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鸣
摘 要: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教”和学生有心“学”,二者缺一不可。初中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观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主体性
面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困境,我们应该找对措施,对症下药。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数学学科教学,革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提升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恢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丰富教学媒介,完善电教化授课,只有这样从“教”和“学”两个层面改变,才能提升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一、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地“教”和学生有心地“学”,二者缺一不可,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很难提升,没有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学习不可能实现既定学习目标,所以要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抓好“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就是想方设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学技艺能力,认真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实现课堂回归,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模式不是随随便便决定的,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充分考虑教学条件,然后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的开展不是盲目的,对问题的设计也不是随意的,需要紧紧围绕教材和课堂讲授内容有效设计,同时还要确保问题设计的启发性、针对性和目的性。第一个原则是问题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不是随意的,不是数学老师想出就出,想设计几个问题就设计几个问题,而是有效挖掘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问题设计要紧扣学习内容,对知识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这就是针对性。第二就是适度性,这里说的适度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问题设计难度要适中,确保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就可以依据学情进行一个问题多种设计,有基础知识问题,有能力拓展问题,有实际问题解决等;其二就是问题设计数量适中,一堂课的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第三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相应的深度,启发学生联系相关数学知识,耐人寻味,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态度往往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而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针对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导入设计来说,方法是非常多的,至于采取何种方法需要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定。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有:视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问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四、开展“先学后教”模式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数学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激发肯定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颠覆了常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增强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教学模式得到正常开展;其次,导学案的设计务必科学合理,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要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情;最后,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五、巧用生活常识辅助授课,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知识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是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把一些生活化的常识概括化和抽象化,这样的知识升华使得数学知识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和概括化,但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把知识复杂化和抽象化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低微,暂时对这些知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既然数学知识根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逆向思维,巧用生活化常识辅助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数学教材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枯燥的内容,而是在内容设计上更突出探究性,其中涉及很多生活问题,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陈冬.初中数学有效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03.
[3]宋龙宝.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