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纯辉,张克荣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保护性开发对策研究
穆纯辉,张克荣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着眼于党的十八大对革命老区建设对口支持的大背景下,重点阐述了评估红色旅游区发展水平的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保护性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基建、生态和风景4大主成分为基准,并通过FuzzyAHP方法求得4大指标的权重指数,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计算出各个红色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的综合评价值,据此进行排序,得到以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渡江战役等地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发展明显优于皖北双堆集等其他地区的结论。分别从旅游管理者(政府)、旅游经营者(企业)等角度提出建议与措施,为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景区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红色旅游区;保护性开发;主成分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安徽省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不仅自然资源类型多样,更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一道靓丽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全面建设安徽省红色旅游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大省,其经济发展落后于相邻的长三角地带,而对于省内大多数红色旅游区,其发展水平更是较为滞后。以大别山区为代表的红色景区,具有地形复杂、人口流失大、经济总量小、人均可支配收入少等特点。因而,如何对现有的红色旅游区进行保护性开发,推动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在重温伟大的抗战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改变发展模式,带动红色旅游区经济发展,是广大革命老区人民的期待,更是安徽省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与考验。
我们立足红色旅游区的保护性开发,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内6大代表性景区进行综合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导向总结模型背后的数据支撑,提出可持续发展开发的对策,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学术研究分为全国范围红色旅游研究和地方红色旅游研究。
在全国研究方面,韩福文认为依靠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挖掘红色遗产的内涵,将文化打造成产业链进行经营[1]。张万华指出红色旅游需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通过设计针对性旅游产品,既能迎合旅游需求,又能增加红色老区旅游收入[2]。刘红梅认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3]。王晖从经济、生态、文化等视角,构建“两型”红色旅游生态化体系,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4]。刘圆指出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定位应该是集思想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特殊载体[5]。
在区域研究方面,多以井冈山、延安地区等著名红色旅游区研究为主,并多根据各地现状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邹品桂等人在研究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时,提出要以市场导向为前提,抓住问题分个解决,整合红色资源实现协调发展[6]。庐丽刚认为要发展井冈山红色旅游区,必须明确知识产权、整合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经营[7]。黄薇薇等人指出安徽省红色旅游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竞争力逐渐增强但存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偏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缺乏影响力等问题[8]。魏艳等人从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和产生效益方面对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特征以及吸引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9]。总的来说,目前关于安徽红色旅游的学术研究还比较少,与湖南、山东、江西等红色旅游研究重点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结构和目标
任何风景名胜区的开发组成结构都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进行研究,红色旅游风景度假区自然也不例外。主体即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区内保护性开发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划分为4类,分别是景区管理者、景点经营者、原住居民以及旅游者。由于每种角色都是景区的相关利益者,他们一般会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去看待红色旅游资源区的发展。客体为红色旅游景区及每个景区的自然、人文生态景观。红色旅游区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度假区,不仅包括内涵丰富,具有深刻历史、教育意义的人文景观,还包括各种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如芜湖的王稼祥纪念馆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共同构成了高质量并具有历史文化教育意义的有机整体。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长远和有效目标均是通过目标管理的办法,对红色旅游资源景区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增强旅游给红色旅游景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旅游对景区所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使红色旅游资源得到科学的保护和正确应用,从而实现红色旅游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一般细分为3大目标:
1.环境目标
主要是保护和改善红色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注重重点保护红色旅游区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比如著名的大别山红色旅游风景区,不仅拥有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响亮的红色旅游品牌,其横跨鄂、豫、皖3省的绵延数百公里的山脉更是孕育出了包括白马尖、天堂寨等著名自然人文景观。
2.文化目标
保持红色旅游景区独有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当地独特的社区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保持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并增强旅游参观者以及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文化价值理念的认识理解。
