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图版地理图册探索有效教学

2016-09-19 17:39邓明红
地理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图册教科书图像

邓明红

摘要: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理图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教科书知识,进行有效教学。选图和指导学生读图是利用图册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有效教学;地理图册;选图;读图

地理图册是地理教科书的配套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服务于教科书,图册内容的选取主要考虑教学需要。因此图册的使用要以教科书为中心,服务于教科书,拓展教科书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选择图像三原则

1.选优原则

同一教学主题,教科书和图册可能都有各自图像,应对它们的图像加以对比,选择更能体现教学主题的图像。例如,为反映“地球表面是曲面”这一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图册第2页和七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第5页各用了一幅图像,两者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有限的图面上有效地传递地理信息。但图册上的 “地球表面是曲面”图像采用了假设和对比的手法,学生阅读后,更容易得出图像的主题。教师在进行“地球形状”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引导学生阅读图册上的“地球表面是曲面”图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2.补充原则

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大量图册上的图像,会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无法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图像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第5页“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选用7幅小图像,相应的图册上第2页“远古文明对地球的认识”这一主题下还有6幅小图像。对于图册上这些图像,教师应安排学生在课外学习。

3.舍同原则

地理图册为兼顾图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能选用与地理教科书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图像,对于这些图像,教师可以不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图像,既可节约课堂时间,也可以避免分散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如选用图册图像部分,学生会翻阅其它图像,教师需花更多时间让这部分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要求阅读的图像上。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图册第3页“地球照片”图像与七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第5页“地球照片”图像相似。教师进行“地球形状”知识点的教学,可直接选择教科书上“地球照片”图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以节约课堂时间,建立起对地球形状表象的认识。

二、指导读图两要素

1.地图辅助要素的阅读

(1)阅读地图图名。主要了解地图所表现的区域、位置、范围和主题。地图的主题即地图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它决定各事物在图上的重要性,因而影响地图概括程度,这在专题地图上表现特别明显[1]。例如,比例尺相同(1∶18 000 000)的同一地区,主题不同的两幅地图,一幅是中国地形图(七年级上册地理图册第26~27页),一幅是中国主要铁路图(七年级下册地理图册第14~15页),前者主要表示地形特征及水系,不表示铁路、公路和各级行政中心;后者重点表示行政区划、铁路和各级行政中心,水系则只表示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一般不表示地形。

(2)阅读比例尺。可以了解地图内容详细程度和精度,从而了解地图的主要用途及其应用范围。当地图图幅大小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在不同的实地范围内,对同一事物重要程度的评价并不相同。有些事物在小范围看是重要的,在大范围内可能是次要的。以河流为例,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只能表达河流的某一段,因而对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底性质、流速、流向、渡口、徒涉场等均予以表示,以全面反映河流的基本情况;但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范围广,图上能表示出整个河系分布,河流的上述详细情况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加以表示,而河系的形态、结构特点、密度差异及水系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应当表示的主要内容。

当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一定时,比例尺小,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由于比例尺的缩小,同一个区域在图上的面积随之缩小,因而图上所能表示的事物数量也相应减少。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在图幅大小相等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判读:①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②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③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在图幅大小相等的两幅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大小:①两图的比例尺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②两图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③两图的比例尺和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相同,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地图内容要素的一般性阅读

地图内容要素的一般性阅读,通常指对地图所作的一般性浏览。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整幅图的一般性阅读和沿指定路线所进行的一般性阅读。整幅图的一般性阅读主要是了解图幅范围内一些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如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起伏和水系分布等山川大势,居民点与交通网的分布情况,行政区划总的隶属关系和内部的具体划分,以及除上述内容之外的某种专题内容的大体分布趋势等。

指定路线的一般性阅读主要是为野外考察或出差旅行的需要,先大体了解某一指定路线所经过的地形单元、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名称,交通线及车站、码头的一般情况,以及所穿越的行政区划界、行政单元或某种专题内容的类型界线和单元等。

3.地图内容要素的详细阅读

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的阅读技巧有区别,以七年级下册地理图册第43页的长江沿岸地带图为例,介绍地理分布图详细阅读的具体内容。

(1)地理位置和范围的阅读。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区域地图应着重让学生观察该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范围,辩认该区域与特殊纬线和经线的空间关系;对于区域的海陆位置,应着重让学生辨认和评析该区域所濒临的海洋、距海远近,位于大陆的相对位置[2]。例如,在长江沿岸地带图上,长江沿岸地带所跨经纬度范围主要在105°E~120°E和25°N~30°N,辨认105°E、110°E、115°E、120°E等四条经线和25°N、30°N等两条纬线所经过的长江沿岸地带地区。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是东临东海,沿长江向西纵深发展。

(2)地势与地形的阅读。在一般的地理分布图上用分层设色法表示地势与地形变化。分层设色地形图目前普遍采用的色层是深褐色系。平原用绿色,丘陵用黄色,山地用褐色,5 000米以上的山地用白色,海洋用蓝色。在平原中又以深绿、绿和浅绿等三种不同的绿色显示平原上的高度变化。海洋部分采用浅蓝到深蓝,海水愈深,色调愈浓。例如,在长江沿岸地带图上,长江中下游平原用绿色,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用褐色,唐古拉山脉中5 000米以上山地为白色。

(3)线状分布要素的阅读。在地面上呈线状的事物很多,如交通线、河流、山脉、境界线、地质构造线等,对于这些事物的分布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在地图上可以用线状符号表示。线状符号一般用色相表示质量差别,例如,在长江沿岸地带图上,河流用蓝色单线,铁路用黑白相间的双线,公路用红色单线,高速公路用黄底红色双线。对于线状分布要素,应评述线状要素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例如,在长江沿岸地带图上,大娄山、武陵山和九华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大致呈南北走向,长江干流大致是东西走向。

参考文献:

[1] 张力果等.地图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11.

[2] 郑琪.浅谈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图册的设计思想和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4):9-10.

猜你喜欢
图册教科书图像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地图册
A、B两点漂流记
藏起来的教科书
溪南八景图册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