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的设计与建构

2016-09-18 06:08:50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思维

黄 娟

(安康学院 学工部,陕西 安康 725000)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的设计与建构

黄娟

(安康学院 学工部,陕西 安康 72500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式上持续向网络延伸,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变量”。为应对这种新局面,高校必须转换传统思维方式,着力设计思维的新路径,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思维、同构思维、需求思维和产品思维,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引导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延伸;思维方式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至今已有20余年,当代的“90后”大学生都是自小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原住民”,他们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显现出了深刻的网络痕迹。为了应对这种新局面,着力设计思维的新路径,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思维、同构思维、需求思维和产品思维,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到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构建基点需要从现实意义和虚拟意义的角度同时考量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和互联网的运行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确立了人们的现代性思维,对于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互联网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直接环境,互联网的交互性、及时性、包容性甚至天生的娱乐性,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发展进行多维度规约,因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树立互联网境遇下的市场化新思维。

一、构建全面思维,树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视野

当前我们深刻认识和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即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和普遍联系的方法。

一是全面认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堵到导,从工具理性到注重价值理性的变化。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与网络技术发展、大学生需求变化之间的适应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现阶段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既要解决好本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问题,又要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应大学生需求变化的问题。

二是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表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形式,其本质上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在实践中要保持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连贯性,坚持文化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同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特指教育者利用网络载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对大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载体、理念都发生了新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视角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照搬、复制到网络上,更需要进行高品格的“深加工”。

三是全面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军队伍。建设一支强大的网军,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阵地和发挥思想引领的关键所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限制,向新技术、新领域、新话题无限扩展。因此,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聚力,协同联动。第一,聚力高校主力。201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骨干等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五个部分的力量组成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第二,聚力学术名家。“全国80%以上的文科专家、50%以上的理工科专家和50%以上的院士都在教育系统。应当发挥好高校人才优势,凝聚一批勇于发声的优秀人才,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网军队伍。”[1]积极动员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名家名栏,透彻分析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和多样化的文化,解答大学生深层的思想困惑,占领科学精神的制高点,将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第三,聚力学生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群体广泛认同的意见领袖要做好引导工作,邀请他们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建设,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全程设计,发挥意见领袖的话语代言作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力。大学生骨干和意见领袖的参与,也是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实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路径。

二、构建同构思维,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有价值域

在互联网创设的虚拟空间,现实中的个体都可以幻化成一个符号化存在的节点。尽管不同的节点有权重之别,但是没有中心节点,也就意味着在这里没有权威身份和话语的自然强势,平等成为节点之间互动的默认原则。在平等和开放的互联网空间,大学生的独立人格、个体价值得以彰显。他们可以利用自媒体更充分地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教育者再提“至上命令”式的权威灌输,显然不合时宜。如何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教育者的有效引导之间实现平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功的关键。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考量这个问题,“一般而言,实践主客体之间要生成实际有效的价值关系内容,离不开它们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过程的本质是以主体为主导的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同构逻辑。”[2]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各自独立的结构要素在价值实践中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同构关系形成的价值域。在同构逻辑支持下,这个价值域就是主体与客体进行良性价值互动的空间。因此,在网络环境,作为教育者不能只看到教育应然要求与教育对象实然状态之间的距离差,而应转换思维与视角,尽可能寻求自身与大学生之间符合同构逻辑的影响价值观生成、践履的内外部因素,在共有价值域空间平等互动,逐步启悟与引导。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实践、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判断都可以寻求到同构关系。现在利用网络载体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互动和交流,更容易找到并拓展这个共有的价值域。因而,立足现实生活世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一起去寻找融社会期望与个体需求于一体的生活价值理性和价值信念。

三、构建需求思维,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用户导向”

网络用它的新技术满足大学生社交、娱乐、传播等需要,它仅仅是体现了工具理性服务于主体需要的手段价值。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网络,生成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产品,用以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升华自我价值、调节自我行为,最终促进他们在现实中追求自我发展的需要,这就发挥了网络作为精神形态工具服务于主体的理性价值。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取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本质功能的发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将无法实现,而缺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的发挥,大学生群体会在网络界域失去方向。二者有机结合,方能准确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的生态定位。

基于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三个基本维度确立需求思维:一是现时性需求。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特点,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需求,并判断这些需求的性质、层次、属性等。根据现时性需求的分析,加强网络基本实施建设与升级,创设更安全的数字化平台,以保障大学生正向需求的实现。这个层面的措施是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融入大学生生存的网络领域,属于需求思维的基础层面。二是导向性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不是无原则的迎合,而是有方向的引导。大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的限制,除了自发需求之外,还有些潜在的他们自身尚未能意识到的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需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引导,譬如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关注等,这些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有作为、勇担当且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因而,激发导向性需求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思维的核心层面。三是趋势性需求。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与大学生代际的成长,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都不会是固化模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理解需求,主动确立大数据意识,预测未来需求动态化趋势,把握创新的节奏,才能增强大学生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黏性,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关注趋势性需求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思维的前沿层面。

四、构建产品思维,培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品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的区别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教育目标借助网络平台与新技术转化为网络产品再传递给教育对象。由此在互联网创设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备产品思维,根据大学生的“用户需求”来设计和“提供大量高水平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产品属于特殊数字化产品,和普通产品一样也面临品牌推广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网络产品打造成网络精品,需要具备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产品综合形象的标志,是人们对产品风格、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品牌一旦被用户信任,就会产生品牌效应,可以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网络环境中建设和巩固自己的阵地,必须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品牌就像插在网络阵地上的旗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越来越多,“网络红色空间建设就会越来越大,把黑色的地带挤压得越来越小,把灰色地段逐渐转变为红色地段。”[1]2007年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教育部举行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讨会中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3]

品牌化思维的实质是定制化思维。当前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以为创建一个班级QQ群、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心灵鸡汤式的大量转载、事务性通知发布、“正确的废话”的网络版说教等,就是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只会重演“思想政治教育在哪儿,青年大学生撤离哪儿”的尴尬。要真正打造一个卓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首先需做到精准定位。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再套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对多质”的模式,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借助数据的量化分析,直接对准屏幕后面的学生个体,定制“个性化教育”,才有可能打造让学生自觉关注的品牌。其次核心工作需做到“内容为王”。着力学生的需求调研,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产。遵循网络环境中的传播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加工”,将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核凝聚,传播形式发散,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接收方式满足大学生视听触全方位体验,以思想性、真实性、贴近性、服务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致力于发展学生粉丝群,是这一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而内容的生成创新滞后于网络媒介的发展,也是目前制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瓶颈。

[1]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5;29.

[2]袁祖社.实践与公正——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66.

[3]教育部举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讨会[EB/OL].(2007-12-11) [2015-11-20].http://www.gov. cn/gzdt/2007-12/11/content_831013.htm.

【责任编校龙 霞】

G641

A

1674-0092(2016)04-0120-03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4.025

2016-01-15

安康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评价机制研究”(Jg06219)

黄娟,女,安康学院学工部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