3.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是在保护红色资源以及传承红军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化改革,通过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通过优化景区供给扩大红色旅游区的资金来源。重点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红色旅游景区保护资金的自筹比重。在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学习,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以及改善其生活水平。
(二)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状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在对某一系统或事物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均需首先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对于红色旅游风景区进行状态评价,涉及到红色旅游区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还有参与主体和作用客体之间资源利用以及合理开发等问题,因而无法采用一个或者简单的几个指标来衡量整个开发状态。我们通过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指标评价法,遵循代表性、完备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以及层次性原则,综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来反映一个指标(因变量)。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其处理方法就是将原来的变量通过线性组合形成新的综合变量。若将第1、2个变量分别记为Z1和Z2,则我们希望Var(Z1)尽可能大(包含的信息多),并且要求Cov(Z1,Z2)=0(确保信息不重叠)。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选取如下指标代入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测算,分别是风景区城镇化水平、区域交通可达性、星级宾馆数量、旅行社数量、专业导游从业人数、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比重、风景区商业化程度、当地居民旅游收入、污水处理达标率、旅游经验者行为规范性、文化资源的挖掘效果和人文景观文化价值度等12个评价指标。
2.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求解和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由于以上12个评价指标各项因素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因此在用它们计算综合指标前,我们先要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列出项目的样本观测数据矩阵,并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特征值与累积比例
进一步求出主成分的个数t=4(累计比例大于85%),可以得到如下4个主成分表达式:
将12个指标标准化后分别代入主成分模型后可以得出以下4个降维后的综合评价指标。鉴于以上12个指标分别代表不同领域,本次研究将Z1至Z4分别定义为经济发展指标、基建设施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风景资源指标。故只要搜集到以上相关数据,代入上述4个公式便可得到分别代表经济发展、基建设施、生态环境以及风景资源的4项评价指标值。
3.FuzzyAHP方法确定4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状态,首先需要确定4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由以上主成分模型可知,经济发展、基建设施、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对主成分影响明显,可以根据主成分中因子负荷量来构造比较判断矩阵[10],对因子负荷量较大的指标,赋予较高判别相对数。通过MATLAB程序计算得出每个因素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主成分指标的权重
4.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状态评价模型的构建
红色资源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状态是一种有较清晰内涵但很难量化的模糊概念。从选取的12项评价指标来看,既有可量化的指标,又有定性的概念性指标。因此,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12项指标降维成4个主成分,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1],根据红色旅游景区的各项指标量化成分别代表经济发展、基建设施、生态环境以及风景资源4个主成分,构建红色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的综合评价模型。
(2)由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用t和s分别代表某个红色旅游景点,若Ft<Fs,则第t个红色旅游景点的保护性开发优于第s个红色旅游景点。
安徽是类型多样,富有品位的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国12个红色旅游区中,安徽省有2个重点旅游区,分别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在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与安徽省相关的有3条,分别是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黄山—绩溪—旌德—泾县—宣城—芜湖、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
由于安徽省内红色旅游景区较多,为不失一般性,围绕总体形象,安徽省的红色旅游可结合地域性、不同历史时期等特点细分为6大旅游区,形象定位见表3。
表3 安徽红色旅游景区分类以及形象定位
(一)6大旅游区主成分指标值的计算
为客观反映现阶段各大景区的开发保护情况,本次研究从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统计资料中进行搜集整理,并依靠设计游客调查问卷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出各大旅游区的12项指标值,通过计算得到6大旅游区的主成分指标值,见表4。
表4 安徽省6大旅游区主成分指标值
(二)6大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的状态评价
首先采用上文构建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6大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状态进行评价。通过上文主成分分析可知红色旅游景区的各项指标分别量化为代表经济发展、基建设施、生态环境以及风景资源4个方面。显然,这4项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
1.确定相对偏差模糊矩阵
将6大旅游区视作待评价的方案集合,综合主成分指标值即可得到观测值矩阵。由于各旅游区待评价指标值(主成分指标值)均属于效益型指标,利用观测值矩阵中各个观测值与各列最大值做差后取绝对值,再与各列指标值的极差做商,即可得到相对偏差模糊矩阵。
2.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将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4项主成分评价指标权重作为公因子(wi),将其作为线性表达式的系数项,即可得出某一红色旅游区的综合评价值(Fi):
式中,i代表红色旅游区,i=1,2,3,…,6。进行综合评价时,公因子w1和w2的影响力较大,即红色旅游区内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区综合保护开发的影响力最大,而影响这2项主成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风景区城镇化水平、区域交通可达性、星级宾馆数量、风景区商业化程度、当地居民旅游收入等。其余公因子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大致相当,由此便可得出6大红色旅游区的保护性开发综合评价值。
3.6大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的综合评价及排序
依据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计算出每个红色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的综合评价值,见表5。由表5可知,在省内选取的6大代表性旅游区中,皖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旅游区和瑶岗—皖江渡江战役旅游中心带在保护性开发中发展较好,而皖北双堆集一带发展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前6大旅游区发展的实际情况。
