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壮族背带拼布艺术

2016-09-20 08:07:20吴新成林竟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山州背带壮族

吴新成 林竟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文山州壮族背带拼布艺术

吴新成 林竟路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文山州壮族背带以拼布艺术手法最为独特,其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与工艺手法成为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工艺艺术品之一 。本文主要从文山州壮族背带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出发,结合文山州壮族背带的图案特征、工艺技法、色彩方面着重分析拼布背带的艺术的特点。

背带 拼布 艺术特征

一、文山州壮族背带的文化探源

背带,也可称为背扇或背被,是用来背负孩子的“襁褓”。有关于背带的文献记载早在《史记·卫青传》中就有中记载:“臣亲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车列地封为三侯”[1]。在我国19世纪背带广为人知,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现代年轻人对背带并不十分熟悉。我国广西、云南地区,背带使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背负小孩[2],这种文化传统被保留下来,如今在我国云南文山州地区依然普遍可见。

在我国民间使用拼布来缝制背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普遍低下、物资缺乏,拼布技术充分利用这些生产面料,对服饰进行再修改和再利用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服装已经不需反复缀缝,但拼布产品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寓意流传至今,如“百衲衣”——佛教僧侣的袈裟演变而来,其寓意为惜福、苦修;民间儿童服装“百家衣”有祈福避难,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之意;源于戏曲的“富贵衣”寄托着能够大富大贵,否极泰来的祈愿[3]。文山州地区壮族背带作为传统的儿童民俗服饰,有驱灾祈福、辟邪、保佑儿童平安的寓意。

二、文山州壮族背带拼布的艺术特点

(一)图案特征

背带心的图案装饰在背带上最具特色。背带心上的拼布图案多为对称图形,其独特的纹饰效果给人稳定、庄重、整齐的美感。背带基本框架以简单的几何形为主,如菱形,三角形,圆形,弧形等。并在这些规整的几何框架内添加花卉纹和其他装饰纹样,使得图案形象更加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如图1所示。文山州壮族背带上常见的拼布图案有蛙纹图案、鱼鸟纹图案、雷纹图案和花草植物图案等[4]。这些拼布图案有着独特的寓意内涵,其中蛙纹表达了人们早生贵子、健康平安的祈愿。拼布图案内容大多源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及民族图腾崇拜,表现出壮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图1 背带心(局部)

图2 挖补绣背带心(局部)

(二)工艺技法

拼布背带在技法表现上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拼接方法,二是拼布上的针法绣法。拼接方法主要有拼贴、挖补拼接、拼绣结合。拼布背带上常用针法和缝纫针法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有平针缝、藏针缝、回针缝、卷针缝等。然而绣法较为多变,可分为平绣、包梗绣、打籽绣、堆绣等[5]。拼布背带上这些种类繁多的工艺技法不仅丰富了背带的表现形式,而且体现拼布背带独特艺术魅力。

绣法:

1.平绣:拼布背带需要精美制作时,一般使用平绣的技法。平绣是在平整的面料上进行刺绣,常用针法有长短针、套针、齐针等,平绣作品图案平整细腻、生动活泼。2.包梗绣:又称为高绣,装饰性强。刺绣时需先将较粗的芯线固定在底布上,再用平针或锁边针将芯线严实地包缝起来,形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纹样。3.打籽绣:可称为珍珠绣或结子绣,是使用绣线在布面上形成颗粒状的“珍珠”或“结子”,并按一定的几何形状排列,可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及触觉感受。4.堆绣:可分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平剪堆绣是将裁剪好的面料按照设计要求堆贴在底布上,再用彩线绣边即可。而立体堆绣是将棉花垫在预先剪好的面料中,使图形凹凸有致并粘绣在背带上,构成一组层次分明、绚丽多彩的图案。这些纹样在堆绣制作历史发展过程又称之为“狗牙纹”[6],并具有明显的壮族文化特色。

拼接方法:

1.拼贴:在拼布背带作品中拼贴是较为常用拼接技法。拼贴是先将布料按照设计需要的形状裁剪下来,直接拼缝在底布上,同时可根据需要在贴花布与底布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富有立体感。2.挖补拼接:挖补绣的制作较为复杂,如图2所示先在黑色底布上刻出锯齿纹样,再以色彩鲜艳的布料衬在缕空处。使得背带整体色彩对比强烈,不仅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3.拼绣结合:拼绣结合的技法在文山州壮族背带心上使用十分广泛。如图1所示,拼布背带以规整的几何大块面拼接而成,在拼贴的几何形块面上使用刺绣(平绣、打籽绣、剪贴绣等),绣制作出丰富细腻的花卉植物纹样使背带作品更加精美。

三、结语

如今壮族精美的拼布背带作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人们通过对拼布背带历史文化和工艺手法的深入了解,绚丽多彩的拼布背带被人们逐渐认识。拼布背带不仅传承了文山州壮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寓意,更是体现了壮族人们对美的另一种理解与表达。文山壮族人民把对孩子美好期许通过一针一线拼缀在背儿带之上,不仅是壮族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丰富和延续了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张显了拼布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拼布艺术更具魅力。

[1]张道一织绣一一艺林撷珍丛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李陶红. 云南民族 [J].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

[3]梁惠娥、邢乐.百衲织物在历代服饰中的流变及其文化寓意[J].艺术百家,2012.

[4]李陶红.文山壯族蛙圖案的文化解析[J].云南民族2013.

[5]李陶红. 云南民族 [J].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

[6]孙敏娜.云南文山壮族背带造型与装饰研究 [D].昆明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文山州背带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含笑花(2016年2期)2016-03-18 07:25:08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云南林业(2014年5期)2014-02-28 21:24:21
文山州“利剑”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云南林业(2014年5期)2014-02-28 2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