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溪
我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或寓于名著之中,或经人口口相传,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解读:人们的内心,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就会心胸狭窄。欲望很少,心胸就会宽广。所以,不要为了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不计较的人生才能更加洒脱。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黄帝内经》
解读:有智慧的人的养生方法,必须顺应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是天地之灵。如果我们能够多留意一下天气的变化,慢慢感应和捕捉自己身体微小的讯号,并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会与天时不配合后,找出相应的方法调养治疗,我们才能够更加健康长寿。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
解读:明达事理的人,不主张得病之后才去治病,而主张未病之前先预防;不主张动乱之后,才去治理,而主张动乱之前先要防止。所以,要防微杜渐,注意平时的自我保养,如果等到疾病来临时才临阵磨枪,那只能是养病而不是养生了。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
—— 东晋·葛洪《神仙传·封衡》
解读:身体要经常运动,吃东西要保持少量;运动但不要过分,少吃但不要不够身体的营养。凡事都应该遵从适度的原则,“刚刚好”的状态才是最美的。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
——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解读:经常保持微笑,会使人显得年轻;每天自寻烦恼,则身体也会显得衰老;如果凡事都要与人斗心斗口,则会因耗费气血而使人消瘦;遇事谦让,则能心宽体胖。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
解读: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使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故久立可能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久行会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 唐·白居易《读<道德经>》
解读:人只有一个身体,应当爱护,身外之物不值得看重,不要让人情冷暖的世风侵蚀心神。
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会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 唐·孙思邈
解读:擅长养生的人,在没有觉得饥饿之前就进食,未觉得口渴之前就喝水;进食要少食多餐,不能一顿吃得太多,以致积食难消。要使自己常处在饱中而带几分饥饿感,饥时尚存几分饱感的状态。
需要提醒的是,养生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它既需要心存对健康的渴望,更需长期付诸于行动的坚持。 (编辑/高雅 校对/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