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回归平民

2016-09-19 23:54梁井宇
艺术与设计 2016年7期
关键词:平民百姓大后方日用

梁井宇

我们是凡人,不免犯错。其中一个就是迷信“未来”。我们以为未来可以纠正“过去”犯下的错误;我们因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而对“现实”报以不满,盼望未来赋予我们更多的力量与资源,生活因此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不断寻找一个新的未来替代不完美的过去。未来也许可以暂时替代“过去”,但是却不一定“持久”。因为现实总是选择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可以持久的东西。就在我们欢呼现代化的壮丽成就时,我们的大后方却失守了。先是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失守。之后,城墙拆了,再之后,一片片旧城区消失了。今天,连最边远的古老村寨也被资本觊觎。

说“失守”是站在传统文化守护者的角度而言的。过去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今天的继承者看来,这不过是现代化发展的代价。失去传统也许微不足道,但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来的其他更为严重的“副作用”,不管站在什么立场看,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人为造成的气候灾难、自然资源枯竭、贫富差距加大,等等。我们必须回到不能忽视的前线来──尊严、福祉与公平。这远比单纯发展更为紧急:牺牲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条件与社会尊严,换取少数富裕阶层的现代化生活有何公平可言?减少浪费而不是生产更多。停止污染空气、水、食物,而不是更大面积的住房、更发达的科技产品、更快的交通。在王阳明(1472-1529)看来,儒学的名言“格物致知”是说我们必须远离物欲,方能获知被物欲遮蔽的真理。(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当我们开始认真关注这一被忽视的前线时,起初看起来并不相关的问题,逐渐指向它们共同的起因──人类无节制的物质欲望。对物质的无限渴望是造成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的根本原因。对技术发展的盲目乐观又让我们迷信技术能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继续支撑我们的物质欲望。可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又往往带来更多的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只有看到问题真正的根源,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了我们失守的大后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因为中国的古圣先贤的勤俭持家、敬畏自然的思想正是标本兼治的良药。如何重建这些饱受现代化摧残的传统价值观?大后方已然失守,传统又在哪里?王阳明的学生,明朝的思想家王艮(1483-1541)说“百姓日用即道”──传统的城市没有了,乡村没有了,建筑没有了,甚至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了的时候,祖先的智慧之道、价值观还蕴藏在平民百姓的日用之间,如同我们文化的DNA延绵不息。《吕氏春秋》有言:“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治理天下大事要从修身入手,淡泊物欲、敬畏自然观念,长久以来一直渗透在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就是要躬身学习祖祖辈辈残留在平民百姓当中的智慧,重建我们的传统。让设计回到多数人──平民百姓当中。这是中国建筑不能忽视的前线。因为只有传统,才能成为现代化发展可持续的坚实基础。只有平民设计,建筑才能找回被遗忘的现代主义理想。

简而言之,平民设计是指设计师放弃私我的形象标签及设计态度,以专业技能实现的高质量设计。在当下的中国,这更具体地包括如下特征:

一、本土:积极采用本地的材料、工艺和劳动力,守望传统;二、节约:造价控制在平民可负担的水平;三、责任:以一个建筑项目问题暂时性解决,不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而能昭示对更普遍而深远的城乡居住问题、环境问题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日中国,相对于层出不穷的、由大量金钱堆砌,精致而时尚的建筑设计,新的平民设计作品少的令人尴尬。如何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大多数人?这届中国馆的参展作品也许能给出一些启示。即:回到日常生活,特别是回到传统生活中去“问道”。在此,我愿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它。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与改良、并可延续到未来的设计经验,这里有解决居住问题、环境问题的答案。日用即道!对于这一点,我非常确信。

猜你喜欢
平民百姓大后方日用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决战“大后方”——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平民眼中的大视野
战乱与生存:抗战时期鲁西冀南乡村平民生活管窥
纪实的力量
拉芳日用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