜重金,加大情感投资,将“地主之谊”做得盆满钵流。

而面对对方的热情,记者往往左右为难。拒绝,会使对方尴尬;笑纳,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受人恩惠,岂能不顾人情面。而一旦采访事实与当地机关有所分歧,更难相处,甚至连正常的工作配合也可能丧失。这样,该表现者,欲言又止,闪烁其词;与主题无关者,生拉硬拽扯进来。稍有不慎,甚至有可能说假话、错话。

正因为这样,在许多国家,记者无不克谨克慎,面对被采访的公司或企业,唯恐丧失自己的独立性。那些企图通过记者采访借机做广告的公司和企业,邀请记者也仅仅是发个函,一旦过分热情,提供食宿、免费游览、纪念品之类,一定会吓跑记者。操守就是生命。直接攸关着作品的影响力和记者的公信力。搞人物纪实的作者,断无自己跳“火坑”的道理。

搞人物纪实,最好还是对地方官员敬而远之——不见。只要见面,很难不吃请。一旦吃请,作品就有可能走味。中国是典型的东方大国,人情文化无处不在。

第二,“鬼使神差”。

追求客观真实,是纪实作品的作者不可动摇的信念。但是,由于过度依赖地方机关的安排,只要对方精心操作,作者很难不成为地方政府的喉舌。

首先,他们会为你安排采访路线,让你看他们希望你看到的一切;其次,他们会为你安排接受采访的“群众”,让你听他们希望你听到的内容;其三,他们还会派人陪同,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意外”,甚至为应对记者准备好一系列的“预演”和“摆拍”,使你不知不觉按照地方机关的思路走下去。

这样,作者所闻所见,完全在地方机关的股掌之内。最终,地方所安排的一切,便成了作者的“纪实”。尤可悲者,鬼使神差之下,我们“纪实”作者已成彼“嗀中之物”,自己却浑然不察。

坚持回避原则,作者往往很艰苦,却很自由。一张白纸,好画最美丽的图画。作者吃点苦,受点累,在采访中,一杆到底,深入群众,坚守自己的良心,坚守职业的本分,才能向社会奉献出真正的好作品。<\\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

猜你喜欢
作品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当前我们对军事体育认识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