表5 安徽省六大旅游区保护性开发综合评价值
从地理区位因素上来看,皖南片区的红色旅游区以及大别山地带红色旅游区明显优于皖北等地,这与各地经济基础以及对红色旅游区统筹规划密不可分。尤其是从基建设施等指标来看,皖南地区无论是交通便捷性,还是旅游成熟度、星级宾馆数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均优于皖北地区。从历史文化因素上来看,以将军故里为代表的大别山精神等尤为受到广大游客的敬仰,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本上“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早已耳熟能详,这种依靠群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英勇不屈的大别山精神更为人们所广为歌颂。
通过上文对安徽省6大红色旅游区综合评价排序可以看出,要在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加强红色旅游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科学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安徽省内红色旅游景区多存在于地形复杂、经济实力一般的地区。要加强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就需要建立完整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的补助收入,提高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的使用效率。重点在开辟旅游专线、完善干线交通、建设快速铁路交通、建设便捷机场通道、加快各经典景区与红色旅游区网络连接线的建设,增强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加强通讯、住宿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尤其是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区要实现连锁经营,增加星级酒店数量。要加强价格市场化监督,给游客以较好的旅游价值体验;也要加强专业导游的培养,以及景区管理等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与保护提供保障。
(二)传承红色文化,发挥安徽省独特品牌效应
当前,安徽省内大多红色旅游景区基本上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各地多以纪念馆等简单陈列的展览为主,缺乏市场创新意识和品牌效应。尤其是,当前多以事业单位为主体进行景区管理,更是造成大量优质资源浪费的现象。因而,要吸引游客的眼球,就必须增强市场意识与危机感,树立全省统一的文化定位和形象品牌。比如,井冈山的长征精神、群众路线精神就深得人心、家喻户晓。
因此,首先要以“正义的战争”为主线将省内众多红色旅游区串起来,在深刻把握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炼红色精神文化内涵。要树立独特的安徽省红色旅游文化品牌,根据各地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内涵构建旅游文化理念,从而达到对游客寓教于乐,使其在观赏中领略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三)加强政府与景区的协调管理,各司其职,明确职责
要实行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原则。政府作为市场监督者,需要以保护红色文化遗产,规范市场旅游行为为己任。政府在参与景区管理中,既要避免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揽子包干”的事业单位垄断体制,又不可放任市场自由竞争,过度使用红色文化资源。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对红色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督,对形如野导、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损害旅游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厉查处。此外,可以利用文化旅游节、民俗节庆日、文化遗产日等契机,在增强当地群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和意识的同时,自觉形成良好的文化保护与文化自豪氛围。
同时,还要规范景区旅游市场开发行为,倡导文明、科学开发。在安徽省众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无论是革命遗迹、历史文物等物质资源,还是歌舞、曲艺等精神资源,都是非常脆弱的,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因而,要避免很多企业在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因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做出侵害、浪费红色旅游资源的行为。要顾及红色旅游景区长远利益与公共文化传播使命感,倡导科学与文明开发。
(四)加强利用现代科技,突出名人效应
要重视建设和完善红色文化旅游网络宣传效应,利用现代科技(微信、微博等)提升广告宣传效应,让游客在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同时方便、快捷、详细地体会红色旅游文化内涵。这样既可以减少展览馆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给参观者带来专业感十足的体会。并且,在展览馆中也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比如在模拟战场中加入3D影像、LED灯管等,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
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邓小平、刘少奇、叶挺等红色伟人的巨大影响力。各景区还要有效利用政府网络,在旅游淡季视情况推出“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团队游”,依靠党员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红色旅游文化,提升红色旅游区的知名度,早日在广大游客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安徽“红色旅游品牌”。
[1]韩福文.中国红色旅游全面发展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5).
[2]张万华.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2.
[4]王晖.中国红色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3.
[5]刘圆.红色旅游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6]邹品佳,王生鹏.甘肃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7).
[7]庐丽刚.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6).
[8]黄薇薇,沈非.安徽省红色旅游竞争力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6).
[9]魏艳,高雪梅,李保国.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特征与吸引力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12).
[10]周凯,宋凯军,邬学军.数学建模竞赛入门与提高[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杨桂元,黄己立.数学建模[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唐龙)
F590.1
A
1673-1999(2016)08-0032-05
穆纯辉(1995-),男,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37)商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学与应用经济学;张克荣(1980-),女,硕士,阜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2016-06-1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2015103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