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句容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把人才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在认真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和句容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句容生态、区位的比较优势,以产业为基础引才,以政策为导向聚才,以贡献为标准用才,全力打造人才高地,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89名,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60多家,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各1个,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省创新型城市试点市,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句容发展动力的接续转换期、跨越赶超的重要关口期。我们将坚持走“以人才兴产业”之路,做深做透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文章,着力提高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耦合度,释放人才作为创新驱动核心资源的强大动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句容提供有力智力支撑。“十三五”期间,力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名,新增10家以上省级众创空间、3家以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具体工作中,将树立“一种共识”、抓好“两个重点”、营造“三大环境”。
一、树立“一种共识”,即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创新驱动”的共识。句容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在苏南属于欠发达地区,越是欠发达地区就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下,以前那种拼资源、拼成本、拼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经济增长迈向“中高速”,就必须集成推动理念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有序更替。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全过程的人才链,各类创新因子才能释放蓬勃的活力。我们将深刻认识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聚焦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向人才要创新活力、发展活力,全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使人才资源成为推动创新转型的第一驱动力。
二、抓好“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平台载体的引才聚才工作。“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各类平台载体就是引才聚才的“梧桐树”。我们将把平台载体作为引才聚才的主战场,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一方面,全面提升平台载体的引才聚才能力。以西部干线为主轴,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高新区为抓手,主动对接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推动省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省高创中心句容分中心、东恒科技园等平台载体提档升级,加快南大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启迪科技园建设,打造南京东部的创新资源集聚地、新兴产业承接带。另一方面,建设一批市场化的创新平台。当前,以众创空间、创客中心为代表的市场化创新平台,越来越成为各类人才的圆梦之所。我们将结合宝华、开发区科创小镇建设,抓紧谋划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创客中心,加快引进入驻一批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加速的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
二是突出抓好企业的招才用才工作。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引才用才的主体。全面落实“福地英才”等各类涉企人才政策,鼓励企业用好各类人才政策,使政策起到“四两拨千金”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建设人才研发平台,深入开展“百名教授句容行”“百家企业高校行”“百名专家进百企”等活动,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推动企业与高校互动、项目与人才互动,切实使引才方向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产才融合的最佳效果。此外,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基础性人才。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精准供给,在人才队伍结构上加快由技术类人才向复合型人才提升;在引进人才层次上加快向高层次人才、紧缺型应用人才并重提升;在引才主体上加快由企业向重大研发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延伸。
三、营造“三大环境”:一是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让每一个有梦想者都有追梦圆梦的机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正向引领作用,对入选“福地英才”的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积极引进风投、创投基金公司,对人才创业吸引社会风投的,优先给予一定比例的跟进投资;建立市场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分阶段为人才提供100万-300万元贷款,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实现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多重融合”。同时,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拓宽创新成果转化通道,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薪酬制度、技术入股、专利授权等方式,给予人才与其贡献相匹配的经济待遇。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通过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措施,使风口上的“创客”可以充满激情地把握机会、拥抱未来,让创新成为句容的时代灵魂,成为城市的梦想动力。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福地英才”评选,大力表彰各领域的人才典型,让各类人才感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生活在句容的幸福感。
三是营造“人人皆可乐业”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才喜欢句容、融入句容、扎根句容。人才工作有口口相传的效应,把服务工作做到位、做到人才的心坎里,增强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就会产生“引来一个,带来一群”的磁场效应。全面落实好住房、家庭、医疗三项保障,主动帮助人才解决安居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让各类人才感受到家的温暖。深入推进“美丽句容”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让清新空气、清洁水质、清爽市容成为句容引才聚才的“金名片”。创新开展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句容”和“法治句容”建设,让生活在句容的每一个人更有安全感。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培育城市文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句容展现出引人入胜、养人心智的文化魅力。
(作者系中共句容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