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天疱疮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2016-09-19 07:34:43张杰朱红卫李美洲
河北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天疱疮创面重症

张杰 朱红卫 李美洲



·护理研究·

重症天疱疮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张杰朱红卫李美洲

目的探讨严密观察病情与精心护理在天疱疮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7例重症天疱疮患者,均采用严密观察病情、保护性隔离、心理干预、创面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以上重症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对重症天疱疮的综合护理,对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及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天疱疮 ;观察;护理体会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皮肤及粘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易破呈糜烂面,棘细胞松解征阳性。重症患者可因并发感染、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而继发感染、出现激素副反应或全身衰竭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1]。我科收治重症天疱疮患者27例,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共收治27例重症天疱疮患者,经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确诊,男14例,女13例;年龄25~83岁;病程10~0 d,平均20 d。其中寻常型天疱疮15例,红斑型天疱疮5例,增殖型天疱疮 7 例。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入院后均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病情控制后改为泼尼松片或甲泼尼龙片口服,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抗感染、抗过敏、免疫调节、补充血浆及白蛋白等,同时给予全身皮肤湿敷、换药。

1.2.2护理方法

1.2.2.1环境消毒隔离:重症天疱疮患者可出现皮肤糜烂,形状与烧伤相似,可采用暴露疗法[2]。将患者置于单间病室,床上放置保护架,将被子盖在保护架上。保持病室整洁、安静,保持室温 25~28℃左右,湿度40%~50%。定时开窗通风,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患者的床单及衣裤均高压消毒后使用,并及时予以更换。紫外线消毒2次/d,地面2次/d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以降低感染的发生[3]。

1.2.2.2病情观察:重症天疱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服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用药后,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可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继发真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低血钾、骨髓抑制、精神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患者出现大片皮肤糜烂、破溃,造成大量体液丢失,需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其不良反应,每天仔细观察有无新发的水疱,糜烂面有无缩小,创面渗出及分泌物有无减少,是否出现异味[4]。定时化验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创面范围、血糖、体重的变化及大便的颜色和性状。

1.2.2.3皮肤护理:为避免体液的大量丢失和减少感染可能,对直径小于1 cm或疱液较少或陈旧性水疱,让其自行吸收[5]。对直径>1 cm的水疱,如果疱液混浊,或位于身体长期受压部位的大疱,则应按照无菌技术原则消毒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沿疱壁下缘将疱液抽净,然后用水胶体敷料粘贴在水疱处,抽液时应尽量保持疱壁完整,以减少感染[6]。对糜烂面较大、渗出较多的部位,给予清洁消毒后,先给予黄连素湿敷,待干燥后再敷以紫草油,可润滑止痛,抗感染及吸收创面渗液。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换药次数依创面情况而定,渗液较多时2次/d。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手卫生制度。注意避免糜烂面长期受压,以防发生褥疮,给予患者定时翻身,翻身时动作宜轻柔,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患者皮肤及黏膜破溃、糜烂,协助患者剪短指甲,叮嘱患者勿搔抓患处,可戴手套或用手轻拍患处及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等。渗液减少后嘱患者穿宽松的棉质衣物,创面给予给予皮肤创面无机活性诱导敷料德莫林换药,以促进创面表皮生长及创面愈合。

1.2.2.4黏膜护理:①口腔护理:重症天疱疮患者因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易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指导患者勤漱口、多饮水,应每日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出现破溃、脓点或白膜,如发现真菌感染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每天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清洁口腔,并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选取漱口液,口唇糜烂伴血痂时,给予清痂处理及促生长因子凝胶外用。②眼部护理: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眼部,眼部伴有痂皮和分泌物时,用干棉签轻轻擦拭患者眼睑,拭去残留在睫毛和眼睑边缘的分泌物、异物,以保持眼部清洁。每天眼药水点眼3~4次,睡前涂抹眼药膏。如患者出现眼睑闭合困难,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免损伤角膜。③会阴护理:剪去阴毛,尽量暴露创面,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d,糜烂者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会阴部,并用热吹风吹局部,利于干燥及减少感染机会。小便不畅的患者实施导尿等措施。

1.2.2.5⑤心理护理:患者因病情重,恢复缓慢,常出现悲观、恐惧、绝望等情绪,部分年轻患者,怕身上留有瘢痕和色素斑,心理反应更加明显,严重者甚至拒绝配合治疗。患者不稳定的情绪会对护理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7]。 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激动、失眠、妄想等精神神经症状。因此,主管护士应多巡视病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思想动态,耐心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6⑥饮食护理:重症天疱疮患者多伴消化道黏膜受损,患者进食前可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如疼痛严重可用0.5%的利多卡因溶液含漱。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食物要易消化,如牛奶、鸡蛋、肉泥、水果汁、蔬菜汁、豆制品等。并根据病情由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注意补充香蕉等含钾的食物,食物忌过冷或过热,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8],宜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2.2.7⑦出院指导:重症天疱疮的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告知患者及家属到大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对于激素类药物,嘱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改量、减药或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反跳加重病情。激素宜晨起顿服,服药前尽量进食,以减少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均衡饮食,合理补充蔬菜水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长期用皮质激素者,应注意补充钾,以防发生低钾血症[9]。同时加强自我监测,尤其是血压、血糖及创面的变化,出现不明症状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避免疲劳、感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复诊 。

1.3疗效评价及标准完全治愈:皮疹全部消退;有效:皮疹消退75%以上;显效:皮疹消退50%以上;无效:皮疹消退小于50%。

2 结果

2.127例天疱疮患者治疗结果入院后经过积极治疗护理,重症天疱疮患者皮疹完全治愈18例,有效5例,显效4例,无效0例。见表1。

表1 27例天疱疮患者治疗结果 n=27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后后27例天疱疮患者治疗过程中有12例无并发症发生,出现高血压2例,高血糖5例,低血钾6例,皮肤感染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或治愈,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见表2。

表2 27例天疱疮患者并发症情况 n=27

2.3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治疗前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的有14例,最高者达2.5×109/L;肝肾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有13例,最高可达200 U/L;电解质中血钾水平降低的有6例,最低可达2.1 mmol/L,均经治疗后好转,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s

3 讨论

天疱疮是一种较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目前认为,天疱疮的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致。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针对自体表皮细胞间联接成分的自身抗体,该联接成分即桥粒。可测出针对桥粒芯蛋白dsg1或dsg3的自身抗体,由于桥粒芯蛋白被自身抗体结合后功能丧失,导致表皮棘细胞松解,从而出现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大部分患者死于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不断出现极易破裂的水疱,多发于人体头颈部、口腔、背部和胸部,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可持续发展,造成患者体液大量丢失,引发低蛋白血症、败血症、并发感染,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0]。天疱疮大多伴有大面积皮肤剥脱,容易并发感染,病死率较高,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该病以来,其病死率较以前明显下降[11]。然而应用激素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继发真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低血钾、精神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所以,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创面感染是天疱疮患者护理的关键,也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障[12]。而且,部分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大面积的糜烂、渗出和疼痛,担心日后留有瘢痕,应用激素的副作用以及治疗花费费用较高等情况,容易出现一系列诸如焦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其本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及预后,解除其心理负担,并指导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争取早日康复[13]。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体重的变化、电解质水平、肝肾功能、水钠潴留情况、白蛋白水平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总之,现代医学目标不仅是保存生命与改善器官功能,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另一个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重视疾病本身的健康,而更要重视其心理上的舒适与健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正确的救治及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们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实施了保护性隔离措施,并对房间环境及患者衣物等严格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感染。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发现创面渗出较多时及时给予换药,并给予皮肤创面无机活性诱导敷料德莫林敷创面。给予对大水疱给予低位抽吸,尽量保持创面皮肤的完整性,以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感染机率。患者创面较大、病情较重时,应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使痰液松脱以利于痰液排出,咳痰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方式,即在排痰前,先轻咳几次,使痰松动,再用口深吸一口气,屏气,稍停片刻,短絀用力的咳嗽一两次,排出痰液。同时注意多翻身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发现有无真菌感染,做好会阴护理,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创面,并用电吹风吹局部以利干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引起角膜穿孔。指导患者饮食,告知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香蕉含钾较高,可进食香蕉及鸡蛋等高钾高蛋白的食物,合理补充蔬菜水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指导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改量、减药或停药,以免加重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给通知医生予对症处理,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1申屠红英.重症天疱疮患者的护理体会.大家健康,2015,9:206-206.

2张蕴宇.25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4-245.

3黄秀芹,黄崇敏.天疱疹并发胃癌高龄患者的护理体会//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2006.

4俞玲玲,缪文英.22例老年天疱疮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45-246.

5余凤成,宋莉萍,王毅红,等.2例高龄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12:1151-1152.

6张晞,王岭梅.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31-432.

7黄芹.小议重症药疹的护理.医学美学美容,2015,24:444.

8晏爱珍,蔡碧珊,江艳,等.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33:141-143.

9刘慧杰,梁静,焦园园.天疱疮16例综合护理体会.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61-62.

10权哲,骆肖群,黄慧媛,等.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评定及 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7:35-37.

11潘玉梅,孙家萍,封常霞.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306-307.

12宋燕萍.42例天疱疮患者的综合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7:123-124,125.

13杨月华.1例重症天疱疮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5-276.

10.3969/j.issn.1002-7386.2016.18.044

05001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张杰),妇瘤科(朱红卫),皮肤科(李美洲)

李美洲,05001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

E-mail:pflmz@126.com

R 473.35

A

1002-7386(2016)18-2868-03

2016-04-15)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60662)

猜你喜欢
天疱疮创面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β防御素-2在天疱疮中表达的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10
4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初次住院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8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